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典诵读公开课---《题临安邸》

(2019-01-02 15:22:21)
标签:

杂谈

分类: A3(B3-B7)项目实施

经典诵读公开课---《题临安邸》

一、 教材分析 

  《题临安邸》是五六年级的经典诵读100篇中的一首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诗的头两句抓住临安城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触景伤情,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后两句是诗人进一步感概,一语双关,剑指南宋统治阶级。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

二、设计理念

因南宋朝代离现在久远,对当时的情况孩子们都不理解,所以,我在设计时紧紧围绕诵读和情感两条线索展开,期间穿插时代背景,最终为感自诵读来,情自心中发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目标水平

认识

理解

应用

接受

反应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感悟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能将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情感与态度

体悟诗人真挚而强烈的情感

 

 

 

 

 

一、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 学习环境选择

多媒体教室

 

网络

教室

 

局域网

 

城域网

 

校园网

 

因特网

 

教室

 

其它

 

2 学习资源

课件

 

工具

 

专题学习网站

 

多媒体资源库

 

案例库

 

题库

 

网络课程

 

其它

 

3 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课件1

林生生平简介

了解诗人

课件2

古诗及生字注音

学习两个生字读得字正腔圆

课件3

古诗及停顿线

指导学生读出停顿

课件4

自渎提示

指导学生自渎古诗

课件5

历史背景

了解诗人写诗背景

课件6

视频

了解老百姓的遭遇

课件7

陆游诗句

了解同朝诗人的忧虑

课件8

歌舞生平图

了解达官贵族的苟且偷生和诗人的愤慨

课件9

清明上河图

朝廷没落的忧愤

课件10

爱国古诗句

了解各位爱国诗人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过程:

一、导题释题

1 导题

师:同学们,我国是诗歌的王国,优秀的诗歌,优秀的诗人灿若星辰,你都知道哪一些?

生自由说

师:(出示课件林升二字)听说过这个诗人吗?(出示林升资料)你从这简短的介绍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说

师:是啊,林升不像李白杜甫那样家喻户晓,他的诗作现仅存一首,不过,就因为这首诗,林升走进了我的心里,我相信,也因为这首诗,这个名字会在你的心中熠熠生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题临安邸〉〉(板题读题)

2 释题

师:题目中有一个生字,谁会读?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自由说

教师相机引导:左边是姓氏加一点,右边是耳刀旁,(指导认字)我们经常说的是指高级官员的住所,在古时指什么?临安是哪儿?(生: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市)是什么意思?

师:你是怎么了解到这些信息的?(生:----)看来大家都有了打开学习古诗的一把金钥匙——借助注释,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生:---

二、初读古诗(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课件出示古诗)

师:这就是林升在林安旅舍题写的诗。我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1 生自由读

2 请一学生读,相机指导的读音笔顺及组词。

师:读古诗,读得字正腔圆还不够,还应该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这就叫读得有板有眼。

请一学生读,评价鼓励

教师示范读,说说读的不同之处。

(出示停顿线)学生自己试读

男女生读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经把古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真令人高兴!但还不够,我们应该和诗人作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读得入情入境。怎样才能入情入境呢?我们得对古诗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理解。

1、(出示自渎古诗要求)学生自学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要理解每一句诗该怎么办?(生:-----)老师给你们时间,看谁能借助注释把古诗大意弄清楚?

生自学后反馈:

师:你觉得临安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生自由叙说教师相机引导:

山外青山说山之多,重重叠叠的。楼外楼言楼舍之多,可以用鳞次栉比来形容。

西湖歌舞升平(相机板书:歌舞)

很美,和暖的春风把游人都熏醉了。(相机板书:游人醉)

师:临安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繁荣)

四、结合背景,感悟诗境

        师: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啊!诗人笔下这风景优美,歌舞升平的临安背后还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现实呢?

   (出示背景资料)

师:你了解到了什么?金人的铁骑在中原的国土上肆意践踏,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生活会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战争中百姓受难视频)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

师:老百姓的生活真苦啊!南宋诗人陆游就曾用两行诗真实地描绘了他们的痛苦与渴望——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老百姓眼泪都哭干了,此刻,他们最盼望什么?可他们盼到了吗?王师在哪儿?

   (出示图片)

         师:这就是诗中所说的游人,猜一猜,他们可能是些什么人?(引导学生从穿戴猜测)对,这就是南宋朝廷的权贵们,就是沦陷区老百姓盼望的王师的领导者!作为国家命运的主宰者、国家的栋梁,在国破家亡的时刻,他们正在做什么?他们应该做什么?

         生自由叙说

师:是啊,他们的确应该这样做,可如今他们在美丽的西湖边听歌赏舞,饮酒作乐,好不自在快活!他们心中哪有老百姓,哪里想到国家?面对他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自由说

师: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也发出了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大家想一想,诗人在质问他们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生自由说,教师相机引导进行感情朗读

引读:

山河破碎,权贵们仍只知道苟且偷安,诗人怎不着急?我们着急地问问他们:----

已经失去了半壁江山,权贵们仍只知道寻欢作乐,诗人怎不担忧,我们担忧地问问他们:------

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权贵们仍只知道醉生梦死,诗人怎不愤怒,我们愤怒地问问他们:------

师:担忧着急也罢,愤怒也罢,朝廷的权贵听得到这声声质问吗?为什么听不到?诗中有一个字告诉我们了,找一找,是哪一个字?

出示图片

师:到底是什么让权贵们如此沉醉呢?真的是和暖的春风吗?整天花天酒地,歌舞升平,这就是前朝就有的享乐之风啊!你现在明白了吗?到底是什么风吧他们吹得如此醉生梦死?(生:-----)都醉到什么程度了?用诗句告诉我!(生:直把杭州作汴州)

生谈对汴州的了解。

出示《清明上河图》

师:汴州是什么样儿的?大家想看看吗?

叙说: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用画笔生动地再现了这座都城的繁华。大家看,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景象啊!但这一切还在吗?(生:----)享乐之风的北宋朝廷把它拱手让给了金人。如今,他们偏安杭州,仍没有警醒,继续上演着一幕幕虚假的繁荣。美丽的汴州失去了,锦绣如画的杭州不也面临着同样的下场吗?面对被暖风熏醉的权贵们,诗人只能让无尽的着急、担忧、愤怒化作一针见血的嘲讽:汴州的今日就是杭州的明天啊!让我们倾听诗人心中那份忧国忧民的赤诚,读出他的心声吧!

生感情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小练笔
    一边是南宋的权贵,一边是北宋的遗民。当他们如此鲜明地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感受一定是复杂的。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金兵铁马,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题临安邸》学习单

 

写一写:

 

遗民尽胡尘里,      郁孤台下清江水,        失声询使者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中间多少行人       几时真有六军来?

——陆游             ——辛弃疾            ——范成大

 

北宋遗民日日流泪,他们在想: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 

 

爱国将士壮志未酬,他们无比愤懑:                                                                             

                                                                                          

                                                                                         

                                                                                         

 

学生选一题练写

展示学生作品,交流评价

师:八百多年前,林升是带着怎样忧国忧民的心在临安旅舍写下这首诗啊,老师想读一读了。

教师配乐读,学生评价

指学生读

全班齐读

 

四、课外拓展

师:其实像林升这样用激昂文字抒发爱国情的诗人还有很多很多。

出示字片:

和林升同时代的陆游临终时最牵挂的是国家的统一,他写下了:(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文天祥誓死明志:(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贬官在外,范仲淹这样勉励自己和友人:(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列强入侵,清廷腐败,国运衰颓,女诗人秋瑾慷慨激昂地写下了:(生:粉骨碎身全不怕,但愿牺牲保国家)

师:还有很多很多,每 每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心就一次次地感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读这样的诗词,让爱国情永驻心间,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五、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

 

乐景    游人醉

 

哀情    遗民泪

将士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