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钟》评课稿——瞿海琼

(2020-06-12 09:03:09)
    《花钟》是部编本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带有浓重科学性的阅读文章,文字生动,语言优美。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教学难点是阐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听了李老师执教的《花钟》这一课,回顾陈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那是一种“耐心等待、自然绽放、不加雕琢”的美。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李老师身上那种特有的亲和力,她的教态亲切、自然、大方、得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不会感到任何压力,自然能够畅所欲言。有人说“等待是一门艺术”,课中李老师多次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寻找、去思考、去评价,我相信这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密不可分的。
    李老师合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这节课的设计意在初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交流各个时段各种花开放的样子,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妙处。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运用书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写法所展现的植物开花状态,明白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可以使文章更优美,更生动。教学流程环环紧扣,一步步引领学生感知课文,从而体会作者美妙的构思以及大自然的奇妙,这样的设计当然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李老师也恰如其分地做到了。比如:品读第一自然段时紧紧抓住了花开放时的不同样子,让学生体会写法的不同,并在体会的同时,很好地结合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欣赏花儿美丽的样子时,去理解和体会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不同的动词来描写花开放的情景,从中体会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苏醒,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等,用词十分优美。然后再让学生体会句子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让学生去仿写,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得到了及时的积累与运用。这样悉心的指导我相信学生一定能模仿文中的拟人写法,也能把其它花的开放写得很优美。只可惜时间有限,没能让我们领略到孩子们的奇光异彩。
      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李老师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一些细节的教学上还可以再完美些。在这我想提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供大家商榷,如有不妥,请多批评指正!
一、注意分配教学时间。
     李老师在导入后让学生初读课文再互相评价,将近这节课的一半时间。这里老师是否可以在课前让孩子们充分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节约一些时间,让后面品读第一自然段的步伐更从容?
二、注意安排教学细节。
    李老师在教学“艳丽、淡雅”这两个词语时,一开始直接让孩子们写词,由于缺乏指导,导致后来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运用这俩词描写这些花时学生一知半解。这时老师再一边范写一边指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艳丽”。这里是否调换一下顺序?如:在一开始先指导学生弄清词意,再指导学生书写,最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这样做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
三、注意突出教学重点。
     在进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老师是否可以用一个大问题“课文中的花钟都种了哪些花?你最喜欢哪一种?”统领这一段。在字面上理解之后,让学生填表,是否一目了然?然后再让学生试着画一个花钟,学生的理解是否就会更加到位?接着,老师再出示一段文字,让学生填一填,各种花是怎样开放的?学生是否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句子表达的多样性,更能为后来体会语言的优美做铺垫呢?
    总体来说,李老师的这堂课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改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