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保健大法

(2012-02-15 08:18:54)
标签:

健康

养生

杂谈

分类: 保健养生
自我保健大法

   一、搓脚心法:

   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取坐姿搓两脚心,每次510分钟。按摩脚心,有益精补肾作用,能活跃肾经内气,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二、意守丹田法:

    当工作、学习引起疲倦时,闭上眼睛,舌抵上腭,排除杂念,使整个意念集中在脐下的丹田部位,时间可灵活掌握。做完之后会感到精力充沛。

               

    三、强壮心脏法:

    经常按压手心的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脚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

               

     四、壮腰健肾法:

    扭摆腰部,以起保健肾脏功能作用。站立,两手插握在腰部,上身向前稍倾,慢慢将腰部左右扭摆,动作逐渐加快,使腰部感到发热时为宜。

               

    五、暖肾法:

    每晚临睡前,用两手交替轻轻按摩睾丸各81次,动作如手中握着两个球来回滚动。

               

    六、按摩小腹部:

    每晚临睡前,将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顺时针按揉36次,再逆时针按揉36次。有理气、助消化、健胃之功效。

               

    七、按压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用手指甲按压足三里穴,以感到麻胀为度,经常按压有益健康。

               

    八、牙齿保健法:

    ()大、小便时,将嘴闭住,咬紧牙关。

()经常叩齿,长年坚持可保护牙齿坚固,不易脱落。

               

    九、促进睡眠法:

    每晚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而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瞳子胶”等穴位;然后两手分别向两侧额角后而下,食指经“耳门”穴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可治疗神经衰弱症,促进睡眠。

               

    十、散步法:

     坚持每天散步是极有效的健身之道,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散步时间可灵活掌握。

自我保健大法

    十一、冷敷法

    冷敷可使皮下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轻局部充血,抑制神经细胞的感觉功能,减轻疼痛,具有降温、止血、止痛,防止继发感染和血肿增大等作用。

    冷敷疗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冰袋敷法:这是一种干冷敷法,在有冰的条件下冷敷特别有效,在橡胶制成的冰袋中,装入半袋碎冰(或冷水),将袋平放于桌上,使袋口提高,用手轻压袋身,排出袋内气体、然后扎紧袋口,擦干表面的水,套上布套子,放在额部、腹股沟和腋下等处即可。冷敷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日可多次。

   2)湿冷敷法:用盆盛冷水(冬季可放人冰块,夏季最好用新取来的井水),盆里泡两块小毛巾或纱布,取出拧至半干后敷于患部。4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可多次。

    适应症

     20~30的水用于一度烫伤、电光性眼炎效果较好。还适用于鼻出血、软组织钝挫伤、关节扭伤早期和颅脑损伤、脑溢血、煤气中毒、高热头痛等病症。               

   十二、热敷法

   热敷可使体表温度升高,皮下组织舒展,痉挛的毛细血管松弛、扩张,血流加快,新陈代谢旺盛,促进病变部位组织活血、化淤、生肌、消炎、消肿、止痛及瘢痕组织软化等。

   热敷疗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热水袋法:属于干热敷法的一种。首先检查热水袋有无漏气,然后将热水(最好60℃~70℃)装至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擦干袋外面的水,装入布套内或用布包好待用。一般情况下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如无热水袋,亦可用暖壶(用毛巾包好)热敷,也可用炒热的食盐或米装入布袋来代替。

   2)湿热敷法:敷布可用纱布或毛巾做成。先把敷布浸在热水盆内,取出并拧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烫时才能敷于患部),敷布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5分钟换1次敷布。敷布要准备两块,更换时须观察皮肤颜色。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

    此疗法对急腹症诊断不明,面部三角区感染,各种脏器内出血,软组织挫伤或关节扭伤初期,皮肤湿疹,细菌性结膜炎等禁忌。

    适应症

    慢性胃肠道疾病、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没有排脓的疖肿、淋巴结炎、眼部的麦粒肿、牙痛、咽喉炎、气管炎、关节炎和小便不利等病症。

               

    十三、擦胸法

    擦胸养生法,是我国古代简易有效的养生方法之一,很适合中老年人学练,对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诸种疾病的发生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健康长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体内有很强的免疫力,而多病且不易恢复的人主要原因与免疫力低下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中存在着一定浓度的胸腺素,起着维持免疫功能和抵抗疾病的作用。

    人的胸骨内膜有左右两叶胸腺。人出生时,胸腺只有1416,到青春期,胸腺发育到高峰,约3545克,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速萎缩,约到50岁左右,这些胸腺大部分被脂肪代替,成了人体生命力最弱的腺体。小小的腺体与人的健康长寿关系极大,按生命学的规律推算,人的生命应为性成熟期的57倍,如果以20岁为性成熟期,大约可活100140岁,但由于胸腺过早萎缩,是成人的早衰,尤其是老年期,胸腺萎缩更为严重。人体胸腺素浓度大大降低,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就会导致诸病的发生,影响着人的寿命。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要获得较强的免疫力,除了用一些药物调节外,擦胸是调节胸腺素、提高免疫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经常擦胸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可增加胸腺素分泌,作用于各脏器组织,提高免疫功能,对防治疾病,推迟衰老极为有益。

    擦胸的方法很简便。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将双手擦热后。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然后再用左手掌从左乳上方,斜推擦至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进行。一上一下为一次,共推擦36次。还可兼做擦背动作,用双手反叉于后背,沿着腰背部(脊柱两旁)适度用力上下来回擦背,一上一下为一次;共擦36次。也有助于激活背部免疫细胞的活力,促进气血流通,调适五脏之功能。擦胸摩背通常每天起床和晚上睡前各做一次。可在中饭后1小时后加做一次。

    实践证明,坚持擦胸锻炼,可改善脏腑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和肺肾的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对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肾炎、腰痛症及各种胃肠道疾病有良好的辅助疗效。如患有肿瘤、出血症时应停止锻炼。只要持之以恒,就会出现奇效。自我保健大法

    十四、腹部按揉法

    腹部按揉能保健养生。在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一书就有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也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去百病。”宋代著名的文豪苏东坡,善于自摩丹田养生术,并吟出过“一夜丹田手自摩”的诗句。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健康长寿快乐。

    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这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经常巧妙地按揉腹部,还可以使胃肠道粘膜产生足量的“前列腺素”,能有效地防止胃酸分泌过多,并能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揉腹还可以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这是因为按揉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轻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无阻,促进脂肪的吸收和运走,防止人体大腹便便,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经常按揉腹部,还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睡觉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心平气和,血脉流通,可起到辅助治疗的良好作用。

    腹部按揉的具体操作方法: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清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腹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或腹部有急性炎症(如肠炎、痢疾、阑尾炎等〕时,不宜按揉,以免炎症扩散;腹部有癌症,也不宜按揉,以防癌症扩散或出血。揉腹时,出现腹内温热感、饥饿感,或产生肠鸣音、排气等,也属于正常反应,不必担心。自我保健大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