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事琐记(12)-民意调查
(2021-10-10 00:49:48)分类: 乡事琐记 |
十月初,家乡现在正是一季稻收获的季节。今年收成不太好,不过老乡们也并不在意,因为粮价实在太低了,收成好又有何差别?新稻只有每百斤110元
,比多年前的140元低多了,而种子、化肥、农药等却从来只涨不降。现在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价钱可以买2斤新稻谷,所以村民们说,现在农民种粮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甚至也不是为了生产粮食自己吃,纯粹是为了在家的人找点事干,让别太闲着。因为60-70岁的男人在附近打零工,每天工钱平均都在200块钱左右,技术工可以做到300
早起村委会的普通话广播,内容竟是共党产宣言早期中译本的版本问题,这个应该是专业学者研究的问题,而村中只有老农稚儿。对青山绿水弹理想初心?
闲来无事逛到村委办公楼,见到不久前退休的老书记HB,就聊了起来。他是我同学+朋友的弟弟,曾经当过兵,和我是可以说实话的。
1:问:脱贫三年,攻坚战完成了,你是书记,你觉得村里变化大吗?
答曰:我觉得基本没有变化。
2: 问:脱贫三年中,村里有三个市里下来的驻队干部,你觉得他们有帮助
答曰:基本没有什么帮助, 还有点增加了城村里的负担。因为要提供住处,还要开火给他们做饭。他们都是机关的普通人员,搞不来资金和项目。如果他们是原单位的干部,还可以弄来一些资金和项目,那还是有帮助的。
3:问:村委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曰:筹钱、填表、拍照。
因为没有一分钱的集体经济收入,又不能向村民收税收收上缴,所以各项建设和开销就要从府政各部门找钱,找不来钱就办不成事。比方说现在门前的马路国家要求拓宽,国家拨款每公里55万元,其余由的各村自己配套资金。从哪来配套资金呢?集体又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到各家各户去收缴基本上办不到了,那就只能从上面的各级府政部门、各个机关、甚至在外面工作的村里人,找人情、找关系去搞钱。如果村里头没有几个在外面当领导、做官的人,这就非常难了。如果搞不到的配套资金,这段路也就改造不了。
我看现在家国用于农村建设的钱分配很不合理,根本不看实际情况,只看谁在上面有人,反正都是家国的钱,谁能要到就是谁的本事,谁的官大给家乡的钱就多。
再就是填表拍照做材料。成天都学习填表,真的一点点用处都没有。我们一个不大的行政村,每年在这方面的用纸量就要2万多块钱;各种填表还要签名按手印。很多人根本就不在村里头。即便在村里也很分散,怎么可能每次都找到让他们签名按手印呢?只好做假的。两三台电脑工作都忙不赢。这对实际的工作一点帮助都没。
4:问:你怎么看种植双季稻?
答曰:完全是瞎搞。我自己种植的早稻也给耙掉了,重新种了一季稻。因为现在粮食太贱,而化肥,农药,机械的钱都在不断上涨,对农民来说种植双季稻比种一季稻要亏得多,而上面却在不断的加大力度推广,完全不顾量下面的实际情况。
5:于是问我:你说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上面知道吗?
我回答说:不一定知道,至少不是全面知道。
他说:我觉得也是。现在就是说假话特别流行。上面经常搞民意调查,都是通过电话问。首先由村干部各人提供一批亲友\朋友的姓名、电话号码,给他们都打好招呼,要怎么回答问题。然后上面根据这些姓名和电话号码来打电话问他们做民意调查,但还是难免有一些人发一些牢骚说点风凉话。这可就麻烦了,上面会追查,这是谁的人?弄不好就要倒霉了。
6:问:为什么村民对交纳医保越来越不敢兴趣?
答曰:交的钱越来越多,但门诊和拿药都不报销,只有住院才能报销,农民不到性命交关的时候是不会住院的,住不起。乡镇医院的水平和条件都极差,几乎没有什么人去看病,都快要关门了。看大病县城医院都不怎么爱去,要去就去岳阳,大病要去外面看,但去得越远报销的比例越低,而门诊还不报销。所以,村民们有病能扛的就扛,一般都是去村里诊所拿药和输液。所以大家觉得交医保划不来。
我说:这个问题我得给你解释一下。一人一年交2~300元的医保,如果地方政府没是大补贴,不可能给报销门诊费用的,那国家就要亏到姥姥家去了。像北京地区户口的城乡老年人:个人交340元/年,政府补助4260元/年,门诊就可以报销50%左右。我们农村可能没有政府的补助,所以不能报销门诊。至于你说的住院看病和开药时收费还分有医保和没有医保,有医保收费就高,没有就低些,我想这应该不会的吧。
7:问:厕所改造情况怎么样?
答曰:别提这个了,提起来就生气。所谓厕所改造其实就是有由zhenFU免费给每家提供一个免费的小型塑料化粪池。首先:村民的房子没有规划,乱建的,有的还是老房子,村里既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下水道,有些现有房屋那个小型塑料化粪池根本就没有地方埋,这不是瞎指挥吗。其次,上面免费提供的塑料化粪池质量非常差,来回换了好几次,后来运费也要村里出,不胜其烦。到现在有的埋了,有的还是没有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