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拳(六)基本功里的“硬气功”

标签:
杂谈 |
分类: 南拳 |
“硬气功”表演在如今武术表演的项目里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一项项目,他能手掌“断砖、碎石”,“腹卧钢叉”,“缨枪顶喉”,“油锤灌顶”,“钉板碎大石”,“脚踩刀刃”。。。。。。等等等等,总之“硬气功”的表演项目是名目繁多,“硬气功”真的有那么神秘、那么无所不能吗?
记得小时候,我由于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总认为每一位武林高手都是“刀枪不入”的,跟随师父练武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跟师父提出了要习练上乘的“刀枪不入”功夫,师父看我笑了笑说:“你还小,这世上有如此厉害的功夫还要枪炮干什么?长大了你就明白了,真正的功夫就是拳脚功夫”。及至长大后我接触了很多的武林朋友,也见识过了很多“硬气功”的表演,才真正明白师父讲话的含义。
“硬气功”表演在福清的民间俗称“打铁杆”(福清话,就是走江湖卖艺、卖膏药的意思),可以说,“硬气功”表演是中华武术的独有文化,古时的江湖人物为了混饭养家糊口,除了要习练传统的武术以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学习“硬气功”表演,因为掺和了“硬气功”表演的项目会吸引更多的顾客上门,对流落江湖卖艺的武林人士来说这就是生意的噱头。
“气功”一词在很多人的眼里是那么的神秘,但是,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气功的意思就是控制呼吸的功夫”。在这里,我没有要贬低“硬气功”的意思,因为“硬气功”确实在武术锻炼当中有他的实际地位和作用,那就是提高修炼者的“抗击打能力”。但是,当他的实际作用被众多表演项目所“神话”的时候,他的真实面目就被人们渐渐地所遗忘。当然,我本身也会一些硬功的表演项目,也知晓不少其中的表演秘密,这都是一些热心的武林朋友告诉我的,至于如何破解“硬气功”的秘密,司马南先生在“揭秘”栏目里已经做了很多的解释,为了实现对江湖朋友的承诺,为了让“硬气功”的表演更具观赏性,我在这里就不作过多的解释了,况且那也与本文的实际内容无关。我之所以提到这些,是因为我在年少之时也曾经为此困惑过,我希望能有幸读到本文的武术初学者不要被“刀枪不入”之说所迷惑,就如家师所言:“真正的功夫就是拳脚功夫”!
拳谚云:“未学武功,先学跌打”,在这里“先学跌打”的意思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疗伤方法外,最主要的一项就是要学会抗跌打的功夫,因此,抗击打功夫历来是各门各派非常重视的一项基本功。本门南拳里的“硬气功”名为“十字锤”,我们乡下对他的练习俗称“锤硬”(福清话的意思就是用拳头打出来的硬功,同时也是能经打的意思)。“十字锤”的练习以慢为主,无论出拳、收拳、出腿、收步、转马、呼吸,每招每式都要求习练者运足十足的劲力,在练习时要求习练者要十指抓地、提吊五官、缩阴沉气、牙根紧咬。在这里“十指抓地”、“缩阴提腹”、“气沉丹田”能充分练习下盘的抗打能力,“提吊五官”、“牙根紧咬”、“呼吸运劲”,能习练上半身与咽喉的抗击打能力。按家师的说法:“此功需练习到铜板夹在臀部全套功夫打完而不落地方为功成”,古时候师傅授徒,往往在徒弟练习时突然走过去对马步或手臂踢上一脚,要以练习者的“桥、马”遭到突然袭击而能纹丝不动方为合格。
一般来说当“十字锤”练习三个月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拍打功”训练,“拍打功”的训练是先用自己的拳头从周身开始拍打,然后才是师兄弟之间互相拍打,最后才是用棍子拍打(一般在乡下我们是就地取材,用擀面杖相互进行拍打的)。在拍打的过程中要注意精神集中,同时结合“十字锤”的呼吸要领进行,否则是很容易出事的,我就曾亲眼看到身边的一位师兄在练习时不专心,由于说笑而引起岔气,被对面的师兄一拳打得闭气过去。
当然,无论是“铁臂功”、“铁掌功”还是“铁头功”,他们都属于“硬气功”当中的一种,他都需要练习者通过长期不懈的击打训练来增厚身体的角质层或骨密度,从而达到提高身体抗击力的目的。如果功夫练成后练习者不能继续保持一定强度的训练,那么硬功的退化速度也是很快的,所以说对于武术中硬功类的练习,需要练习者保持有长期的恒心和毅力,否则你的成功就犹如昙花一现,不会留有太久的辉煌。
http://s13/small/8d1eadc4xb132b4369bac&690
http://s3/middle/8d1eadc4xb132b4af7532&690
http://s11/middle/8d1eadc4xb132b4fbe15a&690
http://s10/middle/8d1eadc4xb132b5575679&690
http://s12/middle/8d1eadc4xb132b5b2cabb&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