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侯祠、锦里、宽窄巷
标签:
杂谈 |
由于要等几个朋友一起走川藏线,所以提前两天来到成都,正好可以在成都好好游玩一下。
第一个目标就是武侯祠
武侯祠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武侯祠”。
在孔明苑里试一下孔明当年的斗笠
诸葛亮殿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
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这是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
它与武侯祠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

一看就知道这是纪念桃园三结义的三义庙,还好有烟火,在这个年代太需要这样有情有意的朋友了。
只是在这个桃园里面人烟稀少,也许是太早的缘故吧
看见这幅照片了吗?拍完了才发现有我的身影,也许那个老者的背影预示着我的未来

这是武侯祠博物馆的展品


没想到在武侯祠里碰见这么漂亮的一束叶子,不能错过,我要留住它瞬间的美丽

成都人就是悠闲呀!一杯茶、一张报纸、小亭子里一坐就是一上午,羡慕呀!那就让你成为我的一景吧!

如果说武候祠饱含着历史的凝重和沧桑,那么锦里就洋溢着成都市井特有的喧嚣和随意。

锦里与武候祠一墙之隔,是成都最古老的街道

“拜武侯

这是最让我感动的画面,由于来得早才看见了这一幕,清洁工人把门口的垃圾箱都擦的锃亮。虽然在广东清洁工人也每天清洗垃圾桶,但没这么仔细,这有点像香港的味道。

被清洗过的街道很清新

锦里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
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

有茶坊、客栈、酒楼、酒吧、戏台、各种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等等

看着这厚重的门板

看着这清新的小巷
看着这川剧的脸谱
看着这如丽江般的小桥流水
我开始有点喜欢它了

这一盘盘的小吃,看着不错,可成都人说它味道一般

看看照片拍的如何呀?
既然来到成都就要享受一下它的茶文化,没想到的是,这可不是一般的茶,就这两杯茉莉花茶就要52元人民币,而且要多难喝有多难喝!大概这里面包括了悠闲文化的费用

在这里我的镜头又对准了它

我的最爱,不可放过

你虽然半掩着脸
却也遮挡不住你那通透的美丽

和你那灿烂的笑脸

怒放吧

欢歌吧
尽展你的妖娆与华丽吧
尽管你有点妖媚与跋扈

假亦真来真亦假,看看他的脖子

这张飞有点像!只是不知能否招来生意?

这东西看得多买的少

宽窄巷子始建于清朝,是成都33条清朝兵丁巷子中仅存的2条,属合院式建筑。

康熙57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
清朝廷派3000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少城被定作“八旗”军营及其家眷住处,属禁地。
位于其中的宽巷子西口为镶红旗的地盘,窄巷子西口则为正红旗驻地。
当时的名字并不叫宽窄巷子,而是被分别称为“兴仁胡同”和“太平胡同”。

直到民国初年,这种明显具有北方风格的名称才被“宽窄巷子”所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些小吃诱人吧?尽管进去品尝的人不少,可看着这些红红绿绿的食品,我愣是没敢吃
画挺逼真的!土豆还有点立体感,这就是现代艺术吗?油画和雕塑相结合?
这也是其中的一种吧?实体和油画结合
三角梅恰到好处的伸过来,展示了它的香韵

这一天过的很快,在这里我碰到了一位美女,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野性,因此判断她是藏族人。

过去和她攀谈后,才知道她果真是九寨的藏族美女,今天是带着她的小孩来找她的哥哥的,准备让她的小孩在成都读书。她很直率,还拿出她的饰品给我看,并让我到九寨沟去玩,她会带着我游九寨沟的。
很高兴今天能遇到这位藏族美女,是不是预示着我的这趟川藏行是顺利的?祝福吧!扎西德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