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里的典故(十)“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2012-06-20 09:48:37)
标签:
高中语文教学教育 |
分类: 课本外的美丽(高中语文) |
10、“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前一个典故出自《晋书·吴隐之传》。晋人吴隐之上任途中,经过一处泉水,名叫贪泉,据说喝了这水人就变得贪心。他不信,就取水喝了,而且写了一首诗,大意说不存贪心的人喝了这水不会变贪。他到任后,非常廉洁。“酌贪泉而觉爽”表达了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后一个典故出自《庄子·外物篇》。大意说庄周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答应等封邑地方的赋税征收到手后借给他一大笔钱。庄周听了生气说,车辙中的鲋鱼需要的是斗升之水,如果拖延时间去取西江之水,就等于将鲋鱼置于枯鱼之肆。后来形成了成语“涸辙之鲋”,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的人。《庄子·大宗师》:“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又有成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课文中引用这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