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量涨停细分析
放量涨停就是在股价涨停的过程中出现了巨量的换手。
股价涨停了,表明市场上出现了获利筹码,所以起码会有相当一部分获利筹码兑现,因此仅以市场本身而言,在排除了大盘超级强势和个股基本面的变化以外,股价是不可能涨停的,因为我们找不到理由来解释追高买单的行为。所以涨停的股票一定有或大或小的主力在背后动作,我们的任务就是分析主力的情况以便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放量涨停也有多种形态,我们这里只讨论放量上冲涨停价。
开盘后一路挟巨量上冲至涨停价,然后或者在数分钟后有一次短暂的打工或干脆一直将涨停的价位封到收盘,其中整个的上冲的过程在半小时以内,这种形态是是比较常见的涨停形态。
如果股价刚刚从底部起来就出现这种走势,毫无疑问是盘中的老主力。
股价一路上冲肯定出现获利了结盘,因为底部的获利盘正在出来,但买盘更多,进来的买盘不但将获利盘悉数消化掉还惟恐买不到而一路私设买价,形成目前这种放巨量上冲的态势。但同时问题也产生了,无论怎么算,底部的获利盘都不会这么多,而且现在有那么多的追高买单也令人怀疑。
也许基本面上有好消息,而我们不知道,某些神秘资金却已经提前知道,但这部分资金绝不会有那么多,而且也不会那么集中的出现。显然,短时间内过大的成交量起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作用反而露出了主力的一些底牌。
现在主力挟巨量上冲,量能明显超过市场自身的规模,显示主力在运作过程中还有对倒的动作。主力对倒的用意可能各有不同,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市场跟进。
股价刚刚起步就让市场跟进,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主力并不想让我们知道的内幕,主力不愿意再增加筹码,至少主力的成本区域不在前面的底部或者干脆说主力也是被套的主力。
我们只是知道了主力的一些底牌,但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凭此断定股价的趋势。预测股价的走势涉及到方方面面。
二、封不住的涨停
有的涨停形态一旦封上就全天不再打开,是一种非常强的态势。
继继续续的涨停,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第一次涨停被打开以后股价回落的幅度不会很大,否则就很难再封到涨停的位置。我们这里将完全控制流通筹码的强庄股排除在外,在强庄股的表演中甚至会出现从跌停位升到涨停的奇观。
股从头的涨停取决于两个方面,或者是受消息面的影响,或者是受到盘中主力的非市场性因素干扰。有时候这两种现象会同时出现。如果有没基本面的配合而个肥肉出现涨停的话,一般我们将它归结为主力在盘中运作,由于主力一方面在往上推股价,而另一方面却又封不住涨停价,这是一个似乎矛盾的现象。
从表面上看,我们只是看到股价上冲到涨停这个现象,可能排除普通投资者的一次买入行为。当然基金的某张大单也会使股价一路上冲,但绝对不会屡次冲向涨停价。由于没有基本面的配合,股价上冲涨停又封不住涨停价后又放手让抛盘杀出,再继续买进。
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主力“拉高建仓”形式中的一种。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股价的相对低位。
如果基本面上有一定的支持,股价自然是有一种向上的冲动,除非是极大的利好否则单靠市场自己是封不住涨停价的。而现在反复封上涨停,就一定有主力在其中逆势运作。
做短线,短线个股的强弱与是否有主力运作密切相关,因此判断有没有主力成了一大任务。其实我们只要简单看一下K线图,如果近期出现过涨停那么一定有主力。剩下的就是摸清这个主力的底牌了,比如实力的大小、是否被套,大概的成本区,操作的大致风格、主力是否出逃等。
在屡次冲向涨停的这个现象中,除了有主力这个因素可以确定以外,还有一个因素是成交量。
既然涨停被屡次打开,那么全天的成交量一定相当大,大量这个因素绝对不能漏过。
从卖方来说,由于股价出现大涨,并且盘中屡次冲上涨停,因此出现的卖盘一定是过多的。那么买单来自哪里?当然市场上会因为基本面的利多消息而带来一些,但我们知道要让市场自己去封涨停而且数次去封涨停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宁愿相信没有这种可能性。因此这些蜂拥而来的将股价推上涨停价的买单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盘中主力。
主力用了很大力气来进行对倒堆量,用意是什么?吸引市场跟进。如果主力封死涨停,那么市场上买盘自然无法进来,而第二天则随着基本面淡化,市场又不一定会继续追高,所以主力要抓住当天的良好时机,当市场买单跟得上时出货。而当市场买盘跟不上时再反向动作将股份顶上涨停。----主力目的在于出货。
主力要出货与主力全身而退不是同一个概念。
一般来说完全退出的判断要点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提升已经完成,以后不再有大的能够预期到的基本面上的利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