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2016-05-04 13:09:01)
标签:

杂谈

明长城之黄泽关(第一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坛:左权县羊角乡羊角村东黄泽岭上(关内有无人村庄名盘垴,距通往河北武安的S319公路100米)

羊角村至今保留着一条近300米长、3米宽的古老街道,走向由西北到东南,整个街道全部青石铺就,平坦、笔直、整洁。老街两旁店铺林立,每个临街门后或两进院或三进院,院落大多年久失修,但仔细观察仍能看出当时主人的身份和实力。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老街的两头各有一个阁楼,底层是用青石旋成的门洞,上层为砖木结构阁楼,可用来设岗瞭望。东南方向的阁楼当地人习惯叫东阁,旧称观音阁,建于道光十六年,门洞上刻着“东接豫省”;西北方向的阁楼叫西阁,旧称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十三年,门洞上刻着“西通古晋”。把两座阁楼的大门关上,整个老街固若金汤。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老街的中部,有一座保留较完善的古老戏台,中央悬挂一块木匾,上写“敲金戞玉”。戏台虽小却比一般的戏台高很多,底部是一个通道,通往几户人家,唱戏的时候要把两个阁楼的大门卸下来搭到戏台上。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古戏台的对面是一座“龙凤庙”,文革被毁,遗址尚存。龙凤庙左边的大门里至今保留着一精致砖雕,上面雕刻着罕见的寿星爷爷和寿星奶奶。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出羊角村的东阁,往东南方向不远处,便是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黄泽关,山势险峻,路径曲折,通河北武安县。元置关于此,洪武十一年,置巡司戍守。东西二城门尚存,皆为砖券拱形门洞,东门额坠落,西门虽残破,稍好于东门。原东门门额上嵌有一石匾,阴刻横书“飞登整云”,匾头阴刻竖书“大明嘉靖二十二年春吉旦”匾尾阴刻竖书“巡按河南都御史秦中李宗框建”。关城内,靠近西门北侧有一座庙址。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明长城之黄泽关(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六百八十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