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教师阅读】《名师作业设计新思维》读后感--陈鸳鸯
(2019-06-06 10:40:15)
在教育理念人性化的今天,作为教学有机组成都分的作业,也应从促进人的发展的高度,注入全新的时代内涵。《名师作业设计新思维》一书,从有效作业、创新作业、个性作业三方面编排,让我们对作业布置又有了进一步正确和深刻的认识。
什么是有效的作业?书中指出
什么是创新作业?书中这样写到: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摆脱机械枯燥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联系,要活一点、新一点、去一点,奇一点。古人认为,写作应当从写“放胆文”过度到写“写小心文”,即在初始阶段,要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不能在起步阶段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否则一个写作自尊心受伤的孩子,将会把写作视作一种负担和痛苦,在这种心理下,是很难写出好的作文来的。在具体的作业布置上,《从录音日记到画日记》的作者做了很好的尝试。他让一年级的孩子最初是录音录日记,让父母代笔写日记、或用画画的形式画下当天发生的事情,在旁边用拼音写下一两句话。同时还做剪贴日记,让孩子把喜爱的贴画或照片剪贴在本子上,然后引导他们观察图片,按照图意写几句话,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在此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句式,如“什么时候,在哪里,谁干什么”等。老师的做法像一双妙手,呵护着、引领着孩子们心中爱好写作的萌芽,相信日后会成长出蓬勃的枝叶。
什么是个性化作业,就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作业。《我的作业个性化探讨之路》一文中个性化作业的布置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首先难度分层,以《山中访友》一课为例,降低学困生难度,确保基础目标的实现——抄写生字词和喜欢的句子;保持中等生作业的难度,争取实现发展性目标——抄写你认为较难的生字词和自然段;增加优等生作业难度,促进创造性目标的实现——想象作者在山中还有可能遇到哪些朋友,仿照文中段落写一段话。其次数量分层,增加学困生作业量,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减少优等生的作业量,给予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让成绩好的“吃得饱”、让一般学生“吃得下”,让差点的学生“吃得消”。另外,他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孩子们不会因为老师让他们自己设计而给自己减少作业,反而因为老师的信任更加认真,设计的作作业非常丰富、创新。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作业,就像给脚提供合适的鞋一样,让孩子主动、快乐地发展。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和学习,我了解了更多名师名家在作业布置上的理念、原则和方法,非常受益,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去加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