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周长》评课稿——汪文静

(2019-01-15 08:40:06)
分类: B14教师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0节

听了吴旭宏老师认识周长一课,受益非浅。下面对本课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非常准确地把握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老师课开始通过让学生总共观察了6种不同的赛道,边线——认识一周的边线,再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的以及树叶的一周,并估一估、量一量各图形一周的长度从而明确周长的含义。接着出示角和一个圆让学生探索进一步明白封闭的图形的一周才叫周长。展示了概念课基本模式:概念的引入(认识操场的一周)—概念的理解(指一指、估一估、量一量)—概念的巩固(算一算、比一比)从直观到抽象过渡自然,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整堂课胡老师巧设问题情境,环环相扣,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初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

二、练习的设计层层递进。

由基础题计算各图形的周长,再加大难度比较断开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直观地一条一条边进行比较。精炼学生的语言。

.注重对孩子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

整堂课吴老师巧设问题情境,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充分让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和语言描述,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观察操场的一周——认识边线—测量一周的长度——明确周长的含义——计算周长————比较不规则图周长,每个环节吴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有方,师生互动较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环节,教师有意安排了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树叶(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操作测量。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从中感悟到对不同图形的周长的测量应该灵活地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而且特殊的图形也有特殊求周长的办法,策略是多样化。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辨别和判断 ,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和 “转化”的数学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