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大王庙大殿(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五百五十一)
标签:
旅游 |
阳曲大王庙大殿 (第七批国保) 时代:明 地址:阳曲县东黄水镇范庄村内一处高台之上
藏山神晋国大夫赵武的行宫。据脊檩题记,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现庙内建筑仅存大殿。
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前檐墙下建须弥座,下有青石包基。前壁明间设置隔扇门,次间设置直棂窗。柱头不卷杀,角柱有侧脚而无升起。阑额和平板枋相交出头,平板枋高厚方正,出头后杀角。橑檐枋出头深远。柱头斗栱五踩单翘单昂,平身科每间一朵。角科五踩双下昂。
殿内梁架前后内额与五架梁构成井口方梁,纵横摆在稍间的中间,四角用三层抹角梁与斗栱层层挑起井口梁,下饰垂梁柱,构成“悬梁吊柱”,因此也称为“无梁殿”。具体做法是,先在斗栱的后部施一周规制较小的“圈梁”,四角用抹角梁加固。之后,再以后挑的昂尾做支点,铺设第二道大型“圈梁”,在四角再用第二层抹角梁支撑,上部又用第三层抹角梁加固,形成一种类似多层“井”字形的木结构。同时,再以垫木、叉手、驼峰等小木构件,对整个木结构进行加固平衡。殿内四角的檩和梁(上金檩和三架梁)之间下垂莲花柱,雕仰莲式柱头,再用“人”字形木结构从上金檩到斗栱后尾连接起来,使四角的木构件形成一个整体。
殿内山墙上有出行、回宫图,后墙有尚膳、尚服图,壁画总计68.7平方米,绘有大小不同的神道及各类人物112个。整幅壁画人物前后有序,高低有别,色彩和谐,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统一以赵武为中心,向四周展开,构图十分准确,是明代上乘作品。
西墙为回宫图,从南向北行进,北端绘有重檐歇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画中,前有文武迎接,继有仪仗队、乐队、宫人和坐车的赵武,旁有四官相伴,后有五色五方龙王相随。云层上部又有日值公曹、雷公、风伯和乘车马的电母、雨师两妇人像。画面下方表现人间部分,有五个作恶多端的犯人被镣枷锁绑,在力士的鞭笞下徐徐前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