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

(2012-02-11 19:18:05)
标签:

家教

育儿

教育

分类: 文教体育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

    昨天,一个家长和我聊天说到孩子现在问题重重——不听话,爱和家长顶嘴,讲起道理来比家长多一箩筐…… 她很焦虑,怕孩子学坏,问我该怎么办?

 

    我告诉她其实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是很正常的,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长大的表现——他要证明自己再也不是那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小不点了,他有自己的主张了。至于其他的问题,在我看来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家长把自己的心态摆正了,把自己调整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我建议她多看孩子的优点,先不要看孩子的问题,然后去调整自己,让自己成长,孩子自然就会越来越好,因为——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如果孩子出了问题,一定不要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孩子的天性是模仿”,孩子看见成人做什么,就会模仿什么。孩子对我们的模仿绝不是单纯地学习各种行为,孩子通过模仿吸收周遭环境的每个方面,它们进入孩子更深的内在,影响孩子的消化过程,影响他们内在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变成内心深处意志的萌芽:所有这些都发生在意识层面之下。

    

    自出生以来,孩子就受到父母以及周围其他成人的强烈影响。成人在孩子面前所做的事情决定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如果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有一些事情定期重复,这些事情就会变成习惯:思维习惯、情绪反应习惯、防御习惯和行为习惯。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暗暗跟随着父母的成长和发展。因此,父母自己能取得多大进步,孩子就能取得多大进步,教育就是这样发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一体的,认识到这一点,父母就不会觉得难以胜任这个世界上最艰巨的工作。问题不在于我们已经走了多远,可以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我们是否在不断努力。

     

    作为父母,我们自己能够收获多少,就能给予孩子多少。如果我们停止精神层面、心灵层面的成长,那么我们拿什么奉献给我们最爱的人----孩子呢?!

      

    孩子在七岁前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者。如果有人对着孩子或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或暴怒,这个暴怒的图景会深深进入孩子的内心,由此产生的内在图景会进入孩子的血液循环、呼吸和新陈代谢,所有这些结果会一辈子留在孩子身上:我们在孩子面前所做的一切都会深深植入孩子的内心。

  

    责骂、威胁和喊叫不能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实际上,这些方法会减弱他们以后面对生活的能力。这些体验带给他们不同程度的害怕,如果害怕经常发生,孩子们就会在内心树立起屏障来保护自己。他们的心灵变得坚硬起来,我们会发现似乎很难进入他们的内心。药家鑫就是典型的例子。

    

    如果我们对孩子说教,他是不可能听进去的,因为他一定会树立起一道屏障来对抗我们传递出来的怒气。这道屏障使他无法思考我们传达给她的信息。他学到的是表达怒气,远离他人,并对那些让他不高兴的人说教。

 

    如果我们保持平静、安静而自信,孩子会吸收这种态度,从大喊大叫恢复平静稳定。如果我们努力做到自律,孩子会吸收我们的态度,一切会恢复和谐。如果我们对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我们为什么要他们做某事或不做某事,通过模仿,他们开始反过来和我们讲道理,而且会非常擅长此道。

   

    建议我们的家长朋友当孩子出了问题,一定不要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先调整自己,让自己成长,孩子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