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居然给娃看口水漫画书?
(2018-12-21 15:10:06)
一天,我和大学同寝室的一个好闺蜜,带娃一起吃饭。她的女儿心心比沫沫大一岁,上的是深圳排名前列的重点小学,从小学习香港芭蕾,上昂贵的外教英语班,其他比如主持、软笔书法等各种兴趣培训班自是不必说,每年全家不只一次出国深度游。心心从小被培养的非常有气质,温和知礼,和调皮捣蛋、动不动搞怪撒娇傻笑发脾气的沫沫是截然不同的类型。娃儿们一起聊天,沫沫说她最喜欢看的书是《米小圈上学记》。顿时,心心露出了羡慕的眼光,央求她妈妈:“我能不能去沫沫家看会儿书?”闺蜜迟疑了一会儿,没有给她明确的答复。我这才知道,在闺蜜的家长圈子里,娃们都看的是各种推荐书单上的书目或者高大上的名著,《米小圈》这类口水漫画书,家长们都是尽量避免给孩子们看的,估计是嫌浪费时间吧。
我倒是没有禁止沫沫看口水漫画书。刚上小学的时候,沫沫不识字,为了鼓励她自主阅读,我买回来很多注音版的故事书。沫沫自己读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的注音版。米小圈姜小牙是我主动买回来的,因为《米小圈》一二年级是注音版,后面就进阶到了文字版,我想吸引她脱离拼音。沫沫果然做到了,我觉得还蛮不错。
可是慢慢的我发现不对劲了。家里的绘本、书单上推荐的桥梁书、名著(不管是注音版还是非注音版),还有什么历史文化类的儿童书,她是再不会主动去拿了,除非我陪她一起读。《米小圈》和《姜小牙》翻来覆去的看,很少去看其他书,整天听喜马拉雅里的《阳光姐姐小书房》,都是讲的小学生生活里的那些事儿,听得特别入迷。我又开始焦虑了,整天都是这种口水书口水故事,读书能力没有提高,文化知识没有积累,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口水故事到底有没有用?回过头来想想,其实对沫沫是很有帮助的。当沫沫刚开始上小学,面临与幼儿园完全不同的学校环境,一定有非常多的困惑。而她表达能力有限,每件事情的具体情况每个人的表情动作想讲得精准也很难,她心里的很多感受更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沫沫几乎是零基础入学,小学一开始,我要陪着沫沫追赶拼音和识字的进度,下班回家还要照顾一岁的妹妹,陪沫沫聊天的时间只能是少得可怜。小学生活的口水故事,其实都非常贴近沫沫的生活,能够抚慰她的心情,也给了她很多的开导和启发。
比如一年级她面对同桌的欺负只会用打来回击,二年级她就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退为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而掌握主动权,获得老师的支持和喜爱。我相信,这些口水故事功不可没。
她还学会了关心同学。她的一个朋友成绩不好,沫沫就想像故事里一样,成立一个“**帮助小组”。那个朋友考试分数比较差,沫沫就会替她在班上保守秘密,因为班上有些同学专门打听别人的分数取笑别人。
口水书里也不是一点文化没有。沫沫听了阳光姐姐小书房《穿越天空的心灵》以后,就主动要求看宫崎骏的电影,那么美好的电影也是我童年的最爱。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沫沫自己在研究如何写作文!因为看了北猫哥哥的作文指导,她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暑假里就仿照着米小圈写了一篇游泳的作文。这学期强烈要求去上作文培训班。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约一年。现在,沫沫终于减少了对口水故事的迷恋,安徒生童话自己慢慢读完了,最近天天听凯叔的《黑猫警长》,也是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最近和我说什么“植入芯片”,那是什么鬼玩意儿?哈哈!孩子的世界是未来的世界,相信孩子,相信美好的未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