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芝麻
芝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726
  • 关注人气:7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2018-03-31 16:51:29)
标签:

初春

酒香

古法酿造

品味

传说

分类: 原创-摄影与文学《随笔》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    初春的脚步踏响季节门槛的时侯,我以一个外行人的眼光和摄影人的眼睛,打量着樟树贡酒业的天与地。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    硕大的酒坛上鲜红的“酒”字,醒目在绿树成荫处,哦,似乎闻到了酒香,闻到了古法酿酒的醇正,夹带着白玉兰的清香……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3    青砖的厂房带有岁月的痕迹,白色的烟成曲线状飘扬在它之上,像是一面旗帜;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4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5    进门的第一眼便是锅炉内燃烧的火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樟树贡酒业的兴旺发达,但火对于我来说它象征着热烈、温暖和向上。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6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7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8    阳光穿透酿造车间内小小的木格窗,将蓝调的光投射在简易的设备上,照在一袋袋白花花的大米上,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9   许多工人正忙碌着,有人在往麦麸上加面粉,这大概叫做配料和拌料吧?拌料机不时地将麦麸打在我的身上。用摄影人的眼光看,这种场景真是好极了,这是极难碰到的场景,心在告诉我,要好好留下这种记忆,千万不要错过。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0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1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2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3    一阵忙碌后的休息片刻,工人们竟然可以与文质彬彬的董事长开玩笑,那种和谐的气氛,似乎是烘托酒香的前奏,但毫无疑问,人的情绪一定会与产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好与坏也许就在这细微之处吧。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4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5    当蒸馏设备冒出滚滚白色雾气时,工人们赤膊上阵的热情,点燃了我镜头上的火花,雾中偶尔露出的脸庞和臂膀,是我要捕捉的镜头,尽管黑暗,但似乎光明就在眼前,似乎酒香已在飘荡……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6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7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8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19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0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1    当酒从管子里流出的时候,董事长用竹筒接酒闻味、品尝之际,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2    当“有76度”从他的嘴里冒出的时候,我惊讶了,脑子里闪过“你怎么就知道是76度呢?”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3    果真,他用计量器测量的结果与刚说出的话是一致的,佩服呀!原来黄董对制曲、酿造、化验、勾兑、开发、销售样样“门清“,可谓是酒中多面手。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4   原来黄董以前是樟树四特酒厂调酒和品酒大师,高级工程师,是国家注册白酒审查员和国家级白酒评委。他名下还有许多头衔____其实这是他几十年经验的积累,就象悟道,这是深味酒文化的结果。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5   当他说谁来品尝时,我第一个跑过去说:“我来“。因为父亲喜欢喝酒,所以从小也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喜欢酒,但是这么高度数的酒,我还是第一次品尝。入口时似乎带有稻香,又似乎有肉的味道,感觉很好,绵柔、清纯、从舌尖徐徐弥漫整个口腔,再滑入咽喉进入肠胃,那感觉真好,所以大半杯酒片刻就倒入喉中,顿时就像一条火龙在胸中直窜;之后整个嘴唇渐渐麻木,像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消毒;再之后麻木消失,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味。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6     “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色如金 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国离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以腊酿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醒烧酒醉人者为小人。”(袁宏道:《筋政》)。是的,品酒如同品人,需得细细品味和感受,才能真味优劣。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7     白酒酿造出来只是酒生命的“开始”,接下来,它要像人一样,脱去青涩,迎接风华,最后归于平静。“酒跟我们人一样,要经历脱新,老熟,静养,然后才能趋于成熟,才真正达到最美的时候”____此言甚善!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8    时间是佳酿的良友。若存储时间不够,消费者可能表达不出来,但一定是能感受到的。如同人与人的交往,时间越长感受越深,越能品出个中滋味。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29   人说好酒标准就六个字:干净、纯甜、香正。而樟树贡酒业的酒质无色透明、醇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甜、饮后留香,具有“醇香优雅、浓酱诸香协调、柔和爽净、悠长回甜“的特色。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30    它之所以好,是因其独特,之所以独特,是因其采用樟树特香型酒老作坊1700余年独特的手工酿造工艺。还源于它一直坚持采用整粒大米为原料,不经浸泡。直接拌入发酵醅中进行混蒸混吊,固体发酵。并且窖池是用红石条砌成的,致使其风味迥然不同。更因为他们的大曲是用面粉、麦麸再加酒糟为原料制成。那么,由于这种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酿造出经典特香型美酒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31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32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33   望向那硕大酒坛后面的历经沧桑的青砖瓦房,它俨然在提示我这是个有传说的贡酒,据樟树县志记载: 1765年乾隆下江南,龙舟行至青江府,即现在的酒厂坐落地——张家山镇,乾隆皇帝闻得岸边飘来阵阵酒香,便下岸品尝美酒,特别酿造的美酒香味令乾隆龙颜大悦,流连忘返……旋即,乾隆下旨将此地产的白酒定位贡酒,从此贡酒美名传天下,酒香万里传佳瑶。
    中午,我有幸又一次品味了这纯酿,名副其实呀。由此,我醉了____而人生难得几回醉!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34    杯酒入酣处,春花烂漫际。

    此贡我酩酊,心已入浑然。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35   古有李白《将进酒》,今有来者弄笔墨。请原谅我的笔和镜头不能更好地诠释这贡酒的醇正与甘冽,更不能与文人墨客们饮酒后的作品相媲美,但是我相信,只要你亲口品尝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感悟,并且喜欢上它的。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P36     我还相信,只要这种古法酿造的的贡酒,保持其特色,保持其质量,今天的它便会成为明天的传说。

             *               *               *               *                 *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

           

初春的脚步踏响季节门槛的时侯,我以一个外行人的眼光和摄影人的眼睛,打量着樟树贡酒业的天与地。

硕大的酒坛上鲜红的“酒”字,醒目在绿树成荫处,哦,似乎闻到了酒香,闻到了古法酿酒的醇正,夹带着白玉兰的清香……

青砖的厂房带有岁月的痕迹,白色的烟成曲线状飘扬在它之上,像是一面旗帜;进门的第一眼便是锅炉内燃烧的火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樟树贡酒业的兴旺发达,但火对于我来说它象征着热烈、温暖和向上。

阳光穿透酿造车间内小小的木格窗,将蓝调的光投射在简易的设备上,照在一袋袋白花花的大米上,许多工人在忙碌着,有人在往麦麸上加面粉,这大概叫做配料和拌料吧?拌料机不时地将麦麸打在我的身上。用摄影人的眼光看,这种场景真是好极了,这是极难碰到的场景,心在告诉我,要好好留下这种记忆,千万不要错过。

一阵忙碌后的休息片刻,工人们竟然可以与文质彬彬的董事长开玩笑,那种和谐的气氛,似乎是烘托酒香的前奏,但毫无疑问,人的情绪一定会与产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好与坏也许就在这细微之处吧。

当蒸馏设备冒出滚滚白色雾气时,工人们赤膊上阵的热情,点燃了我镜头上的火花,雾中偶尔露出的脸庞和臂膀,是我要捕捉的镜头,尽管黑暗,但似乎光明就在眼前,似乎酒香已在飘荡……

当酒从管子里流出的时候,董事长用竹筒接酒闻味、品尝之际,当“有76度”从他的嘴里冒出的时候,我惊讶了,脑子里闪过“你怎么就知道是76度呢?”果真,他用计量器测量的结果与刚说出的话是一致的,佩服呀!原来黄董对制曲、酿造、化验、勾兑、开发、销售样样“门清“,可谓是酒中多面手。

原来黄董以前是樟树四特酒厂调酒和品酒大师,高级工程师,是国家注册白酒审查员和国家级白酒评委。他名下还有许多头衔____其实这是他几十年经验的积累,就象悟道,这是深味酒文化的结果。

当他说谁来品尝时,我第一个跑过去说:“我来“。因为父亲喜欢喝酒,所以从小也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喜欢酒,但是这么高度数的酒,我还是第一次品尝。入口时似乎带有稻香,又似乎有肉的味道,感觉很好,绵柔、清纯、从舌尖徐徐弥漫整个口腔,再滑入咽喉进入肠胃,那感觉真好,所以大半杯酒片刻就倒入喉中,顿时就像一条火龙在胸中直窜;之后整个嘴唇渐渐麻木,像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消毒;再之后麻木消失,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味。

“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色如金 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国离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以腊酿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醒烧酒醉人者为小人。”(袁宏道:《筋政》)是的,品酒如同品人,需得细细品味和感受,才能真味优劣。

白酒酿造出来只是酒生命的“开始”,接下来,它要像人一样,脱去青涩,迎接风华,最后归于平静。“酒跟我们人一样,要经历脱新,老熟,静养,然后才能趋于成熟,才真正达到最美的时候”____此言甚善!

时间是佳酿的良友。若存储时间不够,消费者可能表达不出来,但一定是能感受到的。如同人与人的交往,时间越长感受越深,越能品出个中滋味。

人说好酒标准就六个字:干净、纯甜、香正。而樟树贡酒业的酒质无色透明、醇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甜、饮后留香,具有“醇香优雅、浓酱诸香协调、柔和爽净、悠长回甜“的特色。

它之所以好,是因其独特,之所以独特,是因其采用樟树特香型酒老作坊1700余年独特的手工酿造工艺。还源于它一直坚持采用整粒大米为原料,不经浸泡。直接拌入发酵醅中进行混蒸混吊,固体发酵。并且窖池是用红石条砌成的,致使其风味迥然不同。更因为他们的大曲是用面粉、麦麸再加酒糟为原料制成。那么,由于这种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酿造出经典特香型美酒也就不足为奇了。

望着那硕大酒坛后面的历经沧桑的青砖瓦房,它俨然在提示我这是个有传说的贡酒,据樟树县志记载:1765年乾隆下江南,龙舟行至青江府,即现在的酒厂坐落地——张家山镇,乾隆皇帝闻得岸边飘来阵阵酒香,便下岸品尝美酒,特别酿造的美酒香味令乾隆龙颜大悦,流连忘返……旋即,乾隆下旨将此地产的白酒定位贡酒,从此贡酒美名传天下,酒香万里传佳瑶。中午,我又有幸又一次品味了这纯酿,名副其实呀。由此,我醉了____而人生难得几回醉!

杯酒入酣处,春花烂漫际。

此贡我酩酊,心已入浑然。

古有李白《将进酒》,今有来者弄笔墨。请原谅我的笔和镜头不能更好地诠释这贡酒的醇正与甘冽,更不能与文人墨客们饮酒后的作品相媲美,但是我相信,只要你亲口品尝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感悟,并且喜欢上它的。

 

我还相信,只要这种古法酿造的的贡酒,保持其特色,保持其质量,今天的它便会成为明天的传说。

在此,我要感谢樟树贡酒业黄董给我品尝的机会!感谢樟树贡酒业的大力支持和有力配合!感谢樟树摄影家协会杜会长和黄老师夫妇的全程陪同!感谢黄译葶小姐提供的资料!

          2018.3.30  15:48  于东莞

注:2018.3.9在樟树贡酒业场内拍摄


【我眼里的樟树贡酒业】挚友半步斋赠墨:

子策步合莞君韵,其曰:
我爱此贡好,饮之且酩酊。
浑然道本一,天地诗酒邈。


莞君原五言佳辞云:
杯酒入酣处,春花烂漫际。
此贡我酩酊,心已入浑然。

http://blog.sina.com.cn/u/1997310222


音乐:《春景》  贾鹏新 贾鹏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