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
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
到这里来驻马我瞭望过你
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
我赶紧转过脸向别处走去
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进你
你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
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进你
你没有歌声没有鲜花没有人迹
啊克拉玛依你这荒凉的土地
我转过脸向别处去
啊克拉玛依我离开了你
今年我又赶着马群经过这里
遍野是绿树高楼红旗
密密的油井和无边的工地
我赶紧催着马
向克拉玛依跑去

P2
一曲《克拉玛依之歌》让我从小就知道,在新疆有一个克拉玛依,而且是出石油的地方。今天来到这里,看到路边一排排的采油机,在朝霞的辉映下,不停地摇着它的头,努力地采掘着这金贵的“金子”。沿路没有看到石油工人在采油机旁工作,几百里地几乎没看见人,看来已经到了远程操控的时代了……
P3
尽管几十年过去了,我不知道现在的采油技术比起那个年代先进了多少,但我知道现如今石油的用量是大幅度增长的,而汽车的普及,又使的汽油的价格不断的攀升。还知道国外的汽油价格是有涨有跌,而我们国家的汽油是只涨不跌。
P4
所以,此时看着这采油机和这储油罐,是既爱又恨呀!是的,汽车的普及,让我们现在离不开你,可每当支付那高额的油费时,那心又在滴血。
P5
我很想赞美你,可你又能让我说什么好呢?嗨!中国的石油工人很牛!中石油和中石化更牛!

P6
克拉玛依呀,你还让我想起了更牛的一句话:“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十九年前发生在剧场的那场大火,致使288个中小学生的魂灵在天堂哭泣着.....而那些官员的丑陋,在火难中曝光!无耻,永远写在他们的脸上!克拉玛依的大火,
映照出国内官僚最鄙陋残忍的一面。
P7
在那次火灾中,唯一让人怀念与尊敬的是那些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孩子们的教师。人们后来发现许多老师的遗体,不是张开双手拉学生,就是扑在学生的身上-----老师们在危难时刻,是在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孩子!这些教师不愧是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天边在彩云中挺立的松树,不正是这些教师的化身吗?而这血淋淋的教训是我们不能忘怀的。
P8
遥望戈壁滩上的蓝天白云,惟愿天堂里没有领导,惟愿今后不再发生此类的事件。
P9 在草原上卖皮草的牧民,也不知她是不是牧民,就凭她端着碗,就着西北风吃着的午餐,便知道在草原上讨点生活的不易,尽管她卖的皮草臭气熏天,但我还是将她定格在我的相机里了。
P10
P11
当我们的车拐了一道又一道弯后,一片碧绿的草原呈现在眼前,

P12
哦,还有那山坡上的牛羊,以及那蜿蜒的河流,此时,我们似乎进入了一派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

P13
在这里我没有感到秋的萧瑟,仿佛远离了人间的烦嚣,只听见偶尔传来牛羊哞咩的叫声,多美好的时刻呀!
P14
让我静静地靠近你吧,近些,再近些……,我想扑捉你撒娇的瞬间,我想留存你温柔的目光,我想将整个画面定格为永恒……
P15
下午4点多我们来到了禾木景点售票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将要换乘禾木村民的车(简称为区间车),才能进入禾木,每人乘车费320元,当然这是往返的价,这大概是他们谋生的一种方式。无奈的是,要6个人挤在一辆小皮卡里,这段路大概要行驶3个多小时。想着有点头疼,但为了尽快到达禾木,算了,忍了吧。可没想到的是在路口我们被迫停下,说是修路不能通行,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修路的人和运送旅客的司机在经济上产生了矛盾,大概是钱分不平吧,总之,让我们在这野外干等着,这里的气候一到晚上就特别的冷,寒风刺骨加上肚子又饿,真是饥寒交迫呀。
P16
等到晚上10点多,终于可以通行了。给我们开车的司机是一个哈萨克小伙子,手脚很利索,对路况也熟悉,不然的话在这黑灯瞎火的野外,特别是在这不能称之为路的路上开车,那真是一种历险。尽管我们那时又困又饿,在车内昏昏欲睡,但还是不断地被他的车子颠的找不着北,我们的脑袋经常的要与天花板零距离接触,俺头上已经被撞出一个大包了,呵呵。这小伙子实在是开的快,半夜12点多到达禾木村,下车一看,我们这辆车是最先到达的,而我们摄影团的人早已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P17
这时的禾木村一片漆黑,只有那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听见我们到来,房东才出来把灯打开,

P18
两盏昏暗的灯在月光下映出小木屋的轮廓,看着这情景,似乎感到有点诡异,又似乎有点神秘,哈,或许就在这两者之间吧。

P19
进了房间才知道,这小木屋里面的条件比想象的要好,起码有洗手间,有电视,虽然那电视也就是摆摆样子的,但可以看出主人是尽力了的。
一天的劳累,再加上这段路的颠簸,浑身的骨头像是散了架,真想倒在床上就睡呀,等到摄影团的人到了后,我们才开始吃晚餐,这应该叫夜宵了吧,都已经凌晨1点多了,好了就这样吧!艰难的历程总算过去了,明天,哦,说错了,应该说今天早上5点钟要去山上守候禾木村的云雾和那袅袅的炊烟……
新疆行之七——艰难的历程
芝
麻
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
到这里来驻马我瞭望过你
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
我赶紧转过脸向别处走去
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进你
你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
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进你
你没有歌声没有鲜花没有人迹
啊克拉玛依你这荒凉的土地
我转过脸向别处去
啊克拉玛依我离开了你
今年我又赶着马群经过这里
遍野是绿树高楼红旗
密密的油井和无边的工地
我赶紧催着马
向克拉玛依跑去
一曲《克拉玛依之歌》让我从小就知道,在新疆有一个克拉玛依,而且是出石油的地方。今天来到这里,看到路边一排排的采油机,在朝霞的辉映下,不停地摇着它的头,努力地采掘着这金贵的“金子”。沿路没有看到石油工人在采油机旁工作,几百里地几乎没看见人,看来已经到了远程操控的时代了……
尽管几十年过去了,我不知道现在的采油技术比起那个年代先进了多少,但我知道现如今石油的用量是大幅度增长的,而汽车的普及,又使的汽油的价格不断的攀升。还知道国外的汽油价格是有涨有跌,而我们国家的汽油是只涨不跌。所以,此时看着这采油机和这储油罐,是既爱又恨呀!是的,汽车的普及,让我们现在离不开你,可每当支付那高额的油费时,那心又在滴血。
我很想赞美你,可你又能让我说什么好呢?嗨!中国的石油工人很牛!中石油和中石化更牛!
克拉玛依呀,你还让我想起了更牛的一句话:“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十九年前发生在剧场的那场大火,致使288个中小学生的魂灵在天堂哭泣着.....而那些官员的丑陋,在火难中曝光!无耻,永远写在他们的脸上!克拉玛依的大火,
映照出国内官僚最鄙陋残忍的一面。
在那次火灾中,唯一让人怀念与尊敬的是那些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孩子们的教师。人们后来发现许多老师的遗体,不是张开双手拉学生,就是扑在学生的身上-----老师们在危难时刻,是在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孩子!这些教师不愧是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天边在彩云中挺立的松树,不正是这些教师的化身吗?而这血淋淋的教训是我们不能忘怀的。
遥望戈壁滩上的蓝天白云,惟愿天堂里没有领导,惟愿今后不再发生此类的事件。
在草原上卖皮草的牧民,也不知她是不是牧民,就凭她端着碗,就着西北风吃着的午餐,便知道在草原上讨点生活的不易,尽管她卖的皮草臭气熏天,但我还是将她定格在我的相机里了。
当我们的车拐了一道又一道弯后,一片碧绿的草原呈现在眼前,哦,还有那山坡上的牛羊,以及那蜿蜒的河流,此时,我们似乎进入了一派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我没有感到秋的萧瑟,仿佛远离了人间的烦嚣,只听见偶尔传来牛羊哞咩的叫声,多美好的时刻呀!让我静静地靠近你吧,近些,再近些……,我想扑捉你撒娇的瞬间,我想留存你温柔的目光,我想将整个画面定格为永恒……
下午4点多我们来到了禾木景点售票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将要换乘禾木村民的车(简称为区间车),才能进入禾木,每人乘车费320元,当然这是往返的价,这大概是他们谋生的一种方式。无奈的是,要6个人挤在一辆小皮卡里,这段路大概要行驶3个多小时。想着有点头疼,但为了尽快到达禾木,算了,忍了吧。可没想到的是在路口我们被迫停下,说是修路不能通行,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修路的人和运送旅客的司机在经济上产生了矛盾,大概是钱分不平吧,总之,让我们在这野外干等着,这里的气候一到晚上就特别的冷,寒风刺骨加上肚子又饿,真是饥寒交迫呀。
等到晚上10点多,终于可以通行了。给我们开车的司机是一个哈萨克小伙子,手脚很利索,对路况也熟悉,不然的话在这黑灯瞎火的野外,特别是在这不能称之为路的路上开车,那真是一种历险。尽管我们那时又困又饿,在车内昏昏欲睡,但还是不断地被他的车子颠的找不着北,我们的脑袋经常的要与天花板零距离接触,俺头上已经被撞出一个大包了,呵呵。这小伙子实在是开的快,半夜12点多到达禾木村,下车一看,我们这辆车是最先到达的,而我们摄影团的人早已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这时的禾木村一片漆黑,只有那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听见我们到来,房东才出来把灯打开,两盏昏暗的灯在月光下映出小木屋的轮廓,看着这情景,似乎感到有点诡异,又似乎有点神秘,哈,或许就在这两者之间吧。进了房间才知道,这小木屋里面的条件比想象的要好,起码有洗手间,有电视,虽然那电视也就是摆摆样子的,但可以看出主人是尽力了的。
一天的劳累,再加上这段路的颠簸,浑身的骨头像是散了架,真想倒在床上就睡呀,等到摄影团的人到了后,我们才开始吃晚餐,这应该叫夜宵了吧,都已经凌晨1点多了,好了就这样吧!艰难的历程总算过去了,明天,哦,说错了,应该说今天早上5点钟要去山上守候禾木村的云雾和那袅袅的炊烟……
2013.10.25 18:11
于东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