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在律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2014-10-21 12:09:17)
标签:

育儿

分类: B17专题培训
http://s4/mw690/002JYDOQgy6MZ1FDFlx53&690

附件6: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永嘉县瓯北中心幼儿园  

项目名称

专题培训

项目负责人

郑  艳 

活动时间

2014.10.17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如何在律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主 讲 

 张丽平   

参加对象

 主班、行政后勤教研组成员

申请学时

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创造性律动的定义:
   “创造性律动”是指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富于个性和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样的身体动作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积极探索而创编出来的。其中包括为歌曲创编动作、创编模仿动作、舞蹈动作及欣赏成品音乐创编动作等。创造性律动不仅有利于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也能对他们身心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创造性律动的教学方法
 替换法、联想法、类比法、匹配法、迁移法、变化法、借鉴法、组合法
 三、如何在律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1.创设音乐环境氛围,建构以音乐为手段的幼儿生活管理模式

如:晨间入园音乐:选择轻松、优美、节奏明快的童谣,如《叮咚叮咚》调整幼儿情绪,使幼儿愉快的入园;

晨间活动音乐:选择节奏鲜明,欢快的歌曲如《王老先生有块地》或《花之舞》、《顽皮的小绅士》等集体舞音乐,来调整幼儿活动中的情绪,产生参加韵律活动的兴趣;

午餐音乐:选择流畅、优美、音量适中的钢琴曲如《嬉戏曲》;

餐后散步音乐:选择优美舒畅的小号,萨克斯音乐;

午睡音乐:选择柔和、安静的摇篮曲;

起床音乐:选择琵琶曲如《渔舟唱晚》音量由弱到中强,加速幼儿清醒程度;

离园音乐:选择带有喜悦性质的广东音乐或民歌,戏曲等。

2.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选取动作

(1)音乐选材:

在小班年龄阶段,选择幼儿较熟悉的儿童歌曲或一般性的中国风格音乐。如《这是小兵》、《小鸟飞》;在中班年龄阶段,特别是中班的后期阶段,有意识逐步加入具有民族个性的不同中国风格的音乐,如古代寓言改编的《狼来了》、《三个和尚》、《扮新娘》等等,使幼儿获得民族“文化积淀物”,以提高幼儿对不同音乐的感受能力;在大班年龄阶段,选择具有明显异国风格的音乐以及情绪、刺激适度的少量成人音乐。如:《顽皮的小绅士》、《威尼斯音乐种》、《对面的女孩走过来》等等,独特、欢快的音乐风格,可以使幼儿产生舞蹈的

 

 

兴趣,并激发创编动作的欲望。

(2)动作设置

小班:在选材上对动作的考虑首先以“一般生活动作”为主

中班:一方面注意提高“一般生活动作”本身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律动模仿动作”的比例

大班:基本舞蹈动作、集体舞已逐步成为韵律活动主要学习内容

3、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分四阶段开展创编活动

第一阶段,创编终止造型。如:《小鸟飞》中小鸟觅食动作,《我是小兵》中小兵投弹的动作等;

第二阶段,为乐句或乐段创编动作。如:律动《猴子爬树》、《水族馆》等。

第三阶段,创编队形。如:集体舞《花儿朵朵》、《喜洋洋》等。

第四阶段,根据情节线索与创编相关动作。如:寓言故事《龟兔赛跑》、《狮王进行曲》等。

    经过一段时间对幼儿创造性律动的研究,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不仅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和动作技能得到提高,而且大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培养幼儿在律动中的创造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日常活动对孩子进行音乐的熏陶,选择适当的音乐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和动作技能。相信只要坚持,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积极地融入到律动活动中。

过程确认

 

                                     负责人签字:郑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9/mw690/002JYDOQgy6MZ1FuV6018&690

http://s13/mw690/002JYDOQgy6MZ1FzZNO9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