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大院 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标签:
山西宅院三多堂 |
曹家大院(第六批国保) 时代:明至清 地址:太谷县北洸村东隅
被称做中国思想界的亚圣孟子,被梁惠王召见商谈王者之道,孟子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是指王者只要有纵横百里的小国就可以施行其仁政,使天下人归服。而驰骋万里的山西富商是否可以说,在明清商业领域里也建立了一方王国呢?辽宁朝阳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唱道:“先有三泰号,后有喇嘛庙;先有曹家店,后有朝阳县。”出关以后,方知朝阳县在清代的重要地位,那里是满清祖宗的龙兴之地。是清王朝发迹的地方。太谷曹家的兴盛与关外的贸易关系重大,三多堂的兴建则是曹家财富积累的一个方面。三多堂是曹家宅院的一处堂名,现在留存的院子故以三多堂为名。
正门在南向,为拱形的大门,开在八卦的坤位。大门两旁,30米长的廊檐斗拱装点,一条石条铺砌成的宽4.5米的甬道,横贯东西,甬道的东西尽头各开一门,东门为拱形“吉利门”,平时关闭,女儿回娘家、丫环出嫁、家中出殡时启用。西门为长方形,门上有一阁楼,为“神祖阁”,内供祖先画像及曹三喜创业时的扁担、推车等物品。在这60多米长的甬道上,依稀可以识得当年迎来送往、生意买卖中车辙的印迹。甬道东低西高,房屋墙壁却是东高西低,这是曹家先人对风水的认识所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甬道将楼宅大院分为功能不同的两部分:南面为外宅,分别为药铺、账房、厨房、客房、书房、小戏台院等建筑,是家族进行公务活动的地方;北面则是内宅,是“三多堂”大院的主体建筑,由东西并排的、各自分隔又相互连属的三座穿堂楼院组成。内外宅隔道相迎,院门相对,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建筑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