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2013-09-21 15:50:13)

崇庆寺(第四批国保)  时代:宋  地址:长子县城东南22公里的紫云山腰下

崇庆寺分前、后寺,前为护国灵贶王庙,后为崇庆寺,前、后寺相距200米。整个寺院,彩塑华贵而庄重,建筑古雅而幽静,院内正殿阶前甬道两旁,各有一丛千年牡丹花。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护国灵贶王庙创建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明清两代多次修葺,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遗构。两进院落,布局基本对称,总占地面积2081.13平方米,建筑面积1256.83平方米。中轴线上建筑有山门、王殿(正殿)、王宫(寝殿),山门两侧建有夹楼、掖门,前院东西两侧为廊房,正殿东西分别为高禖祠和药王祠,后院东西两侧分别为厢房(东侧已塌毁,但基址尚存),后殿两侧东西耳殿分别为白衣殿和大悲殿,寺内存有清代碑碣9()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崇庆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宋元丰二年(1079)完备塑像,明清均有扩建和修葺。寺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为天王殿和千佛殿,两侧东西配殿即卧佛殿和三大士殿,西北隅为地藏殿,东北隅为方丈院。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千佛殿为寺内主殿,是我国宋代小型殿宇中的杰出作品。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屋盖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殿顶琉璃色彩艳丽,造型生动;明间设板门,次间安破子棂窗,式样苍古,仍为宋人旧作。四周檐柱向内倾斜,形成侧脚,角柱增高,造成升起,使屋顶荷重向当心聚集,以增强建筑的稳固力。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檐下柱头间阑额、普拍枋俱全,柱上仅施柱头斗栱,无补间铺作,简洁疏朗,古朴大方。斗栱栱头卷瓣显著,斗幽较深,制作手法尚袭唐代遗风。殿内梁架规整,结合理,制作规范,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以减柱造减去后槽金柱两根,十分简洁有力,既无虚设构件,亦无重复配置,技巧娴熟,手法洗练,负重均衡适度。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殿内佛坛束腰须弥式,束腰剔地突起雕花草纹,间柱上雕兽面,乃宋制无疑。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正中塑有释迦如来本尊塑像,两侧为阿难、迦叶及文殊、普贤塑像,背后为倒座观音,虽经明代重装,但塑像具有宋塑风格。殿内东、西、北三壁为千佛悬塑,现仅存西壁的200余尊。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西配殿为三大士殿,阔三间,悬山顶,虽经后人修葺,外观已为清式风格,但殿内梁、枋、柱、额仍为宋代原构。殿内佛台低矮,中央塑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均采用立姿侧站于俯卧的坐骑之上,一足踏背,一足踏颈,造型极生动流畅,富有人间情趣。佛台前沿的方砖上留有北宋元丰二年(1079)的造像题刻。东西两壁为十八罗汉均为真人大小,表情生动,体态优美,肌肉丰润,骨骼健壮,衣褶婉转飘逸,神态生动自然,或深思冥想、或凝神运气、或神采飞扬、或激昂兴奋,与俊秀而清逸的菩萨聚集一堂,刚柔相济,风格迥异是我国有准确塑造年代的宋代泥塑品。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地藏殿为明代建筑,三开间,悬山顶檐头斗栱四铺作。殿内有明塑地藏菩萨及侍者,左右塑十殿阎王,两山墙塑六曹判官,上部悬塑佛、菩萨、天王、弟子、明王等,保存完好,技艺极佳。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寺内还存有五代天佑九年(912)年款八角石幢一座。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二百三十六(崇庆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