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
对哈尔滨的印象是从王刚的成名作“夜幕下的哈尔滨”开始的,那时就感觉哈尔滨是一个带有神秘而传奇色彩的城市,因为神秘而向往,因为传奇而怀想。这次因为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潘嵩毅老师组织的摄影团,来到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一睹她那神秘而浪漫的风采。

P2
哈尔滨素有 “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顾名思义,这一定是一个繁华、浪漫的城市。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走在这青石板铺就的中央大街上,感受着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街道上散发出的文化气息,看着这条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两旁那些错落有致的欧式及仿欧式建筑,看着这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的楼宇,就像走在一条艺术长廊里,让你在享受的过程中不断的遐想,此时,仿佛置身在异国他乡,而心中也不时地感染上了些浪漫的情调。

P3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不由得你不浪漫,尽管这是在零下20几度的气温下,哈出的气即刻会在围巾上结一层水汽。结了冰的路,使你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行走,但这些都抑制不住你浪漫的思绪,因为所有的景色都会让你想到“浪漫”这两个字,好比你看到这张带有雪花的椅子,是不是会使你想到,在雪花飘落的时候,有一对恋人坐在这里倾诉衷肠?或是一对白发老人在这里追忆往事?抑或是回忆离别的惆怅?

P4
就这样走着、想着,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索菲亚大教堂,说实在的,其实我们也就是冲着她来的。

P5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32年重建,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她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正因为她的独特才造就了她生命的韵律,正因为她的独特才更显出她的魅力。

P6
多美的大教堂呀!在月光下闪动着柔美而又浪漫的情调,华丽而又肃穆,高贵而又典雅,那闪烁的灯火像是在述说着流年往事,述说着她所经历的风霜雪雨。而我竟然像个孩子似得,看得如醉如痴,拍的流连忘返。
不知怎么,竟然觉得心脏好像有了重量,直往下沉。是感动吗?还是感冻?说实在的,这里可真是冷呀!冷的上牙打下牙,毕竟是零下20几度,又在外面拍摄了这么久,此时,我想起了来之前母亲说过的话:“你一个在南方生活惯了的人,到北方去能受得了吗?”其实,我在来之前就已做好了思想准备,知道南方人不比东北人耐冻。知道我们摄影人不比平常人,他们不必在外面停留这么久。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冷?手脚已全部麻木,薄薄的皮手套,如同没戴,户外登山鞋如同没穿,看来自己的意志力还是抵挡不住严寒的侵袭呀,于是赶紧打车回到温暖的酒店。

P7
等到第二天,我把这种感觉告诉了我们的领队潘老师后,把他吓坏了,一再叮咛我要去药店买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我说:“我没有心脏病。”可他还是强调:“没有也必须买!预防万一。”还交代广州来的几个同伴,要时刻关注我的动向。为了防止意外,为了不影响后面的行程只好去买了。

P8
说起我们这位潘老师,那可真是不一般,他的摄影作品不用说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有名的拍虎拍鹤大师,这点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便可看到他的作品。
但是他的敬业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为人,那是我自从学习摄影以来,跟了这么多的摄影团从没见过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是商人,你们不远千里来到这跟我一起拍片,如果你们带不回去作品,带不回去好片,我对不起大家。”话说到这个份上,怎能不让我们感动?所以,在拍片子的过程中,他会把用多少光圈,多少速度,多少感光度,加减曝光补偿,从什么角度拍比较好都一一交代清楚,这些对高手来说虽然不算什么,可是对像我这样的初学者,那是再好不过的提醒了。而其他的摄影团,都是把你带到摄影地点,就不管你了,随你自己拍,好坏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P9
到了景区,特别是拍丹顶鹤和拍东北虎时,如果碰到不听话的,或者违背景区要求的事与人,他也会骂人,那是因为,他要对这个团负责,对每一个队员的生命负责。
在我们拍摄过程中,如果相机里的卡用完了,他也会把自己的卡借给队友们,他是怕我们因为卡不够用而留下遗憾。多好的潘老师呀,跟了这么多的摄影团,从没见过这样的老师。

P10
再说他的为人,在我们来之前,他就一再强调,要带两件羽绒衣、羽绒裤、雪地靴、手套等物品,可是像我们南方人,哪里有羽绒裤、羽绒手套、雪地靴之类的东西呀?于是,第二天他亲自带着我们到商场买羽绒裤、雪地靴、毛袜、厚鞋垫,还尽量帮着我们省钱,那种细心就像是父母关照自己的儿女,让我们一再的感动。
比如在车上,他会先交代好下一个景点有什么特色,要注意哪些事项,以及准备工作怎么做,热帖怎么用,他都会一一的示范给我们看。我们这个团42个人,这么多的人,他要每一个都关照到,真够累的呀!

P11
每到一个住所,他都要亲自去看伙食,不能低于他制定的标准。也不能浪费,说实在话,跟了这么多旅游团,就属这个团吃的最好,到最后一天,还给我们上了啤酒和饮料。用他的助手沙老师的话来说,其实跟着他干很累,因为你必须事事考虑周全,处处小心谨慎,不然真对不起他的那份热情和执着。试想,我们跟着这样的老师拍片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不知道潘老师的所作所为能不能代表东北人的秉性,总之,这次碰到了他是幸运的,如果说,这次的出行能拍到好片,或者说能让我的摄影技术提高一点,那是因为潘老师指导的结果。
在我们团还没出行前就说这么多,好像有点言过其实的味道哈,那就请大家看后面几集的照片吧。

P12
上午买完装备,下午就是自由活动时间,于是,我们便想着去太阳岛,可是一问路边的的士,要80元才去太阳岛,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是有点太贵了,其实,这就是黑车,哈尔滨就是这个样,你爱坐不坐,司机很牛呀,好像也没人管这种乱收费的。坐公共汽车才2元钱,天上地下啊!我们坐着公共汽车,晃荡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太阳岛。

P13
还记得郑绪岚有一首歌曲:太阳岛上,“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那时觉得太阳岛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是一个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地方,因此,便有了很深的印象。或许一个地方会因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而名扬天下,或许一个地方会因为一些特殊的景色,成为人们心中的向往。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P14
在这个飘雪的季节,来到太阳岛上,不为别的,只为那雪博会上的雪雕而来,没想到的是,雪博会还要等到12月22日才开幕,可是我们明天也就是20日将到扎龙去拍丹顶鹤,因为只差三天,估计应该有些半成品吧,不管怎样,先去看看再说吧。从下公共汽车的地方到太阳岛售票口,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又雇了一辆小面的到门口。
因为没有雪雕展览,门票是180元一张,等到雪博会的时候门票要240元一张。

P15
东北白天的时间很短,太阳基本上在下午4点半左右就下山了,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拍,因为这毕竟是郊区。
其实,像这样的半成品也挺好,起码我们能记录下他们工作时的状态,这也是难得呀!所以说,每一种不同的环境和景象,都能给你的摄影带来不同的作品,因此我们不用埋怨天气,不用担心环境的恶劣,只要把握好机会、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就好。

P16
看这两匹骏马,像是徐悲鸿的大作吧?还是青花瓷的呢,据说青花瓷的雪雕是今年首次推出的。喜欢雪,是因为它一身的洁白,还因为那六角形的雪花像钻石戒面放射出的璀璨光辉,更因为雪花的深情和柔美,用这种聚集到一起的雪雕刻出来的作品,像是给雪赋予了另一种生命,那是一种超越原生态的艺术展示,或者说是“初凝的雪”“会呼吸的雪”“跳跃的雪”“放飞的雪”......

P17
看着艺术家在上面雕刻,好像没有感到天冷,而我早已冻得手脚麻木了,可想而知,这些艺术家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呀?这样的艺术作品来之不易呀。也就是一个冬天的时间,这些艺术作品将化作春水,滋润大地,但愿这些艺术形象也能滋润我们的心田。

P18
不一会的功夫天就暗下来了,园子深处已经没有什么人了,这时记起了来哈尔滨之前朋友告诉我的话:“哈尔滨比较乱,要注意安全呀!”而我的同伴,还在孜孜不倦的搞创作,想到朋友的话,听到电话里传来斩钉截铁的让我们赶紧回去的话语,使我不得不去催促同伴回去,看着同伴恋恋不舍的样子,也有些于心不忍啊……

P19
这时回哈尔滨的班车早已没了,荒郊野外也没有的士,怎么办呀?我那同伴也傻眼了。这点事难不倒我,我在出口处找到一辆私家车,央求人家带我们一程,价钱照算,没想到这个东北大汉挺好,只要了30元钱,说把我们带到中央大街,就这样我们才顺利地回到住处

P20
这次最遗憾的是没去体验一把哈尔滨人的西式生活,没去中国三大西餐厅的华梅,没去尝尝秋林的大列巴,还好的是带回了哈肉联的红场,这可是我们团的沙老师一大早带着我们顶着风雪去排队买的,据说去晚了还买不到。那红肠的味道有点像东北人的性格,浓烈,实在。

P21
或许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就是从那里的建筑、景色、人文、吃开始认识她的,尽管我们只是走马观花的看看,不能像当地人一样深入了解她的机体,但这样的感官印象暂时给我带来了愉悦的心情。
哈尔滨的印象
芝
麻
对哈尔滨的印象是从王刚的成名作“夜幕下的哈尔滨”开始的,那时就感觉哈尔滨是一个带有神秘而传奇色彩的城市,因为神秘而向往,因为传奇而怀想。这次因为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潘嵩毅老师组织的摄影团,来到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一睹她那神秘而浪漫的风采。
哈尔滨素有 “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顾名思义,这一定是一个繁华、浪漫的城市。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走在这青石板铺就的中央大街上,感受着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街道上散发出的文化气息,看着这条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两旁那些错落有致的欧式及仿欧式建筑,看着这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的楼宇,就像走在一条艺术长廊里,让你在享受的过程中不断的遐想,此时,仿佛置身在异国他乡,而心中也不时地感染上了些浪漫的情调。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不由得你不浪漫,尽管这是在零下20几度的气温下,哈出的气即刻会在围巾上结一层水汽。结了冰的路,使你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行走,但这些都抑制不住你浪漫的思绪,因为所有的景色都会让你想到“浪漫”这两个字,好比你看到这张带有雪花的椅子,是不是会使你想到,在雪花飘落的时候,有一对恋人坐在这里倾诉衷肠?或是一对白发老人在这里追忆往事?抑或是回忆离别的惆怅?
就这样走着、想着,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索菲亚大教堂,说实在的,其实我们也就是冲着她来的。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32年重建,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她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正因为她的独特才造就了她生命的韵律,正因为她的独特才更显出她的魅力。
多美的大教堂呀!在月光下闪动着柔美而又浪漫的情调,华丽而又肃穆,高贵而又典雅,那闪烁的灯火像是在述说着流年往事,述说着她所经历的风霜雪雨。而我竟然像个孩子似得,看得如醉如痴,拍的流连忘返。
不知怎么,竟然觉得心脏好像有了重量,直往下沉。是感动吗?还是感冻?说实在的,这里可真是冷呀!冷的上牙打下牙,毕竟是零下20几度,又在外面拍摄了这么久,此时,我想起了来之前母亲说过的话:“你一个在南方生活惯了的人,到北方去能受得了吗?”其实,我在来之前就已做好了思想准备,知道南方人不比东北人耐冻。知道我们摄影人不比平常人,他们不必在外面停留这么久。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冷?手脚已全部麻木,薄薄的皮手套,如同没戴,户外登山鞋如同没穿,看来自己的意志力还是抵挡不住严寒的侵袭呀,于是赶紧打车回到温暖的酒店。
等到第二天,我把这种感觉告诉了我们的领队潘老师后,把他吓坏了,一再叮咛我要去药店买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我说:“我没有心脏病。”可他还是强调:“没有也必须买!预防万一。”还交代广州来的几个同伴,要时刻关注我的动向。为了防止意外,为了不影响后面的行程只好去买了。
说起我们这位潘老师,那可真是不一般,他的摄影作品不用说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有名的拍虎拍鹤大师,这点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便可看到他的作品。
但是他的敬业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为人,那是我自从学习摄影以来,跟了这么多的摄影团从没见过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是商人,你们不远千里来到这跟我一起拍片,如果你们带不回去作品,带不回去好片,我对不起大家。”话说到这个份上,怎能不让我们感动?所以,在拍片子的过程中,他会把用多少光圈,多少速度,多少感光度,加减曝光补偿,从什么角度拍比较好都一一交代清楚,这些对高手来说虽然不算什么,可是对像我这样的初学者,那是再好不过的提醒了。而其他的摄影团,都是把你带到摄影地点,就不管你了,随你自己拍,好坏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到了景区,特别是拍丹顶鹤和拍东北虎时,如果碰到不听话的,或者违背景区要求的事与人,他也会骂人,那是因为,他要对这个团负责,对每一个队员的生命负责。
在我们拍摄过程中,如果相机里的卡用完了,他也会把自己的卡借给队友们,他是怕我们因为卡不够用而留下遗憾。多好的潘老师呀,跟了这么多的摄影团,从没见过这样的老师。
再说他的为人,在我们来之前,他就一再强调,要带两件羽绒衣、羽绒裤、雪地靴、手套等物品,可是像我们南方人,哪里有羽绒裤、羽绒手套、雪地靴之类的东西呀?于是,第二天他亲自带着我们到商场买羽绒裤、雪地靴、毛袜、厚鞋垫,还尽量帮着我们省钱,那种细心就像是父母关照自己的儿女,让我们一再的感动。
比如在车上,他会先交代好下一个景点有什么特色,要注意哪些事项,以及准备工作怎么做,热帖怎么用,他都会一一的示范给我们看。我们这个团42个人,这么多的人,他要每一个都关照到,真够累的呀!
每到一个住所,他都要亲自去看伙食,不能低于他制定的标准。也不能浪费,说实在话,跟了这么多旅游团,就属这个团吃的最好,到最后一天,还给我们上了啤酒和饮料。用他的助手沙老师的话来说,其实跟着他干很累,因为你必须事事考虑周全,处处小心谨慎,不然真对不起他的那份热情和执着。试想,我们跟着这样的老师拍片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不知道潘老师的所作所为能不能代表东北人的秉性,总之,这次碰到了他是幸运的,如果说,这次的出行能拍到好片,或者说能让我的摄影技术提高一点,那是因为潘老师指导的结果。
在我们团还没出行前就说这么多,好像有点言过其实的味道哈,那就请大家看后面几集的照片吧。
上午买完装备,下午就是自由活动时间,于是,我们便想着去太阳岛,可是一问路边的的士,要80元才去太阳岛,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是有点太贵了,其实,这就是黑车,哈尔滨就是这个样,你爱坐不坐,司机很牛呀,好像也没人管这种乱收费的。坐公共汽车才2元钱,天上地下啊!我们坐着公共汽车,晃荡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太阳岛。
还记得郑绪岚有一首歌曲:太阳岛上,“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那时觉得太阳岛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是一个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地方,因此,便有了很深的印象。或许一个地方会因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而名扬天下,或许一个地方会因为一些特殊的景色,成为人们心中的向往。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在这个飘雪的季节,来到太阳岛上,不为别的,只为那雪博会上的雪雕而来,没想到的是,雪博会还要等到12月22日才开幕,可是我们明天也就是20日将到扎龙去拍丹顶鹤,因为只差三天,估计应该有些半成品吧,不管怎样,先去看看再说吧。从下公共汽车的地方到太阳岛售票口,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又雇了一辆小面的到门口。
因为没有雪雕展览,门票是180元一张,等到雪博会的时候门票要240元一张。
东北白天的时间很短,太阳基本上在下午4点半左右就下山了,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拍,因为这毕竟是郊区。
其实,像这样的半成品也挺好,起码我们能记录下他们工作时的状态,这也是难得呀!所以说,每一种不同的环境和景象,都能给你的摄影带来不同的作品,因此我们不用埋怨天气,不用担心环境的恶劣,只要把握好机会、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就好。
看这两匹骏马,像是徐悲鸿的大作吧?还是青花瓷的呢,据说青花瓷的雪雕是今年首次推出的。喜欢雪,是因为它一身的洁白,还因为那六角形的雪花像钻石戒面放射出的璀璨光辉,更因为雪花的深情和柔美,用这种聚集到一起的雪雕刻出来的作品,像是给雪赋予了另一种生命,那是一种超越原生态的艺术展示,或者说是“初凝的雪”“会呼吸的雪”“跳跃的雪”“放飞的雪”......
看着艺术家在上面雕刻,好像没有感到天冷,而我早已冻得手脚麻木了,可想而知,这些艺术家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呀?这样的艺术作品来之不易呀。也就是一个冬天的时间,这些艺术作品将化作春水,滋润大地,但愿这些艺术形象也能滋润我们的心田。
不一会的功夫天就暗下来了,园子深处已经没有什么人了,这时记起了来哈尔滨之前朋友告诉我的话:“哈尔滨比较乱,要注意安全呀!”而我的同伴,还在孜孜不倦的搞创作,想到朋友的话,听到电话里传来斩钉截铁的让我们赶紧回去的话语,使我不得不去催促同伴回去,看着同伴恋恋不舍的样子,也有些于心不忍啊……
这时回哈尔滨的班车早已没了,荒郊野外也没有的士,怎么办呀?我那同伴也傻眼了。这点事难不倒我,我在出口处找到一辆私家车,央求人家带我们一程,价钱照算,没想到这个东北大汉挺好,只要了30元钱,说把我们带到中央大街,就这样我们才顺利地回到住处。
这次最遗憾的是没去体验一把哈尔滨人的西式生活,没去中国三大西餐厅的华梅,没去尝尝秋林的大列巴,还好的是带回了哈肉联的红场,这可是我们团的沙老师一大早带着我们顶着风雪去排队买的,据说去晚了还买不到。那红肠的味道有点像东北人的性格,浓烈,实在。
或许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就是从那里的建筑、景色、人文、吃开始认识她的,尽管我们只是走马观花的看看,不能像当地人一样深入了解她的机体,但这样的感官印象暂时给我带来了愉悦的心情。
2014.3.9 16:37
于东莞
潘嵩毅老师发来的评语
谢谢卫燕给我这么高的评价和夸奖!我很感动,也很感激你的褒奖!滚烫的文字流淌着浓浓的友情,让我感受到了卫燕的支持和关心!文字隽永,诗情飘逸!谢谢卫燕送来的精神大餐!
潘嵩毅
2014.3.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