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晨光自由清真寺礼拜美妙的声音记忆 |
分类: 原创-摄影与文学《随笔》 |







……………………。




2019.8.11清晨,一个人走在都江堰岷江河岸,最初的晨光洒在我和晨练人的身上,微风轻拂处,带有丝丝雪山的味道,此时的我感受着自由的空气,人仿佛活过来了,还原为自己,当不受制于人的时候,才知道自由的滋味是多么的可贵,我行我素,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哪里给我感触最深,最能激发我的灵感,我就走向哪里,我就拍摄什么,多好!
光牵引着我的步伐,城门楼前的打拳人、散步的、遛狗的、清洁工、远处的玉垒阁和南桥以及被光打在地面上的影子都成为我欣喜的景色。其实,有时不能迷信大师,所谓的大师,无非是在技术上熟练一些而已,而真正的大师是你自己,是你的思想所到之处——我说的是摄影。
跨过南桥,光影将我引向这座明清时期的清真寺,看到陆陆续续有穿戴回族服装的人进入,随其后步入二门,我问几个埋头点钱的妇女:“可以进去看看嘛?”回答说:“可以,但不要进入大殿”,此时,我还不知伊斯兰教有规定,妇女是不能进入大殿做礼拜的,只见许多妇女坐在门廊边,听着大殿内传出的演讲声。
没想到这一天是整个伊斯兰教做礼拜的日子——每个周五是穆斯林的聚礼日,又称主麻,在这一天,所有穆斯林都会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这样的日子竟然让我无意中碰上了,有点欣喜!有些东西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啊!
古朴的礼拜大殿建在约1.5米高的基台上,红色的廊柱,精雕细刻的门窗,绿色的琉璃瓦,在光影中格外的醒目,楼顶银白色新月标志,晃着耀眼的白光,据说这座“望月楼”在汶川大地震时受损严重,这是重修后的“望月楼”,还是能感觉到古朴的风格的。
无怪乎国外著名作家们对《古兰经》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与热情!
歌德说:
我觉得,麦加初期的启示,这位阿拉伯先知的声音____唤起那个民族从酣睡中觉醒,并且猛然跃入一种新鲜而热烈的生动生活之中。因为它(《古兰经》),本身就包含着一个民族伟大宗教中最崇高的教义和一个伟人内心最纯洁的教养和道德。
……………………。
我不知这个孩子说这句话的缘由是什么?但一定是曾经发生过什么,才导致这么小的孩子说出只有大人才会说出的话,在这里我要说声:“小朋友请原谅!我还是把你的照片放到我的博客上了,那是因为你太可爱了。”
不一会大殿内全体起立,并用双手摸双耳,像是祭拜,又像是一种仪式,随之不知是《古兰经》还是宣礼词的歌声便从大殿传出,真是好听呀!悠扬、优美、平和,缓缓地像是在述说,我即刻拿出手机录下这段视频,但无法放到博客上,歌声止时,只见所有人跪地叩头敬拜。
礼拜结束了,我随着人流走出清真寺时,已经是近上午10点了,这时才感觉肚子空空如也,摄影人或许都是这样,一旦拍摄起来,饥饿、口渴、劳累、疲倦、烦心的事全部忘得一干二净,等到放松下来后,所有的这些便全部袭来。
是呀,这次出来,无论心情好坏,清真寺的那抹光已留在了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