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村三嵕庙(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标签:
历史文化古建 |
三王村三嵕庙(第七批国保)
三嵕(zōng)庙是祀奉后羿的庙宇,传说后羿射日的地点在屯留县三嵕山,故在山西省东南部有大量三嵕庙。北宋崇宁年间后羿封为“灵贶(音kuàng)王”,故三嵕庙又称灵贶王庙、护国灵贶王庙。为当地百姓求雨之所。
创建年代不详,唐代已有,坐北朝南,由一排三个院落组成,现仅存中院和东院。中院为主体建筑,主要有戏台、献殿、正殿、东西耳楼、厢房等。东院亦有殿宇数间。唯中院正殿建筑规模宏大,为金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重建。
献殿,紧临正殿而建,现仅存台基。根据柱础形制判断,当为清代所建,金代布局中无此。从文物保护角度而言,倾圮坍毁实为可惜,但从美学角度来看,一直不理解晋东南地区在清代流行的在已有正殿前紧临而建献殿的做法,用材和做工大部较为粗糙,完全遮挡了风姿卓越的正殿,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呈正方形,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屋面,琉璃脊饰,出檐深远,举折平缓。前檐辟廊,进深二椽。前檐明间辟板门,两次间置直棂窗。青石雕莲瓣覆盆柱础,门下槛及门砧石均以青石雕成,门砧石雕卧兽一尊。
柱头斗栱四铺作单杪,里转成替木托乳栿下皮,蚂蚱头由乳栿出头砍制而成。补间铺作每间一朵,盆状栌斗,四铺作单下昂,昂为琴面,昂嘴在后代维修时被锯掉,里转五铺作双杪,昂尾制成挑檊抵下金檩。转角斗栱四铺作单杪,出斜昂,上承由昂,里转五铺作双杪,偷心造,昂尾抵由昂后尾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