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是第六单元“童年生活”人文主题下的首篇文章,与其它课文呈现形式不同的是本课呈现了学习伙伴的批注,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正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落实“通过“”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李老师的这堂课从整体感知、学习批注、迁移运用批注三方面,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整堂课的训练中,将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贯穿其中,使学生的批注能力得到了发展。其教学亮点有如下:
一、教学目标明确
在本堂课的开始,李老师就让大家谈论一下对牛和鹅的一些看法,对鹅有了初步的认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关注课文的奇特之处,引出“批注”这一概念。接着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地学习批注;使学生明白批注的角度可以是“有疑问”、“有体会“、有启发、“写得好”的角度;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作业本的片段进行批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课堂学到的批注方法。
二、重视学法
本堂课上共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交流学习批注的角度还是迁移运用批注方法完成课堂作业本,教师都能走到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读中自悟,体验情感
课前预习环节,李老师精心挑选了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通过朗读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用自己的声音语调及
动作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中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语的意思。除此之外,在学习课文第5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我”见到鹅时的恐惧心情,李老师除了让学生关注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外,还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掌握了朗读的语气、语调,进而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
总之,本课的重难点是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李老师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以书本上的五处批注举例,让学生了解,做批注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做。接下来由扶到放,让学生重点学习孩子们和牛的段落,自主进行批注。这样便能很好的让学生掌握“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