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瓷都景德镇掠影

(2015-12-04 10:40:55)
标签:

瓷都

陶艺

痕迹

千年之约

分类: 原创-摄影与文学《随笔》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     提起景德镇,即刻就会让人想到瓷都,他俩的这场旷世恋爱谈了千年,就那样难舍难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小镇,就因为一门手艺传承了千年,就因为它那“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的瓷器而闻名遐迩享誉世界。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    它的青花瓷;它的薄如蝉翼,轻如绸纱的薄胎瓷,以一种飘逸出尘的姿态,让人心动,让人倾慕。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    尽管我们每天用着的瓷器都是出自于景德镇,尽管我在江西南昌居住多年,与它近在咫尺,可是对这座古镇的仰慕,竟仅仅在梦中,直到今年的422日由三清山下来后,才来到这座古都,真正体验了一把制作陶艺的乐趣,见识了古窑的风采。

瓷都景德镇掠影
 P4    走进景德镇,仿佛走进了陶瓷世界,街道两边布满了陶瓷店,景德镇的街道上没有我想象中的古朴,似乎有点乱,灰蒙蒙的,街上也不是很干净,它与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道路两边的电灯杆都是用瓷器做的,包括主要街道上的垃圾桶也是用瓷器做的。或许是想用这些细节来表示这是一个千年的瓷都吧?

瓷都景德镇掠影
 P5      驾车沿街慢慢行驶着、浏览着,突然一块牌匾映入眼帘,“非常陶艺”,既然是非常的陶艺,那就进去看看吧,停好车后,走进这个小巷,小巷的尽头就是“非常陶艺”。原来这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在这开的一间陶瓷体验坊或者叫做陶吧,就是给那些大学生或社会上想要体验做陶瓷乐趣的人,提供的一个体验场所。
 
瓷都景德镇掠影
 P6      在这里碰到了陶瓷学院的研究生哇哈哈,看着她认真精细的描绘着彩盘,很投入,于是,她便成为我镜中的主角。据她说彩盘上的诗是她的学长写的,她在配图,彩盘是送给他们老师的生日礼物。说实在的,这次不是因为她向我要景德镇的照片去参赛,我的这篇博文还不知什么时候写出,或许我应该感谢她的多次催促。

 


瓷都景德镇掠影
 P7   

瓷都景德镇掠影
 P8     哎!自从入了摄影这行后,似乎总是在欠债,欠被摄者的、欠自己的,似乎总是有还不完的债,真是负债累累呀!尽管如此,还在乐此不彼。

 


瓷都景德镇掠影
 P9    在这间陶吧我是要装装样子滴,不管怎么说我必须要让自己的手粘上泥巴的香气,必须亲自体验一下做陶瓷的乐趣,当双手轻抚泥胚旋转,仿佛在旋转我的前世今生,重一点变形,轻一些,再轻一些,只要顺势,只要顺其自然……
(手机拍)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0    小师傅在傍边指导着。这样的体验30元做3个小时,然后拿着自己做的泥胚去煅烧成真正的瓷器。估计这是最便宜的价了,只是可惜时间太短,其实在这里住上两三天,应该是很好玩的。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1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2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3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4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5    景德镇的吃和住都不是很贵,这样的房间198/天,这样的菜肴120/餐,比在三清山吃和住都要好许多。或许这比较适合我们工薪阶层,不需要五星级的酒店和豪华大餐,只要干净舒适就好。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6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7    一般人到景德镇一定会买些瓷器的,他们大都喜欢彩绘的或青花瓷,可不知为什么,我偏偏喜欢纯白色的、薄胎的餐具,因此,满大街的寻找纯白色薄胎的餐具,结果,没有一家有这样的餐具,我心想如果再问一家没有的话,我就不买了。当问到最后一家,那小伙子说,我到厂里给你去拿还没有上彩釉描绘的瓷器吧,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居然给我找来了。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8

瓷都景德镇掠影
 P19    下午4点钟左右,我们来到位于市区的古窑民俗陶瓷博物馆,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0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1     拿着95元一张的门票走进这座中国陶瓷专业博物馆,有点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没有人讲解,只是在这个83万平方米的园子里乱转,在光影之间辗转,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2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3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4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5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6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7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8

瓷都景德镇掠影
 P29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0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1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2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3        于是这些清代镇窑、明清御窑(青窑、龙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的龙窑便留在了我的镜头里,阳光洒下的斑驳光影犹如在素胚上作画,胎釉下彩绘的老人似是从远古走来,水中的倒影犹如历史刻下的痕迹,于是,这一幕幕,一张张带有历史痕迹的画面,便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其实,我们也就是属于到此一游,真想了解这些陶瓷的发展史和那一个个与之相关的故事,不是一天半载就能搞掂的。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4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5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6    据说,当这里点火烧窑的时候,场面才壮观呢!那红彤彤的火焰会把整个园子照的通亮。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7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8

瓷都景德镇掠影
 P39 

瓷都景德镇掠影
 P40

瓷都景德镇掠影
 P41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见识了从宋代到清代的古窑,以及陶瓷的制作过程,也感受到浓浓的商业气味。

 


瓷都景德镇掠影
 P42

瓷都景德镇掠影
 P43

瓷都景德镇掠影
 P44

瓷都景德镇掠影
 P45

瓷都景德镇掠影
 P46

瓷都景德镇掠影
 P47    一天的行程安排的满满的,在回广东的路上我就在想,景德镇我还会再来的,那时,我一定好好地享受一下做陶艺的乐趣,一定再买一套精致的青花瓷,因为雪小禅的《青花》已印在了脑子里,因为那空灵的、唯美的、简单的“缠枝莲”早已刻在了心上。而那有着灵性的青花瓷,或许会说:嗯,我在景德镇等你,等你如约而至的归期……

 


瓷都景德镇掠影
 P48
 在此感谢哇哈哈为我做模特!



瓷都景德镇掠影

芝 麻

提起景德镇,即刻就会让人想到瓷都,他俩的这场旷世恋爱谈了千年,就那样难舍难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小镇,就因为一门手艺传承了千年,就因为它那“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的瓷器而闻名遐迩享誉世界。

它的青花瓷;它的薄如蝉翼,轻如绸纱的薄胎瓷,以一种飘逸出尘的姿态,让人心动,让人倾慕。

尽管我们每天用着的瓷器都是出自于景德镇,尽管我在江西南昌居住多年,与它近在咫尺,可是对这座古镇的仰慕,竟仅仅在梦中,直到今年的422日由三清山下来后,才来到这座古都,真正体验了一把制作陶艺的乐趣,见识了古窑的风采。

走进景德镇,仿佛走进了陶瓷世界,街道两边布满了陶瓷店,景德镇的街道上没有我想象中的古朴,似乎有点乱,灰蒙蒙的,街上也不是很干净,它与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道路两边的电灯杆都是用瓷器做的,包括主要街道上的垃圾桶也是用瓷器做的。或许是想用这些细节来表示这是一个千年的瓷都吧?

驾车沿街慢慢行驶着、浏览着,突然一块牌匾映入眼帘,“非常陶艺”,既然是非常的陶艺,那就进去看看吧,停好车后,走进这个小巷,小巷的尽头就是“非常陶艺”。原来这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在这开的一间陶瓷体验坊或者叫做陶吧,就是给那些大学生或社会上想要体验做陶瓷乐趣的人,提供的一个体验场所。

在这里碰到了陶瓷学院的研究生哇哈哈,看着她认真精细的描绘着彩盘,很投入,于是,她便成为我镜中的主角。据她说彩盘上的诗是她的学长写的,她在配图,彩盘是送给他们老师的生日礼物。说实在的,这次不是因为她向我要景德镇的照片去参赛,我的这篇博文还不知什么时候写出,或许我应该感谢她的多次催促。

哎!自从入了摄影这行后,似乎总是在欠债,欠被摄者的、欠自己的,似乎总是有还不完的债,真是负债累累呀!尽管如此,还在乐此不彼。

在这间陶吧我是要装装样子滴,不管怎么说我必须要让自己的手粘上泥巴的香气,必须亲自体验一下做陶瓷的乐趣,当双手轻抚泥胚旋转,仿佛在旋转我的前世今生,重一点变形,轻一些,再轻一些,只要顺势,只要顺其自然……小师傅在傍边指导着。这样的体验30元做3个小时,然后拿着自己做的泥胚去煅烧成真正的瓷器。估计这是最便宜的价了,只是可惜时间太短,其实在这里住上两三天,应该是很好玩的。

景德镇的吃和住都不是很贵,这样的房间198/天,这样的菜肴120/餐,比在三清山吃和住都要好许多。或许这比较适合我们工薪阶层,不需要五星级的酒店和豪华大餐,只要干净舒适就好。

一般人到景德镇一定会买些瓷器的,他们大都喜欢彩绘的或青花瓷,可不知为什么,我偏偏喜欢纯白色的、薄胎的餐具,因此,满大街的寻找纯白色薄胎的餐具,结果,没有一家有这样的餐具,我心想如果再问一家没有的话,我就不买了。当问到最后一家,那小伙子说,我到厂里给你去拿还没有上彩釉描绘的瓷器吧,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居然给我找来了。

下午4点钟左右,我们来到位于市区的古窑民俗陶瓷博物馆,拿着95元一张的门票走进这座中国陶瓷专业博物馆,有点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没有人讲解,只是在这个83万平方米的园子里乱转,在光影之间辗转,于是这些清代镇窑、明清御窑(青窑、龙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的龙窑便留在了我的镜头里,阳光洒下的斑驳光影犹如在素胚上作画,胎釉下彩绘的老人似是从远古走来,水中的倒影犹如历史刻下的痕迹,于是,这一幕幕,一张张带有历史痕迹的画面,便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其实,我们也就是属于到此一游,真想了解这些陶瓷的发展史和那一个个与之相关的故事,不是一天半载就能搞掂的。

据说,当这里点火烧窑的时候,场面才壮观呢!那红彤彤的火焰会把整个园子照的通亮。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见识了从宋代到清代的古窑,以及陶瓷的制作过程,也感受到浓浓的商业气味。

一天的行程安排的满满的,在回广东的路上我就在想,景德镇我还会再来的,那时,我一定好好地享受一下做陶艺的乐趣,一定再买一套精致的青花瓷,因为雪小禅的《青花》已印在了脑子里,因为那空灵的、唯美的、简单的“缠枝莲”早已刻在了心上。而那有着灵性的青花瓷,或许会说:嗯,我在景德镇等你,等你如约而至的归期……

2015.12.3  17:20  于东莞

 音乐:《暗香》林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