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为人之灵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所以双目是心灵的窗口,生命盛衰的一种反映。俗话说:“闭目养神”,确有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闭目养神方法有五种:
闭目静心
当日常诸事纷纷扰扰、头痛脑胀之时,找一清静空寂之地,正襟端坐,双目闭合,两眼下沉,意无所念,思无所想,使心神潜入寂静状态。或无意识半眯双眼,目不瞻 视;或眼虽动,视物无睹。良久则心平气和, 头脑清晰。
闭目降气
凡遇愤愤不平或遭受屈辱、暴躁难捺之时,要理智地控制感情,离开是非之 地,闭目惦量理智被感情所控的后果。同时用自己的双手食指端轻轻压在眼睑上,微微揉摩,至眼球发热发胀,便觉胸膛闷塞顿开,肝火胃气下降,躁怒平息,心情和缓。
闭目行悦
当你忧郁悲伤、失望空虚、心烦意乱之时,退避静舍,独坐闭目,眼珠上视 ,神聚头顶微微仰面昂首,放松思想,回忆以往得意欢愉之事,即觉心神平衡,信心倍增,悲伤烦乱之情逐渐消失。
闭目意驰
当事不如意、若有所失、烦闷终日时,闭目抬头,意想浩渺广阔的太空。或停立于高处,俯视脚下人间万景,闭目意驰。人身犹如沧海一粟,何堪忧虑,庸人自扰。
闭目卧思
人有三种思维现象,第一睁眼思维形式;第二为梦境思维形式;第三即谓闭目思维。闭目思维是一种临界思维“现象”,即卧而不寐,闭目意想联翩。在这种“临界”状态下大脑排除了外界的物像视觉综合干扰,又能处于充血充氧状态,促使大脑细胞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思维的浓度。
由上可得出,闭目养神法有动静之分。所谓动,是指闭目后部分杂念摒除,而谋虑部分的意念更加活跃。这时闭目不是息念,而是阻止目视,创造一个暂时的清静世界,有利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思维,使思路飞跃到新的境界,获得创造和突破。所谓静,即万念俱息,止念潜神,瞑目内守,悟空独一,进入一个清静无为的恬静世界,使心神得以休息涵养。
商业巨子李嘉诚工作繁忙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每每露面,总是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让人难以相信他已年逾八旬。
李嘉诚也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满意,他曾打趣地说,随便在街上挑出10个人进行体检,相信自己的各项指标都属于“优等生”:“我是该低的低、该高的高。”
李嘉诚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闭目养神。越是繁忙时,越是需要闭目养神。这一点做起来很容易,即坐下来,闭上眼睛,脑子里什么都不想,直到呼吸平稳、全身放松为止。一般大约10分钟左右。李嘉诚称此为提神醒脑的“绝招”,每天至少保证闭目养神三次。现代研究证明,人脑是“元神之府”,主管思维,眼睛则是大脑直接的“外显物”和“心灵的窗口”。在眼球那小小的视网膜上,布满了密密麻麻、数量上亿的神经元。人脑近一半信息来自视觉。因而,只要闭上双目,就几乎阻断了视觉信息对大脑思维活动的干扰。因此,闭目养神10分钟后,会顿觉精神焕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