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2014-01-10 13:17:56)
标签:

文学

摄影

随笔

奎屯大峡谷

文化

分类: 原创-摄影与文学《随笔》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 布尔津到奎屯大峡谷约610公里的路程,所以,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我们便踏上了去奎屯大峡谷的路了。沿途的大风车在太阳的辉映下呈现出细小的剪影,别看着这样的辉煌,就以为这里的温度怡人,其实这里的风力极大,大到我们站都站不稳,即使使用三脚架都稳不住相机。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可想而知,在这里建风车的意义了。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2  当我们看见远处这群骆驼时,我和队友们立刻冲下车,但我们还是没有骆驼的速度快,它们竟然已经冲到我们面前了,于是,连同它们长长的影子一同摄入我的镜头。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3  斜阳下的骆驼似乎套上了光环,那细细的绒毛,闪着金光,而背后的土坯房在光的折射下却显得那么的苍凉。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4  路边白雪皑皑的天山倒映在这片湿地,红色的植被在蔚蓝色的水中是如此的娇艳,而远处的一群牦牛悠闲地向草地的深处走去......这样静美的画面怎能不把它留存在我的镜头中,这是没有被污染的画面,这是大自然送给我的珍贵礼物。沿途的风景呀,竟然让我如此的留恋、如此的着迷......朋友,当你看到这幅画面时,你会喜欢吗?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5  中午是在这位新疆大妈的店里吃的拉面,新疆的拉面很好吃,很有嚼头,我们几乎每天中午都是吃的拉面,好像也吃不腻。或许这是为了省时省银子,但作为我们影人来说,吃是次要的。这位新疆大妈很和蔼,她非常喜欢我给她拍照,她在忙的时候,看我拿着相机对着她,便马上停下手中的活,让我给她拍照,尽管我的技术不咋样,但我还是想把她一脸幸福的模样拍下来。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6  汽车下了217国道后,便沿着这条不能称之为路的土路前行,一路上颠的屁股生疼,可白色毡房和远处的山脉以及翻滚的白云立刻又把我们吸引住了。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7  就在我们对车外的景色贪恋的时候,天上的那束阳光透过层层乌云洒了下来,使草地上的石头泛起了金属般的光泽。这时司机告诉我们大峡谷到了......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8  哦,耶稣光呀,尽情地洒在奎屯大峡谷里,使大峡谷笼罩在一种神秘的光环之中。我在怀疑,这是不是神的召唤?竟然让我们在这样的时刻出现在大峡谷里,让我们感受到大峡谷的神秘......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9  来这里的人很少,几乎没有游客,只有几个影人在此拍摄。这里在20年前曾经被美国新泽西州州立鲁特铭斯大学教授、世界华人摄影学会副会长、美籍华人李元先生探索,并将其作品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从而让世界知道了这里。自此,世人知道了奎屯有一处极美的自然景观。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0  真的不敢想象,眼前的奎屯大峡谷竟然是在平坦坡地上裂开的一条峡谷,如果你在远处观望,你是不会知道这里有一条被曾经奔流而下的奎屯河切割成一道约两三公里宽数百米深的大峡谷的。它的长度一直延绵到我们目力所不能及的地方。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1  峡谷两壁垂直陡峭,如同雕刻般的峡谷沟壑,九曲跌宕,峭壁危耸。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2  断崖上的鹅卵砾石清晰可辨,莫非这是远古海底世界的痕迹?在沙砾石堆积的河谷悬壁上留下了密布如织的折折叠叠的沟沟坎坎,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3  那些如同皱纹似的细沟布满了长达几十公里的河谷槽壁。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4  谷底平坦开阔,河滩上砾石遍地,从天山上流下的雪水在谷底时分时聚,涓涓细流中,已看不出当年的壮观,谷地右侧的水渠顺谷延伸。这多像是经过人工之手,修建的一所长堤,可人类之手又怎能复制出这层层叠叠的皱褶呢?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5  那是经过河水亿万年的怒吼奔腾和雨水的冲刷、风雪的蚀雕,使两岸山崖上现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历史画卷,成就了一处让人惊叹的流水侵蚀奇观。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6 我们无需查证这大峡谷形成的确切年代,看到那一道道惊心动魄的密纹般的纵深沟壑,就能想象出一张张刀刻般的脸是经过怎样漫长岁月的冲刷而留下的痕迹。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7  它多像一颗跋涉风雨,最终平静面对世人的心。那一道道巨石如同生命的节奏和褶皱,不知道蕴含了多少世纪的深刻寂寞,沉积了多少来自宇宙的不可知元素的尘埃,记录了多少来自远古神秘莫测的繁复无序的信息。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8  此时,这里是不是一个极美的地方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19  这种震撼来自于心底,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人类在它的面前竟是如此的渺小,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20  这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震撼,这是一种在艰难的岁月面前依然挺立的震撼,这还是一种以其苍老的脸庞安然地面对世人的震撼,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21  如同看到千年不倒的胡杨后的震撼。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22  那震撼还体现在这荒凉处的一丛红绿交织的植物上以及那一株小草上,是的,无论它们所处的环境是多么贫瘠,多么的恶劣,它们依然满怀信念地艰难地生长着,并展示给人们最美的一面。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23  这种震撼之后给我们带来的是深刻地思索,作为人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尊重和敬畏大自然?为什么一定要人定胜天?为什么不能与大自然和谐地相处?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24  作为我们个体,在我们苍老了之后,是否能像这些砾石一样闪着黝黑的光泽,在心灵深处,在那些皱褶里找到一份安详?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25  历经沧桑的奎屯大峡谷呀,我的镜头已无法准确地描述和记录我对你的敬畏之情,面对你苍老的脸,我只能在惊叹之后默默的祈祷,并将那深刻的皱褶铭刻在心。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P26
 

 

 

 

 

  新疆行之十三——奎屯大峡谷的震撼

                          芝  

 

    布尔津到奎屯大峡谷约610公里的路程,所以,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我们便踏上了去奎屯大峡谷的路了。沿途的大风车在太阳的辉映下呈现出细小的剪影,别看着这样的辉煌,就以为这里的温度怡人,其实这里的风力极大,大到我们站都站不稳,即使使用三脚架都稳不住相机。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可想而知,在这里建风车的意义了。

    当我们看见远处这群骆驼时,我和队友们立刻冲下车,但我们还是没有骆驼的速度快,它们竟然已经冲到我们面前了,于是连同它们长长的影子一同摄入我的镜头。斜阳下的骆驼似乎套上了光环,那细细的绒毛,闪着金光,而背后的土坯房在光的折射下却显得那么的苍凉。

    路边白雪皑皑的天山倒映在这片湿地,红色的植被在蔚蓝色的水中是如此的娇艳,而远处的一群牦牛悠闲地向草地的深处走去......这样静美的画面怎能不把它留存在我的镜头中,这是没有被污染的画面,这是大自然送给我的珍贵礼物。沿途的风景呀,竟然让我如此的留恋、如此的着迷......朋友,当你看到这幅画面时,你会喜欢吗?

    中午是在这位新疆大妈的店里吃的拉面,新疆的拉面很好吃,很有嚼头,我们几乎每天中午都是吃的拉面,好像也吃不腻。或许这是为了省时省银子,但作为我们影人来说,吃是次要的。这位新疆大妈很和蔼,她非常喜欢我给她拍照,她在忙的时候,看我拿着相机对着她,便马上停下手中的活,让我给她拍照,尽管我的技术不咋样,但我还是想把她一脸幸福的模样拍下来。

    汽车下了217国道后,便沿着这条不能称之为路的土路前行,一路上颠的屁股生疼,可白色毡房和远处的山脉以及翻滚的白云立刻又把我们吸引住了。就在我们对车外的景色贪恋的时候,天上的那束阳光透过层层乌云洒了下来,使草地上的石头泛起了金属般的光泽。这时司机告诉我们大峡谷到了......

    哦,耶稣光呀,尽情地洒在奎屯大峡谷里,使大峡谷笼罩在一种神秘的光环之中。我在怀疑,这是不是神的召唤?竟然让我们在这样的时刻出现在大峡谷里,让我们感受到大峡谷的神秘......

    来这里的人很少,几乎没有游客,只有几个影人在此拍摄。这里在20年前曾经被美国新泽西州州立鲁特铭斯大学教授、世界华人摄影学会副会长、美籍华人李元先生探索,并将其作品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从而让世界知道了这里。自此,世人知道了奎屯有一处极美的自然景观。

    真的不敢想象,眼前的奎屯大峡谷竟然是在平坦坡地上裂开的一条峡谷,如果你在远处观望,你是不会知道这里有一条被曾经奔流而下的奎屯河切割成一道约两三公里宽数百米深的大峡谷的。它的长度一直延绵到我们目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峡谷两壁垂直陡峭,如同雕刻般的峡谷沟壑,九曲跌宕,峭壁危耸。

    断崖上的鹅卵砾石清晰可辨,莫非这是远古海底世界的痕迹?在沙砾石堆积的河谷悬壁上留下了密布如织的折折叠叠的沟沟坎坎,那些如同皱纹似的细沟布满了长达几十公里的河谷槽壁。

    谷底平坦开阔,河滩上砾石遍地,从天山上流下的雪水在谷底时合时聚,涓涓细流中,已看不出当年的壮观,谷地右侧的水渠顺谷延伸。这多像是经过人工之手,修建的一所长堤,可人类之手又怎能复制出这层层叠叠的皱褶呢?

    那是经过河水亿万年的怒吼奔腾和雨水的冲刷、风雪的蚀雕,使两岸山崖上现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历史画卷,成就了一处让人惊叹的流水侵蚀奇观。

    我们无需查证这大峡谷形成的确切年代,看到那一道道惊心动魄的密纹般的纵深沟壑,就能想象出一张张刀刻般的脸是经过怎样漫长岁月的冲刷而留下的痕迹。它多像一颗跋涉风雨,最终平静面对世人的心。那一道道巨石如同生命的节奏和褶皱,不知道蕴含了多少世纪的深刻寂寞,沉积了多少来自宇宙的不可知元素的尘埃,记录了多少来自远古神秘莫测的繁复无序的信息。

    此时,这里是不是一个极美的地方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于心底,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人类在它的面前竟是如此的渺小,这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震撼,这是一种在艰难的岁月面前依然挺立的震撼,这还是一种以其苍老的脸庞安然地面对世人的震撼,如同看到千年不倒的胡杨后的震撼。那震撼还体现在这荒凉处的一丛红绿交织的植物上以及那一株小草上,是的,无论它们所处的环境是多么贫瘠,多么的恶劣,它们依然满怀信念地艰难地生长着,并展示给人们最美的一面。

    这种震撼之后给我们带来的是深刻地思索,作为人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尊重和敬畏大自然?为什么一定要人定胜天?为什么不能与大自然和谐地相处?作为我们个体,在我们苍老了之后,是否能像这些砾石一样闪着黝黑的光泽,在心灵深处,在那些皱褶里找到一份安详?

    历经沧桑的奎屯大峡谷呀,我的镜头已无法准确地描述和记录我对你的敬畏之情,面对你苍老的脸,我只能在惊叹之后默默的祈祷,并将那深刻的皱褶铭刻在心。

  

                                    2014.1.8 23:11  于东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