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餐后管理

(2015-04-08 19:27:38)
标签:

育儿

分类: A6(B18)特色创新

附件6: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永嘉县瓯北中心幼儿园 

 

项目名称

专题培训活动

项目负责人

潘翔

活动时间

2015.04.02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主题

幼儿园餐后管理

主 讲 

吴静

参加对象

副班教研组

申请学时

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潘翔讲述幼儿园餐后管理的重要性。

二、吴静关于 “幼儿园餐后管理”的讲座

餐后活动是指从第一个幼儿用完午餐到全体幼儿进行午睡大约一个多小时时间段内所展开的活动,它又可分为两个阶段:部分幼儿的“进餐”和部分幼儿“自主游戏”阶段;全体幼儿进行安静活动阶段。进入大班后,老师们经常抱怨餐后活动的第一阶段很难组织,认为在这一阶段内老师往往忙得不亦乐乎而教室里还是比较混乱。

  开渠引流——餐后活动的管理策略

  餐后活动是幼儿重要的自主活动时间。就幼儿人格发展而言,自主活动的重要性勿容置疑。问题是幼儿的餐后自主活动到底自主的适当性在哪里,如何管理?过度追求活动的宽松与自由,就会有意外事故的发生;过份强调安全,则会抑制孩子们自由的天性,扼杀他们的快乐……《纲要》告诉我们: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建立良好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餐后活动的有效管理。

  策略一:建立常规,减少环节交互

 控制幼儿的进餐时间段,减少与“自主游戏”环节的交互时间,能有效减轻老师的管理压力。这就要求幼儿有良好的进餐习惯。对于“狼吞虎咽”、迫不及待想进入自主游戏的孩子,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们这样吃饭的不良之处,并及时监督与提醒,要求他们能细嚼慢咽;对于吃饭速度相对较慢的幼儿,根据实际情况,个案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指导策略,并进行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策略二:划分区域,制定活动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让幼儿在一定的区域中进行游戏,能大大减少幼儿的跑动机率,从而降低因跑动碰撞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开学初,经过反复研究、商讨,我们给孩子们设置了一系列适合在午餐后的各种游戏活动内容,并绘制“餐后活动安排表”,对教室的活动场地进行重新分割与划分,采取小组轮换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制度,让孩子们全面参与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内容中。

三、老师们讨论餐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老师们都表示,餐后活动一直是常规活动的薄弱环节,幼儿在进餐时食速不一样,因而有的幼儿则很快进行餐后活动,反之则较慢. 特别是对于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他们的进餐习惯欠缺完善,这样教师不仅要督促大部分在进餐的幼儿,指导他们如何进餐,注意餐桌整洁,还要时刻提醒已就餐好的幼儿,教师的在进餐阶段不再是"有条不紊"的。在今天的活动中,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大家的帮助下制定了合理的计划,下次教研,我们将进班级观察,希望有所进步。

过程确认

负责人签字:潘翔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6/mw690/002JYDOQgy6Rl4iNYoJc5&690

 

 

http://s3/mw690/002JYDOQgy6RuRh2hDI4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