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家大院   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2013-02-08 16:45:36)
标签:

山西宅院

三多堂

曹家大院(第六批国保)  时代:明至清  地址:太谷县北洸村东隅

被称做中国思想界的亚圣孟子,被梁惠王召见商谈王者之道,孟子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是指王者只要有纵横百里的小国就可以施行其仁政,使天下人归服。而驰骋万里的山西富商是否可以说,在明清商业领域里也建立了一方王国呢?辽宁朝阳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唱道:“先有三泰号,后有喇嘛庙;先有曹家店,后有朝阳县。”出关以后,方知朝阳县在清代的重要地位,那里是满清祖宗的龙兴之地。是清王朝发迹的地方。太谷曹家的兴盛与关外的贸易关系重大,三多堂的兴建则是曹家财富积累的一个方面。三多堂是曹家宅院的一处堂名,现在留存的院子故以三多堂为名。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清朝中叶乾隆至咸丰年间的100余年,曹氏家族产业达到了鼎盛,曹氏拥有的商号多达640余个,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和重要口岸,甚至扩展到了万里之远的莫斯科等欧洲地区。财大气粗的曹氏家族在北洸村和太谷县城里起房建楼,其中在太谷城里盖的楼房宅院多达17处,在北洸村也盖了楼宅7座。嘉庆初年(1796),曹家第十六代曹兆远为七个儿子定下堂名,其时曹氏家业分为七门,相对可以独立经营,独立发展。长子“吉庆堂”,次子“罄宜堂”,三子“世和堂”,四子“流青堂”,五子“德善堂”,六子“双合堂”,七子“五桂堂”。道光年间,曹家第十八代时,五门曹凤翔又起堂名为“承德堂”、“承  善堂”、“承业堂”,三堂合称“三多堂”。光绪年间,曹隶各门又增添了不少堂名,因堂名过多、过繁,人们通称三多堂。五门德高望重,是曹氏家业的当家人。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曹家的建筑大多因历史原因或被拆毁,或为他用,只有三多堂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俯瞰三多堂,是一座封闭性能极高的城堡院,创建于明朝末期,建成于清朝中期,南北长98米,东西宽 108米,占地为10638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整座建筑从北向南,东西并排有3个穿堂大院,内套15个小院,共有房屋287间,鸟瞰为寿字型,附属建筑西花园建有地下厨房,地面建造餐厅,附带建有长廊及正楼,其中有房屋近百间。三多堂院落宽阔明亮,其中的四层楼建筑高约21米之余,其中砖雕、石刻、木雕图案清晰细致,形象逼真。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三面临街部分是屋宇的后背,北面是无窗无门的长66米、高17米的一堵石基砖墙,既可抵御北方冬季寒风的侵袭,也可抵御外来盗贼的侵人。

正门在南向,为拱形的大门,开在八卦的坤位。大门两旁,30米长的廊檐斗拱装点,一条石条铺砌成的宽4.5米的甬道,横贯东西,甬道的东西尽头各开一门,东门为拱形“吉利门”,平时关闭,女儿回娘家、丫环出嫁、家中出殡时启用。西门为长方形,门上有一阁楼,为“神祖阁”,内供祖先画像及曹三喜创业时的扁担、推车等物品。在这60多米长的甬道上,依稀可以识得当年迎来送往、生意买卖中车辙的印迹。甬道东低西高,房屋墙壁却是东高西低,这是曹家先人对风水的认识所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甬道将楼宅大院分为功能不同的两部分:南面为外宅,分别为药铺、账房、厨房、客房、书房、小戏台院等建筑,是家族进行公务活动的地方;北面则是内宅,是“三多堂”大院的主体建筑,由东西并排的、各自分隔又相互连属的三座穿堂楼院组成。内外宅隔道相迎,院门相对,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建筑群体。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在山西众多的宅院群中,三多堂的特点是楼高、墙厚,庭院宽敞,富室风格更为鲜明。三多堂楼院的主建筑是并排的三栋二层五间的统楼,从西往东依次为多子、多福、多寿院,各院都是由倒座楼、前院、过厅、后院、主楼、偏院组成。平面布局图为并列的三座二进四合院和二进四连环套院,前有倒座楼二层五间,后有统楼三层五间,厅堂及前后院的东西厢房各为五间,东西院的东墙辟有垂花门与偏院相通。它打破了一般民居住宅建筑中二进四合院外三里五的格局,将里外厢房均辟为五间,如此一来,曹家的庭院较之乔家、渠家也就宽敞了许多,气派也要大一些。屋檐、梁椽等部位的彩绘雕刻,屋脊、门楣间保留完好的莲子垂花、如意垂花和万、寿、喜的勾连异体字,使人一踏进楼宅大院,便有宽敞、明亮、舒适、富丽之感。三座主楼,也称明楼、统楼,是三多堂的精华所在,地基厚实,屋墙坚固,全部用1.8米和3.3米长的木柱打进地层,然后用砖、灰、土混合灌铸,地面加砌1.5米高的石条缠腰后才开始砌墙建屋。底层墙厚1.6米,二楼墙厚1.4米,三楼为1.2米,上面一层为木结构的建筑,画栋雕梁,花团锦簇。房间的窗台上,宽度足可供人卧躺,坐在宽大的窗台上读书吹箫,无疑极有情趣。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所收藏的宝物当属金火车头钟,是慈禧奖赏曹家的,由黄金、白金、乌金和水晶制成,重42.25公斤,车头上有一个大闹钟,每到整点时分,车头顶上的白金铃铛自动报时,车头的下部安置着两条乌金制做的长1.5米的轨道,上紧发条火车头就可以自动运行了,车头装着一个汽缸,将水注入,开动的车头烟囱内就开始冒气,非常逼真。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收藏着《清明上河图》的仿制品,是与明代画家唐伯虎齐名的大画家、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称的仇英所临摹。画卷长7. 47米,上面1643个人物,还有208头家畜,整幅画卷展示了宋朝国都开封汴河沿岸的市井生活和社会风貌。虽说是临摹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却也是一次新的创作,这幅画的风格、式样与《清明上河图》大致相当,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街坊肆店,桥梁溪流,应有尽有。另外,曹家收藏的螺钿镶嵌大座镜、翡翠羽毛镜、大理石的“岁寒三友”座镜和许多明清木制家具,都是非常珍贵的古物。古人喜好收藏或制作镜子,是取“静”字的谐音,家中宁静,吉祥康泰,家和万事兴。而与镜子相匹配的物品,则是花瓶、瓷瓶,通常摆放的是“喜字凤尾瓶”、“凤戏牡丹瓶”、“将军瓶”等等明清瓷器。放置这类既有装饰作用又有使用价值的瓷瓶,取其“瓶”(谐音平)之吉利;如果在屋子里再摆放上一座大钟,随着钟摆的左右摇动,似乎就实践了富贵之家追求“生活平静,终生(钟声)平静”的美好愿望。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曹家大院 <wbr> <wbr> <wbr>三多堂(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七十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