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志愿者们关爱乡村小学生护蕾行动——贵州行】

标签:
纯粹公益生命的可贵蓓蕾般的花朵防性侵青春期教育 |
分类: 原创-摄影与文学《随笔》 |




















P38

P39


P41
告别了杨柳的父母后,我和杨柳又回到了学校,路上我问杨柳:“如果是其他人让你领着去你家,你会不会去?”她说“不会”,我说:“你刚学了防性侵,难道就没有警惕性吗?你就不怕我是坏人?”她说:“不会的,因为通过这一天对你们的了解,我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一个13岁的孩子说的话。我想我们的对话一定会在小杨柳的心里留下印记的。
P43
P48
【跟踪志愿者们关爱乡村小学生护蕾行动——贵州行】
芝 麻
在今天这个视金钱与权利为唯一崇拜的时代,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样一群志愿者的行为是傻到了家,既要自己掏腰包,又要出力出时间去为山村的孩子们送温暖、送孩子们从未接触过的青春期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可在我看来这是一群善良的、快乐的、忘我的、纯粹的人。
这次有幸能跟踪东莞市阳光公益服务中心——护蕾行动第七组,到贵州从江的深山里进行的护蕾活动,亲身感受了这个民间组织的纯粹性。
这是一群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30名志愿者,他们中大部分是中国人,也有外国语学校的韩国人、美国人、香港人、台湾人,最小的只有14岁,他们自己本身还是学生,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只为告诉大山里的孩子们:“生命才是最美的财富”。
2017.5.21我们一行30人,从虎门高铁站出发,经广州转车到贵州从江,一路上欢歌笑语,从相互之间的不认识到相识相知,是一颗爱心将志愿者们紧密相连。
有些人在家里可能是娇滴滴的、被宠爱的孩子,可是在这里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就是志愿者。所以在为第二天的课程准备物资时,我看到的是一群不顾旅途劳累,认真的、不惜力气的、高素质的志愿者。他们要将所有的物资分成632份,分别装进两种不同颜色的礼包里,女生礼包有:内衣、内裤、肥皂、给女生的一封信、安全知识卡、《成长与性》绘本;男生礼包有:内裤、肥皂、安全知识卡、《成长与性》绘本。
让我惊讶的是,当他们装好礼包后,对包装箱等垃圾的清理,他们竟然能做到不留下一张碎纸屑,将倒在地上的垃圾箱整整齐齐的码好。如果说这样的人是傻子,那么我看到的是一群高素质的傻子,傻到了只为做的更好,更极致,只为让别人更舒服。
2017.5.22清晨,志愿者们分成4个组,分别坐着租来的小昌河车,驶入大山深处,寻找4个山里的学校,最远的一组有长达5个小时的车程。我有幸去了加榜中心小学。
从江县,隶属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主要以苗族、侗族、壮族、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为主。路途经过加榜梯田,正赶上灌水插秧的季节,对影人和游客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时节呀,尽管不如龙胜梯田和云和梯田壮观,但一路的风景只能净收眼底,无心留恋,因为志愿者的目标是大山深处的孩子们。
3个多小时后我们穿过一座窄窄的桥,来到加榜中心小学,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很正规的学校,绿茵茵的假草坪和有弹性的红色跑道,醒目着我的双眼,三座楼房鼎立在其周围,主楼的左侧是一座旧木板式的壮族小楼,有点特色。
学校的校长接待了我们,教师的办公桌上都配置了电脑,可能是课间时间,7-8个教师端坐其中,门口摆放着许多扶贫物资还没来得及收拾。校长介绍,这是个有着300多人的学校,都是方圆40公里内的学生,因此,大部分学生住校。
教室里,一台大大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现在眼前,校长说现在已实现了“班班通”,是教育局配置的,据说这里的每个小学都配置了。这与我想象中的扶贫小学相差很远,由此是否印证了扶贫的力度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落到了实处?
别开生面的护蕾课程如期展开了,这是一群很质朴的孩子们,在游戏中很快就与志愿者们相熟相近,在欢快的气氛中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和身体的界限在哪里?认识到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人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如何悦纳自己?保护自己?如何尊重女性?尊重自己?在什么样的场合要提高警觉性?要如何防性侵以及被性侵后应如何反应等等一系列授课与头脑风暴。
使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样的教育不仅没有使孩子们对这个世界产生畏惧,反而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个世界依然美丽,作为一个女孩可以直起腰板面对身体日趋成熟的困扰,并对这个世界充满爱,要爱自己也爱别人。这不能不说是志愿者们的课程讲的好,讲的即生动具体,又考虑周全,它对现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志愿者很好地把控现场的气氛能力让我钦佩,他们的语气、声调以及那幽默的解说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使孩子们在优胜劣汰的比赛中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这次的从江护蕾行动与往次不同的是,志愿者们因势利导的安排了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进行现场教学,有表演吉他的,有教跆拳道的。而美国人MATT(东莞市外语学校的校长),教这些从没见过外国人的孩子们美式英语,并教孩子们英文歌曲。
之所以把MATT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一件小事,当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将课桌椅搬至走廊时,有一小片单面胶掉在地上,就是这位外国语学校的校长MATT,蹲下来一点一点的将单面胶抠出来,扔到垃圾桶里。突然间我一下子明白了,他的学生们之所以能做到爱护环境,对世界充满爱,与他的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其实,素质的培养就在这一点一滴之中。我想,他的行为一定也会被山区的孩子们效仿的。而护蕾的行动同样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不灭的印象。
按照阳光公益护蕾活动的要求,中午我们应该是与孩子们一起吃他们的营养餐(每人5元),热情地校长却安排我们跟老师们吃饭,饭菜很好,但比孩子们的午餐多了一份白切鸡和莴笋炒肉,这与初衷相悖,使得我们很尴尬,为了不违反阳光公益的宗旨,也不违校长的好心,我们给学校交了午餐费。
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在回教学楼的路上,我看见了学校的浴室,竟然还有热水,这可是一座乡村的小学呀!我不能怀疑这是专门为来参观的人设计的,但保证有热水是不是做戏呢?就此我采访了路边的几个学生,孩子们告诉我:“有电时我们每两天洗一次澡”。这样的环境,这样有规模的学校不知其他的学校是否也是如此?
好像这里的孩子们的经济状况还不错,课间看到每个孩子都往小卖部跑,有买西瓜的,有买蛋糕的,都是一元钱一个。也许是加榜这个景区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也许是这个地区本身就没那么贫困,同来的香港男孩皮特也说:为什么没去最最贫困的学校?我亦有同感。或许是这几年政府的确对学校的投入加大了力度,以至于旧貌换新颜。
下午的安排是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再次体验这次教育的本质,为了教孩子们如何防身,韩国的秀娟教女孩子们跆拳道。秋健老师组织了男孩子们进行垒球赛。这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们大开眼界的同时,学到了原来他们不曾接触到的许多东西,孩子是懂得感恩的,她们献上了她们最美的歌声,这是我们从未听到过的歌曲,在稚嫩的童声中,我们听到了希望。
你见过这样的牵手吗?这是志愿者与孩子们之间的牵手,它让我感动得是,那孩子一刻也不愿意放开这双手,这是情人之间没有的情,这是世间少有的情,它真真切切地证明着护蕾行动的可贵!
课程结束后,我去了一个壮族学生的家采访,她的名字叫杨柳,13岁的她高高的个子,营养很好,微胖的脸上,一对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一头乌发紧束在脑后,小女孩反应很快,回答问题很流利,逻辑思维也很缜密,当我问她你喜欢这些课程吗?她说:“非常喜欢,以前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这样的课程。”从她的言行我判断,这是一个喜欢语文的,爱动脑子的好孩子,果真她告诉我,她很喜欢写作文,但愿她今后能将她的一生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感慨写出来,并出息成优秀的人才。
她家离学校不远,她不时地跟街上的人的打招呼,拐过一道弯就看见她家壮族式的木板房,楼下放的是柴火,爬上木楼梯后是她们一家四口的起居室,中间是客厅,沿窗摆着沙发,杨柳的父亲坐在窗前吸烟,她母亲坐在沙发上绣花,后面的墙上贴满了杨柳的奖状,再次证明了我的判断。
一台双杠洗衣机放置在通向里面房间的门口,里面一间房中间的火盆吸引了我的目光,有点像彝族的火盆,很有民族特色。
告别了杨柳的父母后,我和杨柳又回到了学校,路上我问杨柳:“如果是其他人让你领着去你家,你会不会去?”她说“不会”,我说:“你刚学了防性侵,难道就没有警惕性吗?你就不怕我是坏人?”她说:“不会的,因为通过这一天对你们的了解,我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一个13岁的孩子说的话。我想我们的对话一定会在小杨柳的心里留下印记的。
相聚不易,离别就更加难分难舍了,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学校里,看着孩子们一双双纯净的眼睛和她们紧紧抱着珊珊和秀娟(韩国女孩),恋恋不舍的场景,让人生出许多感慨,真心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孩子们的认可的,护蕾行动一定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这样的分别,不知这是否出乎校长的意料之外?
2017.5.23从江到刚边乡中心小学65.5公里,一路是沿水而行,公路的左边是都柳江,右边是山坡,路况还好,只是因为下雨,导致许多地方滑坡,可山上的云雾层层叠叠、虚虚实实,真是漂亮呀。透过车窗我们看到的是美景与恐惧并行。这65.5公里弯弯曲曲的盘山路,我们竟然走了近两个小时。
雨中的刚边乡中心小学像是被水洗过一样,到处是湿漉漉透着亮,几个打伞上学的孩子们在雨中穿行,护蕾的领队启明星冒雨奔向学校,与校长接洽。志愿者中的韩国女孩因为晕车,一脸的苍白,校长端来热水为女孩缓解不适。
这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学校,没有加榜中心小学那么有气势,但也有篮球场,主楼共四层,傍边一座小一点的楼是学生们的宿舍,宿舍前是食堂。
教室里也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楼的一间教室竟然还有实验室,只是现在因为教室不够,改为普通教室。这个学校共有学生360多人,也是男生多,女生少,不知是不是少数民族地区重男轻女的原因造成的?学生们依旧是纯洁质朴、羞涩腼腆的,也依旧是很快与志愿者们相熟,但这个学校的孩子们少了加榜学校那些孩子们爱买零食的习惯,或许是这里的孩子们家里的经济条件要差一些。
这天我跟的是另外几个小组,他们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色,都会因势利导的将各自的特色用到教学中去,让孩子们在兴奋的同时,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到如何防性侵。
有用舞蹈和歌声去调节教学中的沉闷气氛的,也有用游戏和渊博的知识去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的。总之都是一个目的,为了更好地让孩子接受这些教育。
在周周的班上看到的一幕让人忍俊不禁,上六年级的孩子们,竟然将龟头的标签粘贴到图片上男孩女孩的头上,在莞尔的同时,不得不使人想到,这种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果还有学校拒绝这样的教育,这个例子应该是最好的证明。
真正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们离开的前一刻,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竟然拿着本子和笔让我们签字,不知怎么一下子在全校传开了,其他并没有上这些课的低年级的孩子们也跑来让我们签字,楼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
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这些蓓蕾般的花朵,此时此刻你还能说什么?这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与金钱无关,与权力无关,与爱心有关。志愿者并没有为他们做多少,只是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可他们却是把志愿者当明星一样的对待(包括我在内)。
有的孩子们还发微信给我们的志愿者说:“你们走了后,我们班上有些同学都哭了”,“你们是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留下最好印象的哥哥姐姐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谢谢你们,跟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光!”孩子们质朴的语言和心灵感动着我们,也激励着我们。
其实,志愿者们说的更好,她们说:这三天与其说是孩子们得到了收获,不如说是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收获,与孩子们在一起就像是时时刻刻在濯洗我们自己的心灵。它要求我们自己做的更好、更完美。
本次活动三天的时间,共分四个组,去了7所小学,服务了632名学生。这是个有始有终的团体,从几个月前开始的培训到最后的总结会,每一个环节都是认真的,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开展工作,以及更完美的护蕾行动。
最后我想说,感谢阳光公益服务中心——第七护蕾行动组,给了我这样一次亲身体验的机会,感谢周周将我带进了这样一个团队!说实在的,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很喜欢我,可我自己总觉得有负于他们,尽管每天背着20多斤的设备一路奔波的很累,但真正能为孩子们和志愿者们做的很少。也仅仅是献出自己的一点技能而已,与志愿者相比相差的很远。
备注:
1、由于本次活动之后又去了云南采风,在外面20天,一路上疲惫不堪,加上感冒咳嗽腹泻直到现在也未痊愈,所以耽误到现在才出此集。
2、因为此次活动动人的场景很多,因此片子也多,而且一张也不愿割舍,所以,请原谅本集片子多、打开的速度慢。
音乐:《媛星》梶浦由记
抱歉!不知什么原因,新浪不能用虾米音乐了。真是郁闷呀!不知这新浪还能坚持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