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的排列集体备课

(2020-12-28 14:41:24)
简单的排列集体备课

简单的排列集体备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

 

学习目标:

1、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学习会简单的排列。

2、通过摆一摆、写一写并仔细仔细观察等学习活动,了解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初步培养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学习重点: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能全面的思考并进行有序的排列。

学习难点:培养有序排列的思想。

一、导入

(播放“灰太狼”的图片)

教师问学生:“这是谁?”

学生回答:灰太狼

教师问学生:“他做了什么事情?”

学生回答:“抓羊”。

教师:“对,这一天,灰太狼抓走了美羊羊,把她关在狼堡里。为了阻止喜羊羊和小伙伴们去救美羊羊,就用密码锁把喜羊羊所在家里,还篡改了羊村大门的密码,并且在自己的狼堡设计了超级密码。要救美羊羊就要先把喜羊羊从家里放出来,还要解开羊村及狼堡的大门密码。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喜羊羊和小伙伴们吗?要想帮助他们,就要了解一个新的知识——搭配”(板书课题:搭配)。

齐读课题。

二、导学

活动一:解救喜羊羊

活动任务:探究“如何解开喜羊羊家的密码锁?(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把活动一呈现出来,老师引导读。

2.自主学习:先独立思考,然后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在随堂练习本上写一写。

3.小组讨论: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5.梳理提升:师生共同找到搭配(12或21),并由教师提示,密码是20以内的数,从而找到答案解救喜羊羊。

活动二:打开羊村的大门

活动任务:探究“如何破解羊村大门锁的密码?(密码是由数字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把活动二呈现出来,老师引导读。

2.自主学习:先独立思考,并在随堂练习本上写一写。

3、小组讨论:小组内先交流自己独立思考的想法,并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其中一个同学作好记录,比比看那组同学的方法能让同学们一听就懂

4、展示分享:选派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分享。

温馨提示:展示时老师希望你们这样说:我们发现用数字1、2和3能组成十位数和个位数不一样的数有(   )个,它们分别是(                     )。

5、梳理提升:师生共同梳理6种搭配,(一、固定十位:12、13、21、23、31、32),(一、固定个位:21、31、12、32、13、23),(一、交换位置:12、21、13、31、23、32)。用这样的方法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并揭示:密码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得5,并且个位是2。(密码:32)

活动三:攻入狼堡

活动任务:探究“如何打开狼堡的大门,攻入狼堡?(密码是由数字0、1和2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把活动三呈现出来,老师引导读。

2.自主学习:先用上刚刚学到的方法独立思考,并在随堂练习本上写一写。

3、小组讨论:小组内先交流自己独立思考的想法,并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其中一个同学作好记录。

4、展示分享:选派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分享。

5、梳理提升:师生共同梳理6种搭配,分别是(01、02、10、12、20、21)但是01和02不符合数学规定,数字的最高位不能是0,同学们可能在号码布上见过,但号码布上的这两个数只是表示跑步的顺序,不表示具体的数量。并揭示:密码是这些搭配中最大的一个。(密码:21)

 

三、导练

题卡上有三道练习题,请同学们至少选做一题,注意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

1、数字0、6和8组成(   )个十位数和个位数不一样的两位数,它们分别是(                          

2、用红色、黄色、蓝色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区域图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北城

南城

 

 

 

 

 

 

 

 

 

 

 

 

 

 

1

 

3、

 

 

 

 

 

 

小明   小兰  小红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在找做排列时要有一定的规律才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如:固定十位、固定个位、固定两个数,交换位置,固定一个人的位置,让第其余两个人个人换位置等等。这样有规律的找我们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并且所找的排列一定要符合实际,例如01、02就不符合数学规定。

    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多多合作、乐于助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教学反思

   《简单的排列》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习搭配规律的基础上来学习排列的规律,在学生在经历对几个事物的排列过程来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成功之处:

    一、强调数学的生活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为了有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我们必须为他们构建生活原型。因此我从孩子的生活引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展开探究,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教学过程。如我创设拍照情境导入新课,我帮三位同学拍照留念,并由拍照的过程中引出排列问题,就为孩子们沟通数学──生活搭建了桥梁,抽象的数学知识找到了具体的生活原型作依托,孩子们对于排列的意义理解就更形象了。接着组织了同桌通过摆摆数字卡片进行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并拿几个不同顺序的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合作探究后,我还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学生作品,让学生经历比较发现重复、或遗漏或无顺序排列,从而引出按一定顺序排列较好。孩子们的思维过程逐步地数学化。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轻松地理解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强调数学的数学味

强调数学的数学味并非要否定数学的生活味,而是要把数学味生活味有效地结合,使生活味数学味服务。因此,在本课中,我首先通过拍照创设情境,引出排列问题,并以此理解排列的数学思想。接着,让学生经历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演一演整个数学化的过程,来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引发数学思考,比较有序排列与无序排列,使学生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对排列的意义的理解得到深化,孩子们的思维过程逐步地数学化。正如郑毓信教授指出,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由学校数学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而应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不足之处: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不能做到认真地倾听完学生的发言再做评价。当时站在讲台上,只怕学生说不到自己设计的那方面,所以抢学生的话,没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以后一定让学生在说完后,自己再发表意见,起到主导作用,即使学生没有按自己的设计说,发生了小错误也不怕,也许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以后得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让课堂在错误的的改正中,有更多的精彩。  

   改进措施:

 

    通过这这结课,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课堂,不应该为了追求课堂的新颖、课堂的与众不同,而在设计时追求教学设计的花样。我们应该克服这种倾向,组织有效而真实的数学活动,走生活化之路,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品出数学味,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