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村、西递掠影】

(2018-10-03 12:16:13)
标签:

古朴

湖中倒影

马头墙

青石板

四雕

分类: 原创-摄影与文学《随笔》


【宏村、西递掠影】

 P1     宏村,一个被无数影人踏遍的村庄,一个被画院定于写生的地方,当我的脚步踏进这个南宋绍兴年间的村落时,还是被它的古朴、优雅的气质迷住,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南湖,微澜中的徽派的建筑,拱桥的曲线,幽蓝色的湖水,湖边树木肆意向天伸展的枝丫,以及湖中残荷的写意,无不透出江南古村的情调。

【宏村、西递掠影】
 P2

【宏村、西递掠影】
 P3

【宏村、西递掠影】
 P4    可看出上面三张照片与其他照片的不同之处?

【宏村、西递掠影】
 P5

【宏村、西递掠影】
 P6

【宏村、西递掠影】
 P7    华灯初起,我不愿跟随房东的脚步去客栈休息,只因这时湖中灯火的倒影更加迷人,影人的执着,让我独自徘徊在湖边,将这夜幕下的一泓碧水纳入镜头,也就将养育整个宏村的生命源头纳入了镜头。

【宏村、西递掠影】
 P8

【宏村、西递掠影】
 P9   

【宏村、西递掠影】
 P10    宏村不大,宏村多水,沿着青石板路向村里走,不远处就是沼月湖,湖边尽管没有虬髯似的树木,但围绕环湖有更让人动心的月光下徽派建筑的倒映;那祠堂的灯火,那拱形门中蓝调的天空下的白墙黑瓦,是如此的吸引着我,尽管曾经看过这里无数张照片,但还是逃不出它的诱惑。

【宏村、西递掠影】
 P11

【宏村、西递掠影】
 P12

【宏村、西递掠影】
 P13   而那贯通于整个村庄的水渠,让我看到了智慧与美的结合,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水急而清澈,人们可以用此水洗衣做饭。它的便利和实用让我想到了数百年前女头领胡重娘,这个智慧的女人,依据对祖先遗梦的解读,竟然把这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并让这一条条水渠的水汇入南湖。

【宏村、西递掠影】
 P14

【宏村、西递掠影】
 P15    清晨的宏村寂静,我独自踏着被细雨润湿的青石板,感受着古村的清新,那感觉好极了,这是一份难得的自在,放松了束缚的思绪信马由缰,漫步在这湿漉漉的雨巷中,感受着时光的变迁,多想穿越到旧时光里呀,可是,我只能从点点滴滴的痕迹中寻觅古迹......

【宏村、西递掠影】
 P16    戴望舒笔下寂寞的《雨巷》,可与此刻的雨巷相同?那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可否出现在小巷的深处?

【宏村、西递掠影】
 P17   其实,有没有丁香一样的姑娘出现都无所谓,因为这里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一个景色,那出现在小巷深处的清洁工、去地里摘菜的老人、端着碗边走边吃饭的大嫂、低头看相机的游客,都是可以入画的素材。尽管没有丁香一样姑娘的愁怨和戴望舒诗中的浪漫情怀,但这里有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情趣,和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常态。

【宏村、西递掠影】
 P18   村头的两棵树就是整个牛形村庄的牛角

【宏村、西递掠影】
 P19

【宏村、西递掠影】
 P20

【宏村、西递掠影】
 P21
【宏村、西递掠影】
 P22    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最好的馈赠,那高低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也是我需要撷取的素材吗?(这里的马头墙与江西的马头墙还是有一点区别的,请对照【行走在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的古村落中】的图片参考。)那五叠的马头墙,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五岳朝天”,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者“朝笏式”,那是显示当地人对“读书做官”这一理想的追求。而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有了马头墙便会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宏村、西递掠影】
 P23    还有那门楼、门罩、八字墙、门檐、屋顶、屋翎、牌坊神位等等建筑物,典雅庄重,富有立体感。


【宏村、西递掠影】
 P24    

【宏村、西递掠影】

 P25

【宏村、西递掠影】
 P26    当我推开那一扇扇厚重大门,从那雕梁画栋上揣摩着它属于哪个朝代的产物时?才体会到古人的审美和精益求精的精髓。

【宏村、西递掠影】
 P27

【宏村、西递掠影】
 P28    代表徽派风格的竹雕、木雕、砖雕、石雕为徽州“四雕”,以砖木结构为主体的徽州古建,在经受大自然暴力的考验和时代的变迁后,数百年来依然耸立,不能不说它是一个奇迹,而让人叹服的是,它们既能融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

【宏村、西递掠影】
 P29

【宏村、西递掠影】
 P30    那刚劲洗练、雄浑有力、古拙朴素的明代风格的砖雕,还有那细腻繁缛、注重情节性构图的清代砖雕,一块方不盈天的砖上最多的可以透雕90多个层次。正是有了这些砖雕的图案装饰,徽州的建筑才显出一种别致的韵味。

【宏村、西递掠影】
 P31    

【宏村、西递掠影】
 P32

【宏村、西递掠影】
 P33

【宏村、西递掠影】
 P34

【宏村、西递掠影】
 P35

【宏村、西递掠影】
 P36    这里除了富丽堂皇的徽商巨贾之家外,小户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致与讲究,这九百多年岁月沉淀的厚重感,足以让我惊叹,高高翘起的墙头,静静躺着的石板,饱经风霜的砖瓦,凝视人间的木雕,滚滚流动的历史,这里,没有嘈杂,只有慢慢地品味以及思绪的神游。

【宏村、西递掠影】
 P37

【宏村、西递掠影】
 P38

【宏村、西递掠影】
 P39    西递,距离宏村约16公里,距黄山风景区40公里,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至今已有近960余年的历史,同宏村一样为世界文化遗产,与宏村相同,省摄影协会会员是免票的,但这里似乎查的要严格一些(连每年是否交会费都要盘查)。

村头有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


【宏村、西递掠影】
 P40    

【宏村、西递掠影】
 P41    

【宏村、西递掠影】
 P42    

【宏村、西递掠影】
 P43    这里依旧是马头墙,依旧是白墙黑瓦,依旧是汩汩的溪水穿村而过,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

【宏村、西递掠影】
 P44

【宏村、西递掠影】
 P45

【宏村、西递掠影】
 P46

【宏村、西递掠影】
 P47

【宏村、西递掠影】
 P48 

【宏村、西递掠影】
 P49    当我走街串巷之后,爬上对面的山坡时,才看清这个船型村落的整体面貌,它四面环山,淡雅朴素,说它是 "桃花源里人家"毫不夸张。

【宏村、西递掠影】
 P50

【宏村、西递掠影】
 P51    

【宏村、西递掠影】
 P52    遗憾的是,我的镜头依然逃不出影人们惯性的目光,我的文字依旧平凡,找不出属于自己的,有着独特目光的视觉和文字,更谈何思想?

【宏村、西递掠影】
 P53   

【宏村、西递掠影】
 P54    人说优秀的摄影师和可见事物之间是可以互动切换的,不再单一地认为谁是观看的一方,谁是被看一方。也就是说人与环境是可以融为一体的。这种可见性,是所有可感知事物的本身,与可见事物整体的密不可分才构成了我们自己存在的真实感,正所谓: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

【宏村、西递掠影】
 P55      而我达不到这种境界,请原谅我的平凡。

【宏村、西递掠影】
 P56

      【宏村、西递掠影】

            

宏村,一个被无数影人踏遍的村庄,一个被画院定于写生的地方,当我的脚步踏进这个南宋绍兴年间的村落时,还是被它的古朴、优雅的气质迷住,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南湖,微澜中的徽派的建筑,拱桥的曲线,幽蓝色的湖水,湖边树木肆意向天伸展的枝丫,以及湖中残荷的写意,无不透出江南古村的情调。

华灯初起,我不愿跟随房东的脚步去客栈休息,只因这时湖中灯火的倒影更加迷人,影人的执着,让我独自徘徊在湖边,将这夜幕下的一泓碧水纳入镜头,也就将养育整个宏村的生命源头纳入了镜头。

宏村不大,宏村多水,沿着青石板路向村里走,不远处就是沼月湖,湖边尽管没有虬髯似的树木,但围绕环湖有更让人动心的月光下徽派建筑的倒映;那祠堂的灯火,那拱形门中蓝调的天空下的白墙黑瓦,是如此的吸引着我,尽管曾经看过这里无数张照片,但还是逃不出它的诱惑。

而那贯通于整个村庄的水渠,让我看到了智慧与美的结合,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水急而清澈,人们可以用此水洗衣做饭。它的便利和实用让我想到了数百年前女头领胡重娘,这个智慧的女人,依据对祖先遗梦的解读,竟然把这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并让这一条条水渠的水汇入南湖。

清晨的宏村寂静,我独自踏着被细雨润湿的青石板,感受着古村的清新,那感觉好极了,这是一份难得的自在,放松了束缚的思绪信马由缰,漫步在这湿漉漉的雨巷中,感受着时光的变迁,多想穿越到旧时光里呀,可是,我只能从点点滴滴的痕迹中寻觅古迹......

戴望舒笔下寂寞的《雨巷》,可与此刻的雨巷相同?那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可否出现在小巷的深处?

其实,有没有丁香一样的姑娘出现都无所谓,因为这里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一个景色,那出现在小巷深处的清洁工、去地里摘菜的老人、端着碗边走边吃饭的大嫂、低头看相机的游客,都是可以入画的素材。尽管没有丁香一样姑娘的愁怨和戴望舒诗中的浪漫情怀,但这里有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情趣,和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常态。

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最好的馈赠,那高低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也是我需要撷取的素材吗?(这里的马头墙与江西的马头墙还是有一点区别的,请对照【行走在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的古村落中】的图片参考。)那五叠的马头墙,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五岳朝天”,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者“朝笏式”,那是显示当地人对“读书做官”这一理想的追求。而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有了马头墙便会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还有那门楼、门罩、八字墙、门檐、屋顶、屋翎、牌坊神位等等建筑物,典雅庄重,富有立体感。

当我推开那一扇扇厚重大门,从那雕梁画栋上揣摩着它属于哪个朝代的产物时?才体会到古人的审美和精益求精的精髓。

代表徽派风格的竹雕、木雕、砖雕、石雕为徽州“四雕”,以砖木结构为主体的徽州古建,在经受大自然暴力的考验和时代的变迁后,数百年来依然耸立,不能不说它是一个奇迹,而让人叹服的是,它们既能融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

那刚劲洗练、雄浑有力、古拙朴素的明代风格的砖雕,还有那细腻繁缛、注重情节性构图的清代砖雕,一块方不盈天的砖上最多的可以透雕90多个层次。正是有了这些砖雕的图案装饰,徽州的建筑才显出一种别致的韵味。

这里除了富丽堂皇的徽商巨贾之家外,小户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致与讲究,这九百多年岁月沉淀的厚重感,足以让我惊叹,高高翘起的墙头,静静躺着的石板,饱经风霜的砖瓦,凝视人间的木雕,滚滚流动的历史,这里,没有嘈杂,只有慢慢地品味以及思绪的神游。

 

西递,距离宏村约16公里,距黄山风景区40公里,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至今已有近960余年的历史,同宏村一样为世界文化遗产,与宏村相同,省摄影协会会员是免票的,但这里似乎查的要严格一些(连每年是否交会费都要盘查)。

村头有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

这里依旧是马头墙,依旧是白墙黑瓦,依旧是汩汩的溪水穿村而过,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

当我走街串巷之后,爬上对面的山坡时,才看清这个船型村落的整体面貌,它四面环山,淡雅朴素,说它是 "桃花源里人家"毫不夸张。

遗憾的是,我的镜头依然逃不出影人们惯性的目光,我的文字依旧平凡,找不出属于自己的,有着独特目光的视觉和文字,更谈何思想?

     人说优秀的摄影师和可见事物之间是可以互动切换的,不再单一地认为谁是观看的一方,谁是被看一方。也就是说人与环境是可以融为一体的。这种可见性,是所有可感知事物的本身,与可见事物整体的密不可分才构成了我们自己存在的真实感,正所谓: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

     而我达不到这种境界,请原谅我的平凡。

 

                      2018.9.29  20:48  于东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