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2016-02-03 18:05:40)
标签:

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的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资源的概述,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第二部分是一煤炭为案例分析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第三部分是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关于自然资源的属性、特点,因教材理论性和概括性都教强,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老师要结合实际举实例分析说明。自然资源的分类方式很多,指导学生明确按自然属性和再生性质分即可,并重点剖析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关于自然资源极其利用,教材改变了以前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每一种自然资源的状况,而是以煤炭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并能加以区别;了解其基本特点。 2、了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3、以煤炭资源为例,使学生理解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能源结构变化动态曲线图的阅读和分析,学会相关的读图分析方法,提高定量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获取自然资源的有关知识,并将这些地理知识应用于今后的地理学习过程中;  3、通过对我国中西部煤炭富集地区开发方式的探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地理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三、教学重点: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自然资源的数、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及特点。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出示教学目标

 

 

 

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

 

出示材料,点拨引伸

 

 

 

 

 

 

设置问题,点拨引伸

 

 

 

 

 

 

 

 

 

教师出示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出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图,引导学生分析

 

出示材料,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阅读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自然资源的概述

1 自然资源的概念

2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 自然资源的其他属性

         开发利用要求

有限性        统筹兼顾,综合利用

整体性        珍惜、节约利用

地域性        充分利用

多用性        因地制宜

社会性        综合利用

4 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属性分      再生性质分

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可再生资源

生物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时间

 

 

 

主要能源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2、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3、探究我国中西部煤炭富集地区的开发方式

4、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明确学习任务

 

 

 

 

阅读教材,讨论解决问题

 

 

阅读教材,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完成

 

 

 

 

 

 

 

 

 

根据项目,自主完成表格

 

 

 

   

分析图表,讨论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材料,开阔知识

 

 

 

 

课堂检测题

 

1.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减小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核能

2.河流冲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其自然原因是( )
   A.
肥沃的土壤,丰沛的水源
   B.
暖湿的气候,密集的人口
   C.
丰富的矿产,先进的技术
   D.
平坦的地形,便捷的交通

3. 在工业社会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A.
人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B.
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C.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D.
环境问题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

4.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钢铁  B. 煤炭  C. 草场  D. 汽油

5.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最大的
(    
    A.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电

6、填空题

1)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这说明了自然资源具有(       )属性。 
2)提倡节约和珍惜用水是因为自然资源具有(        )属性。   
3)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水,说明了资源的(        )属性。 
4)对森林主要的破坏,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反映了自然资源的(         )属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