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粉蛋白饲料的开发及应用
(2012-06-25 15:38:56)
标签:
羽毛粉酶解羽毛粉水解羽毛粉肉松粉蛋白饲料福泰饲料杂谈 |
分类: 羽毛粉 |
摘要:我国蛋白质资源不足,开发利用羽毛粉蛋白饲料来解决蛋白质资源不足,在畜牧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禽类的羽毛主要由角质蛋白构成,氨基酸不平衡,畜禽对其消化率低。但将羽毛经过一定的处理制成羽毛粉,可以提高其蛋白质的消化率。羽毛粉的加工方法主要有:高温高压水解法、酸水解法、碱水解法、酶解法、微生物法和挤压膨化法。实践表明,经过加工处理的羽毛粉,可以替代鱼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在畜牧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羽毛粉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对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主要靠进口鱼粉来解决蛋白质资源的不足。所以,如何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禽类羽毛的蛋白含量高,一般在75%~90%,但禽类羽毛主要由角蛋白质构成,本身氨基酸不平衡,畜禽对其消化率较低。利用禽类羽毛作为饲料,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徐墨莲(1994)、杨景培(1995)、林东康(2001)等人研究均表明,将禽类的羽毛经过一定的处理制成羽毛粉,可破坏其角质蛋白的空间结构,使羽毛蛋白转化为易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氨基酸,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王箴林(1997)等人也表明,羽毛粉用作饲料,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可以补充了蛋白质饲料不足,替代鱼粉(Meske,1991),克服鱼粉含盐量高、脱脂率低的弊端,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我国每年可收集利用的禽类羽毛约有20~30万吨,而大部分羽毛发未被合理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羽毛粉蛋白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畜牧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禽类羽毛主要由角蛋白质构成,羽毛角质蛋白的氨基酸大部分为疏水性氨基酸,疏水性氨基酸分布在角质蛋白的外周,少量亲水性氨基酸及基团包容于肽键及蛋白质骨架的内部,肽链之间形成许多二硫键(?S?S?),呈索状结构,性质极其稳定,在水、盐酸及稀盐酸溶液中完全不溶解,所以称为不溶性蛋白。由于羽毛的多肽链间存在着很多的双硫键和氢键,使羽毛蛋白质的结构特别稳定,如果不经处理,动物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基本上无法把它们消化分解。羽毛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等18种氨基酸。羽毛蛋白中除赖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明显较低外,其它动物必需氨基酸的组成略高于鱼粉,羽毛蛋白中含硫氨基酸(胱氨酸Cys等)达9%~1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部分动物对胱氨酸的需要。羽毛粉
2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羽毛粉的加工生产。(1)高温高压水解法,(2)酸水解法,(3)碱水解法,(4)酶解法,(5)微生物法,(6)挤压膨化法
2.1
水解羽毛粉主要依靠水解过程中时间、压力、温度的控制(Poel等,1990)。其加工过程为:收集羽毛除尘清洗后,装入水解罐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水解,然后烘干、粉碎、化验、包装成成品。这种加工工艺相对较为先进,其突出特点是彻底破坏羽毛角蛋白质稳定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它变成畜禽可消化吸收的可溶性蛋白,消化率达90%以上,但由于水解后二硫键断裂,会使胱氨酸的含量减少。肉松粉
2.2
将羽毛除尘洗净后,浸入一定浓度的酸(盐酸、磷酸)或碱(氢氧化钠)中,加热水解,直至用手轻易拉断为止,此后中和、干燥或捞出后用清水洗成中性,再脱水干燥制成成品。此过程破坏角质蛋白的二硫键,使羽毛蛋白分解成可消化吸收的状态。试验证明,0.2%~0.6%的NaOH能够分开胱氨酸二硫键的结合因子,提高羽毛的溶解度及其对消化性蛋白分解酶的敏感性(Padopoulos,1985)。但此方法要注意酸或碱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经碱和长时间加热作用导致氨基酸消旋,使围绕消旋氨基酸的扩展肽链不能被蛋白酶的底物结合点使用,从而导致蛋白质消化率下降。
2.3
用一种中性蛋白酶或复合酶,作用1~4小时,可裂解双硫键而暴露出蛋白质,完全溶解,即为羽毛蛋白。Papadopoulos(1985)报道,将羽毛与溶剂在泥刀式混合机中,60℃下搅拌
2.4
Williams等
2.5
采用膨化机对羽毛进行膨化处理,原理是利用膨化机内高温高压和高剪切作用,羽毛在膨化中瞬间受到高温160℃及一定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羽毛在出模孔减压膨化时破坏角质蛋白的牢固空间结构,二硫键断裂。角质蛋白纤维变成较小的蛋白质亚单元和线状排布的肽链群,易于被动物消化吸收。膨化法是国内外刚开始的新技术,其优点是设备少,投资低,加工成本大大降低,氨基酸破坏少,消化率高,生产过程中无环境污染。美国三福公司(Triple
3
羽毛粉因加工工艺不同,消化率也不同。膨化羽毛粉氨基酸消化率优于高压水解羽毛粉,与酸水解羽毛粉相差不多,但均低于进口鱼粉。处理后羽毛粉的赖氨酸和蛋氨酸消化率均低于鱼粉。说明挤压膨化、高压水解以及酸水解处理时,赖氨酸和蛋氨酸有效性降低,不易消化。胱氨酸以膨化羽毛粉含量最高,是高压水解羽毛粉的1.78倍,酸解羽毛粉的2.67倍,明显高于进口鱼粉。虽然消化率仍以进口鱼粉为最高,但膨化羽毛粉有效胱氨酸含量也明显高于鱼粉和其它处理羽毛粉,且以进口鱼粉为最低。可以看出,在饲料中添加处理羽毛粉可以弥补饲粮中含硫氨基酸的不足。
不同处理羽毛粉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4.1
Papadopoulos(1985)报道,在275~415kPa,30~60min的条件下,产品的营养价值有所提高。Sara
4.2
Steiner(1980)用含有系列浓度的氢氧化钠或磷酸处理羽毛,发现其能够提高体外胃蛋白酶对羽毛的消化能力。Kim等(2002)报道,用氢氧化钠处理羽毛能够提高羽毛氮的溶解性,胃蛋白酶的消化能力及体外氨基酸的消化能力。姜瑞敏(1991)采用盐酸、磷酸混合水解,以减少产品中盐分,肉鸡饲养试验提示,可代替1%的秘鲁鱼粉。何武顺报道(1990)采用低浓度盐酸水解,混碱分步中和,产品在蛋白质、赖氨酸、蛋氨酸相同水平的日粮,可完全代替肉鸡、仔猪饲料中的秘鲁鱼粉(4%)。强饲公鸡氨基酸真消化率达85.06%,代谢能13.2MJ/kg。试验猪各组日粮的消化率、氮沉积率无显著差异。
4.3
徐墨莲
4.4
朱选(2001)等对羽毛挤压膨化工艺进行研究表明,挤压膨化过程可显著提高羽毛粉的可消化性,随挤压膨化温度的增加,产品中有效胱氨酸含量下降,而提高转速与适当增加羽毛原料的入机水分可提高有效胱氨酸含量,生物学试验揭示,膨化羽毛粉与高压水解羽毛粉的氨基酸生物可利用率,无论是必需氨基酸还是总体氨基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林东康等(2001)报道,用135型羽毛膨化机膨化的羽毛粉,粗蛋白含量在79%以上,而且精氨酸、异亮氨酸和胱氨酸相对较高。用蛋公鸡测得表观代谢能值为15.1兆焦/千克,蛋白质消化率可达78.37%,粗蛋白含量在79%以上。刘晓霞等(2001)用膨化羽毛粉饲喂1日龄樱桃谷肉鸭试验表明,加3%、4%、5%膨化羽毛粉实验组的平均增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单位增重饲料消耗量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以添加4%试验组效果最佳。何武顺等(1999)利用优化工艺参数条件生产出的膨化羽毛粉,饲喂肉仔鸡以测定产品的氨基酸消化率和真代谢能,结果表明:膨化羽毛粉的氨基酸真消化率母鸡为88.9%,公鸡为83.6%;胱氨酸的真消化率依次为86.8%,83.1%;真代谢能依次为13.53MJ/kg,
5
经过加工处理的羽毛粉作为蛋白质资源,在畜牧生产中取得了教好的效果。但由于加工工艺及生产条件对于羽毛蛋白的质量影响较大,使其质量不太稳定,所以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量不宜过多。而且羽毛粉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平衡,在使用时要注意日粮中氨基酸的平衡,必要时可补充羽毛粉缺乏的氨基酸,提高羽毛粉的饲用效率。
石家庄福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