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纸排版基本格式

(2011-12-29 11:17:44)
标签:

宋简

创艺

宋体

字号

数制

演讲与口才

杨杰

文化

    印刷文字的字体与字号规定

1) 字体
字体,宋体、仿宋体、楷体和黑体

2) 字号规格
印刷文字有大、小变化,字处理软件中汉字字形大小的计量,

号数制。汉字大小定为七个等级,按一、二、三、四、五、六、七排列制式换算号数制、点数制与级数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如表 4.1.3所示。
印刷字号、磅数和级数一览表

字号

磅数

级数(近似)

毫米

主要用途

七号

5.25

8

1.84

排角标

小六

7.78

10

2.46

排角标、注文

六号

7.87

11

2.8

角注、版权注文

小五号

9

13

3.15

注文、报刊正文

五号

10.5

15

3.67

书刊报纸正文

小四号

12

18

4.2

标题、正文

四号

13.75

20

4.81

标题、公文正文

三号

15.75

22

5.62

标题、公文正文

小二号

18

24

6.36

标题

二号

21

28

7.35

标题

小一号

24

34

8.5

标题

一号

27.5

38

9.63

标题

小初号

36

50

12.6

标题

初号

42

59

14.7

标题

 

2.字体、字号及行距的选择
1)
排版用字的基本原则
出版物的基本用字根据以下3方面因素选择。
开本幅面大小——用字大小与出版物幅面成正比。
排版内容——重要的内容用字大一些。
篇幅长短——用字大小与篇幅长短成反比。
2)
正文的字体与字号
我国目前印刷出版业中正文字体字号的常见用法,如表4.1.4所示。
4.1.4 正文字体字号的常见用法

名称

正文字体

正文字号

图书

书宋(宋体)

五号(10.5p)、小五号(9p)

工具书

书宋(宋体)

小五号(9p)、六号(7.87p)

报纸

报宋

小五号(9p)、六号(7.87p)

公文

仿宋

三号(15.75p)、四号(13.75p)

期刊杂志

书宋、细等体

五号(10.5p)、小五号(9p)、六号(7.87p)

 
3)
标题排版中常用的字号与字体
版面标题字大小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标题的级别层次、版面开本的大小、文章篇幅长短和出版物的类型及风格四个方面。
    报纸标题的字体与字号
报纸标题的用字非常讲究,标题字大小要根据文章内容、版面位置、篇幅长短进行安排,字体上尽量追求多样化。编排报纸在考察选购字处理系统时,非常注重字体的品种数量,字体要配齐全,否则不能满足编排报纸的需要。
公文的标题用字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文头字,二是正文标题字。文头就是文件的名称,

多用较大的标题字,如标宋体、大黑体、隶书、美黑体或者专门的手写体字;

正文大标题多采用二号标题宋体或黑体,

小标题采用三号黑体或标题宋体。

公文用字比较严谨,字体变化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文中的标题字不要用一般宋体,而应当使用标题宋体,如小标宋体,否则排出的版面不美观,标题不突出,显得题压不住文


 
正文排版中的行距

文字的行与行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隔才方便阅读,这种行与行之间的空白间隔就叫行距。版面正文之间的行距应当选择适当。行距过大显得版面稀疏,行距过小则阅读困难。行距一般是根据正文字号来选定,可以得出如下的经验数据。

公文行距

正文字的23—1

图书行距

正文字的12—23

工具书、辞书行距

正文字的14—12

报纸行距

正文字的14—13

一般排版的行距参数都在此范围之内选择。

 

正文的基本排列形式

1) 文字的密排、疏排与紧排
在传统排版中,正文有密排(正常排)和疏排之分。在电子排版中,还增加了一种特殊的排法--紧排。三种排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密排时字间距为零。

疏排就是字与字之间有均匀的间隔。常用于儿童读物、小学课本等特殊排版。在电子排版中,只要指定字间距参数,就可方便地实现文字的疏排。

紧排就是让字与字之间的排列有一点重叠,是电子排版的特殊功能。紧排可能造成字与字之间笔划的相连。一般很少使用这种排法,只用于报刊排版中,正文剩下少量文字排不下时的挤版”,或者按正常排显得过于稀疏的外文字符的特殊处理。

2) 横排与竖排

竖排时,有许多排版规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横排不同。如文章竖排时标题一般不居中,标点符号应自动换成竖排。横排转竖排的这种转换一般由字处理软件自动进行,无需用户考虑,但对有些功能不全的系统,也要注意检查。一些由国外引进的字处理软件或者排版软件往往不支持竖排,或者排出来的结果常常不符合要求,使用中要注意。竖排中如果有中西文混排,要注意外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排法。按我国大陆的规定,应当是竖放,头朝右、脚朝左”,而在我国的港、台地区,也有横放形式的。

3) 字行左齐、居中、右齐与撑满

横排文字都是左边对齐排。文字转到下一行(也叫回行),有换行与换段之分:
换行则文字回行后靠左边顶头排;换段则文字回行后左边空两个字排,也叫缩头排。西文排版的换段形式比较多样,有些缩进一个或两个字符排版,也有换段后空一行顶格排的。除此之外,字行的排列还有右齐、居中和撑满的形式。

字行居中。字行排在一行的中央位置,居中。排版中的标题、表格中的数据一般都居中排。在科技公式排版时,居中排也是一条基本原则。居中有左右居中和上下居中两种形式。
字行右齐。有时文字内容需要靠右边对齐排,右齐”,如目录的页码等内容。
字行撑满。撑满排也叫匀空排”,就是字与字之间均匀拉开距离,字行占满指定的宽度,4个字占8个字的宽度。数量不相等的两行字,当需要左右对齐排列时,往往就需要撑满排。
4)
基线对齐与中线对齐
在电子排版中,大小不同的字排列在一行时,有下线对齐排列(基线对齐)和中线对齐排列两种方法。
基线对齐。基线是指一行字横排时下沿的基础线。大多数情况下,文字都是沿基线排列,竖排时,基线在字行的右侧。
中线对齐。排数学公式、化学公式时,各种符号应当采用沿中线对齐排列,整体结构上也应当沿中线排列。

 

通栏与分栏

排版时正文文字的行长与版心的宽度相等,称为通栏
分栏就是将版面分割成二部分(双栏)或多部分(多栏)。分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阅读、丰富版面的变化或节省版面,分栏是报纸、期刊及工具书中常见的文字排列形式。分栏时,栏与栏之间要空几个字,栏空。栏空处加一分隔线叫栏线
分栏的形式大多为等距分栏(栏与栏之间宽度一致),也有少量不等距分栏。分栏排时,应力求各栏最后拉平”,防止结束时各栏行数不一致。
经过上述的编排过程后,如没有特殊的要求,就可以保存并打印出赏心悦目的文档了。
字不要用一般宋体,而应当使用标题宋体,如小标宋体,否则排出的版面不美观,标题不突出,显得题压不住文
4)
正文排版中的行距
文字的行与行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隔才方便阅读,这种行与行之间的空白间隔就叫行距。版面正文之间的行距应当选择适当。行距过大显得版面稀疏,行距过小则阅读困难。行距一般是根据正文字号来选定,可以得出如下的经验数据。
公文行距--正文字的23—1
图书行距--正文字的12—23
工具书、辞书行距--正文字的14—12
报纸行距--正文字的14—13
一般排版的行距参数都在此范围之内选择。
3
.正文的基本排列形式
1)
文字的密排、疏排与紧排
在传统排版中,正文有密排(正常排)和疏排之分。在电子排版中,还增加了一种特殊的排法--紧排。三种排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密排是正常的排法,就是字与字之间无间隔挨着排列。在一些系统中,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参数设定,密排时字间距为零。
疏排就是字与字之间有均匀的间隔。疏排常用于儿童读物、小学课本等特殊排版。在电子排版中,只要指定字间距参数,就可方便地实现文字的疏排。
紧排就是让字与字之间的排列有一点重叠,是电子排版的特殊功能。紧排可能造成字与字之间笔划的相连。一般很少使用这种排法,只用于报刊排版中,正文剩下少量文字排不下时的挤版”,或者按正常排显得过于稀疏的外文字符的特殊处理。
2)
横排与竖排
印刷品排版中有横排和竖排之分,竖排也叫直排。我国历史上的出版物都是采用竖排方式,横排方式则是后来从外引进的。在字处理中,横排、竖排只是排列方式不同,横排与竖排之间的转换非常方便,往往一个操作或命令就可以实现全部或局部的竖排。就版面而言,竖排与横排之间相当于坐标系顺时针旋转90,行间距与字间距之间刚好倒个。
竖排时,有许多排版规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横排不同。如文章竖排时标题一般不居中,标点符号应自动换成竖排。横排转竖排的这种转换一般由字处理软件自动进行,无需用户考虑,但对有些功能不全的系统,也要注意检查。一些由国外引进的字处理软件或者排版软件往往不支持竖排,或者排出来的结果常常不符合要求,使用中要注意。竖排中如果有中西文混排,要注意外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排法。按我国大陆的规定,应当是竖放,头朝右、脚朝左”,而在我国的港、台地区,也有横放形式的。
3)
字行左齐、居中、右齐与撑满
横排文字都是左边对齐排。文字转到下一行(也叫回行),有换行与换段之分:
换行则文字回行后靠左边顶头排;换段则文字回行后左边空两个字排,也叫缩头排。西文排版的换段形式比较多样,有些缩进一个或两个字符排版,也有换段后空一行顶格排的。除此之外,字行的排列还有右齐、居中和撑满的形式。
字行居中。字行排在一行的中央位置,居中。排版中的标题、表格中的数据一般都居中排。在科技公式排版时,居中排也是一条基本原则。居中有左右居中和上下居中两种形式。
字行右齐。有时文字内容需要靠右边对齐排,右齐”,如目录的页码等内容。
字行撑满。撑满排也叫匀空排”,就是字与字之间均匀拉开距离,字行占满指定的宽度,4个字占8个字的宽度。数量不相等的两行字,当需要左右对齐排列时,往往就需要撑满排。
4)
基线对齐与中线对齐
在电子排版中,大小不同的字排列在一行时,有下线对齐排列(基线对齐)和中线对齐排列两种方法。
基线对齐。基线是指一行字横排时下沿的基础线。大多数情况下,文字都是沿基线排列,竖排时,基线在字行的右侧。
中线对齐。排数学公式、化学公式时,各种符号应当采用沿中线对齐排列,整体结构上也应当沿中线排列。
5)
通栏与分栏
排版时正文文字的行长与版心的宽度相等,称为通栏
分栏就是将版面分割成二部分(双栏)或多部分(多栏)。分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阅读、丰富版面的变化或节省版面,分栏是报纸、期刊及工具书中常见的文字排列形式。分栏时,栏与栏之间要空几个字,栏空。栏空处加一分隔线叫栏线
分栏的形式大多为等距分栏(栏与栏之间宽度一致),也有少量不等距分栏。分栏排时,应力求各栏最后拉平”,防止结束时各栏行数不一致。
经过上述的编排过程后,如没有特殊的要求,就可以保存并打印出赏心悦目的文档了。
字不要用一般宋体,而应当使用标题宋体,如小标宋体,否则排出的版面不美观,标题不突出,显得题压不住文
4)
正文排版中的行距
文字的行与行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隔才方便阅读,这种行与行之间的空白间隔就叫行距。版面正文之间的行距应当选择适当。行距过大显得版面稀疏,行距过小则阅读困难。行距一般是根据正文字号来选定,可以得出如下的经验数据。
公文行距--正文字的23—1
图书行距--正文字的12—23
工具书、辞书行距--正文字的14—12
报纸行距--正文字的14—13
一般排版的行距参数都在此范围之内选择。
3
.正文的基本排列形式
1)
文字的密排、疏排与紧排
在传统排版中,正文有密排(正常排)和疏排之分。在电子排版中,还增加了一种特殊的排法--紧排。三种排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密排是正常的排法,就是字与字之间无间隔挨着排列。在一些系统中,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参数设定,密排时字间距为零。
疏排就是字与字之间有均匀的间隔。疏排常用于儿童读物、小学课本等特殊排版。在电子排版中,只要指定字间距参数,就可方便地实现文字的疏排。
紧排就是让字与字之间的排列有一点重叠,是电子排版的特殊功能。紧排可能造成字与字之间笔划的相连。一般很少使用这种排法,只用于报刊排版中,正文剩下少量文字排不下时的挤版”,或者按正常排显得过于稀疏的外文字符的特殊处理。
2)
横排与竖排
印刷品排版中有横排和竖排之分,竖排也叫直排。我国历史上的出版物都是采用竖排方式,横排方式则是后来从外引进的。在字处理中,横排、竖排只是排列方式不同,横排与竖排之间的转换非常方便,往往一个操作或命令就可以实现全部或局部的竖排。就版面而言,竖排与横排之间相当于坐标系顺时针旋转90,行间距与字间距之间刚好倒个。

竖排时,有许多排版规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横排不同。如文章竖排时标题一般不居中,标点符号应自动换成竖排。横排转竖排的这种转换一般由字处理软件自动进行,无需用户考虑,但对有些功能不全的系统,也要注意检查。一些由国外引进的字处理软件或者排版软件往往不支持竖排,或者排出来的结果常常不符合要求,使用中要注意。竖排中如果有中西文混排,要注意外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排法。按我国大陆的规定,应当是竖放,头朝右、脚朝左”,而在我国的港、台地区,也有横放形式的。
3)
字行左齐、居中、右齐与撑满
横排文字都是左边对齐排。文字转到下一行(也叫回行),有换行与换段之分:
换行则文字回行后靠左边顶头排;换段则文字回行后左边空两个字排,也叫缩头排。西文排版的换段形式比较多样,有些缩进一个或两个字符排版,也有换段后空一行顶格排的。除此之外,字行的排列还有右齐、居中和撑满的形式。
字行居中。字行排在一行的中央位置,居中。排版中的标题、表格中的数据一般都居中排。在科技公式排版时,居中排也是一条基本原则。居中有左右居中和上下居中两种形式。
字行右齐。有时文字内容需要靠右边对齐排,右齐”,如目录的页码等内容。
字行撑满。撑满排也叫匀空排”,就是字与字之间均匀拉开距离,字行占满指定的宽度,4个字占8个字的宽度。数量不相等的两行字,当需要左右对齐排列时,往往就需要撑满排。
4)
基线对齐与中线对齐
在电子排版中,大小不同的字排列在一行时,有下线对齐排列(基线对齐)和中线对齐排列两种方法。
基线对齐。基线是指一行字横排时下沿的基础线。大多数情况下,文字都是沿基线排列,竖排时,基线在字行的右侧。
中线对齐。排数学公式、化学公式时,各种符号应当采用沿中线对齐排列,整体结构上也应当沿中线排列。
5)
通栏与分栏
排版时正文文字的行长与版心的宽度相等,称为通栏
分栏就是将版面分割成二部分(双栏)或多部分(多栏)。分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阅读、丰富版面的变化或节省版面,分栏是报纸、期刊及工具书中常见的文字排列形式。分栏时,栏与栏之间要空几个字,栏空。栏空处加一分隔线叫栏线
分栏的形式大多为等距分栏(栏与栏之间宽度一致),也有少量不等距分栏。分栏排时,应力求各栏最后拉平”,防止结束时各栏行数不一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