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畲族一瞥

(2016-06-19 16:59:02)
标签:

霞浦半月里

古宅

人文风俗

思想

摆拍

分类: 原创-摄影与文学《随笔》
畲族一瞥
 P1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辑单之蔷说:“眼睛是有思想的,是由观念进行调控和选择的。我们的所看所见是有预设和理论背景的,你有什么样的理论,你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才能看到什么。你有了什么样的概念,才能拍到什么样的照片。尽管这话说的不是很准确,但基本上是对的。他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思想,没有感性的认识,即使你看到了,你拍到了,也不知道拍的是什么,如果你有了思想,有了对这个环境的认识,你就会拍出不同味道、不同特点的片子。

畲族一瞥
 P2       2016.5.8在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半月里的拍摄正如单之蔷所说,之前对这里一无所知,只是到了车上才知道这是去拍畲族的人文,但畲族的风俗文化是什么一无所知。我不知道有多少类似于我这样的盲拍者,那么可想而知,出来的片子,不仅是肤浅的,而且没有思想,仅仅是为了光影。

畲族一瞥
 P3     回来后查资料才知道,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畲族历史文化名村",是拥有国家级非遗两项:畲族小说歌和畲族婚俗的村落,他们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至此,这里有近3百年历史的龙溪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世儒大厝、雷位进故居、雷志茂故居、秀才院、雷氏宗祠(均被省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龙溪宫的附属保护单位)

畲族一瞥
 P4     这是一个有着300多人的纯畲族村落,地形犹如半月,因此取名半月里,这带有诗意的名字,让人想到悬挂在夜色中的那一弯月牙,以及在银色月光下演绎出的种种爱情故事。这应该是一个多情的村落。

畲族一瞥
 P5     村中环境古朴而静谧,村口的古树参天,鹅卵石铺就的广场被雨水淋过后泛着幽幽的青光,高墙青瓦重檐翘角的清代建筑,早就脱离了“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的结构,整个村庄依山而建。


畲族一瞥
 P6   

畲族一瞥
 P7     

畲族一瞥
 P8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我们来到清朝的武举人雷世儒的老宅,这是一座外为砖瓦,内为木质结构的古宅,古宅雕梁画栋,一切陈设都透着古朴,带着岁月的痕迹。

畲族一瞥
 P9     查资料得知,雷世儒武艺高强又善于经商,曾带领许多村民经商,生意通达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他们将当地的茶叶等产品通过海运销往福州,在福州购得丝织品、布料等销往台湾,再将台湾的大米、糖等运回霞浦销售,从而使雷世儒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半月里村现存三座古宅,以这座“举人府”最为出名。

 

 


畲族一瞥
 P10     在举人府的这间卧室中,我们看到了挂在衣架上的畲族妇女用的白色肚兜。

畲族一瞥
 P11      如果早做功课的话,应该再寻找一下围在肚兜外面的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据说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姑娘定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得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

畲族一瞥
 P12

畲族一瞥
 P13

畲族一瞥
 P14

畲族一瞥
 P15

畲族一瞥
 P16

畲族一瞥
 P17    摘菜老太太的发式应该是流行于霞浦西路的"凤尾式"。锃亮的、浓密的头发令人羡慕,也不知是真是假?居然还带有棕红色?假如我们到了这个年龄,还能有这样一头秀发,那真要感谢上帝了!

畲族一瞥
 P18 

畲族一瞥
 P19

畲族一瞥
 P20     楼上有年轻的畲族姑娘在织布,毋庸置疑,这都是我们请的模特,真的不喜欢她脸上的表情,僵硬、做作,可有什么办法?我们一个团队38人,这房间只能容得下7——8个人,每个人限定只能拍5——10分钟,然后轮换着下一批的人拍摄,那模特表演的再好,到此时也一定会变形。

畲族一瞥
 P21    其实,真的不喜欢这些已然变为“专业”的模特,倒不是因为受麦克·山下(Michael )的影响,是我本身就不喜欢这种形式。但既然来到这,也就随大家一起拍吧,好像不拍就吃了亏似得,唉!为什么不可以抛开这些模特去拍一些自然的东西?

畲族一瞥
 P22    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将这个唯一一个为《国家地理杂志》服务超过30年的摄影师麦克.山下的话复制在这里,以示对自己的警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太假。

畲族一瞥
 P23     他说:“我在中国观察很久,发现中国摄影师拍的东西是假的,过度技巧性的东西太多,大多是摆拍和设计的场景,而作为一个国际摄影师是不能预置场景的,一定要把真实的东西给大家。我为《国家地理杂志》工作都要提前承诺,所拍摄的都是真实的场景。”

畲族一瞥
 P24     尽管我不是什么国际摄影师,但也应该遵从心的召唤,也应该拍些自然的景物。

畲族一瞥
 P25    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们团的湖南美女Jnae,此时别人在为她拍纪念照,因为喜欢她的气质,感觉比那畲族模特自然,所以上前蹭拍,她也不反对,任由我拍。

畲族一瞥
 P26     Jane曾经是军人,从她的气质上就能看出,英气逼人,毫不做作,不扭捏,自然大方。或许暗合我自己的性格,因此比较容易沟通。

畲族一瞥
 P27     说真心话,不是谁都能当模特的,第一要气质,第二要她能领会摄影师的意图,所以,碰到好的模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最好是自然抓拍,在她不知情的状况下抓拍。尽管还有摆拍的嫌疑,但已比请的模特强多了。

畲族一瞥
 P28

畲族一瞥
 P29     

畲族一瞥
 P30     其实,在这个畲族唯一一个信奉妈祖的村落,还有许多东西可拍,比如他们的情歌对唱,比如他们的图腾崇拜,比如他们的婚嫁,比如他们的饮食文化等等,只是我们时间有限,只是我没有做功课,只好留有遗憾。

畲族一瞥
 P31

畲族一瞥
 P32    就这样在这个古老的、富有诗意的半月里,我的匆匆一瞥,只能将它定格于表层。

畲族一瞥
 P33

畲族一瞥
 P34

畲族一瞥
 P35

        畲族一瞥

         芝 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辑单之蔷说:“眼睛是有思想的,是由观念进行调控和选择的。我们的所看所见是有预设和理论背景的,你有什么样的理论,你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才能看到什么。你有了什么样的概念,才能拍到什么样的照片。尽管这话说的不是很准确,但基本上是对的。他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思想,没有感性的认识,即使你看到了,你拍到了,也不知道拍的是什么,如果你有了思想,有了对这个环境的认识,你就会拍出不同味道、不同特点的片子。

2016.5.8在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半月里的拍摄正如单之蔷所说,之前对这里一无所知,只是到了车上才知道这是去拍畲族的人文,但畲族的风俗文化是什么一无所知。我不知道有多少类似于我这样的盲拍者,那么可想而知,出来的片子,不仅是肤浅的,而且没有思想,仅仅是为了光影。

回来后查资料才知道,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畲族历史文化名村",是拥有国家级非遗两项:畲族小说歌和畲族婚俗的村落,他们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至此,这里有近3百年历史的龙溪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世儒大厝、雷位进故居、雷志茂故居、秀才院、雷氏宗祠(均被省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龙溪宫的附属保护单位)

这是一个有着300多人的纯畲族村落,地形犹如半月,因此取名半月里,这带有诗意的名字,让人想到悬挂在夜色中的那一弯月牙,以及在银色月光下演绎出的种种爱情故事。这应该是一个多情的村落。

村中环境古朴而静谧,村口的古树参天,鹅卵石铺就的广场被雨水淋过后泛着幽幽的青光,高墙青瓦重檐翘角的清代建筑,早就脱离了“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的结构,整个村庄依山而建。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我们来到清朝的武举人雷世儒的老宅,这是一座外为砖瓦,内为木质结构的古宅,古宅雕梁画栋,一切陈设都透着古朴,带着岁月的痕迹。

查资料得知,雷世儒武艺高强又善于经商,曾带领许多村民经商,生意通达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他们将当地的茶叶等产品通过海运销往福州,在福州购得丝织品、布料等销往台湾,再将台湾的大米、糖等运回霞浦销售,从而使雷世儒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半月里村现存三座古宅,以这座“举人府”最为出名。

在举人府的这间卧室中,我们看到了挂在衣架上的畲族妇女用的白色肚兜。如果早做功课的话,应该再寻找一下围在肚兜外面的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据说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姑娘定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得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

摘菜老太太的发式应该是流行于霞浦西路的"凤尾式"。锃亮的、浓密的头发令人羡慕,也不知是真是假?居然还带有棕红色?假如我们到了这个年龄,还能有这样一头秀发,那真要感谢上帝了!

楼上有年轻的畲族姑娘在织布,毋庸置疑,这都是我们请的模特,真的不喜欢她脸上的表情,僵硬、做作,可有什么办法?我们一个团队38人,这房间只能容得下7——8个人,每个人限定只能拍5——10分钟,然后轮换着下一批的人拍摄,那模特表演的再好,到此时也一定会变形。

其实,真的不喜欢这些已然变为“专业”的模特,倒不是因为受麦克·山下(Michael )的影响,是我本身就不喜欢这种形式。但既然来到这,也就随大家一起拍吧,好像不拍就吃了亏似得,唉!为什么不可以抛开这些模特去拍一些自然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将这个唯一一个为《国家地理杂志》服务超过30年的摄影师麦克.山下的话复制在这里,以示对自己的警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太假。

他说:“我在中国观察很久,发现中国摄影师拍的东西是假的,过度技巧性的东西太多,大多是摆拍和设计的场景,而作为一个国际摄影师是不能预置场景的,一定要把真实的东西给大家。我为《国家地理杂志》工作都要提前承诺,所拍摄的都是真实的场景。”

尽管我不是什么国际摄影师,但也应该遵从心的召唤,也应该拍些自然的景物。

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们团的湖南美女Jnae,此时别人在为她拍纪念照,因为喜欢她的气质,感觉比那畲族模特自然,所以上前蹭拍,她也不反对,任由我拍。

Jane曾经是军人,从她的气质上就能看出,英气逼人,毫不做作,不扭捏,自然大方。或许暗合我自己的性格,因此比较容易沟通。

说真心话,不是谁都能当模特的,第一要气质,第二要她能领会摄影师的意图,所以,碰到好的模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最好是自然抓拍,在她不知情的状况下抓拍。尽管还有摆拍的嫌疑,但已比请的模特强多了。

其实,在这个畲族唯一一个信奉妈祖的村落,还有许多东西可拍,比如他们的情歌对唱,比如他们的图腾崇拜,比如他们的婚嫁,比如他们的饮食文化等等,只是我们时间有限,只是我没有做功课,只好留有遗憾。

就这样在这个古老的、富有诗意的半月里,我的匆匆一瞥,只能将它定格于表层。

            2016.6.18  21:45  于东莞
在此感谢Jnae为我做模特!

音乐:《the winding path》纯音乐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