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主题活动:红黄蓝绿
(2014-10-11 17:07:18)
标签:
育儿 |
分类: 小三班 |
主题说明
人的色彩感知并不局限视觉所见;而是内心体验与外部观察互相交织、重叠、组织起来的整体认识。计入主题活动那个,孩子惊奇地发现:色彩好似和自己捉迷藏,躲在树叶里,躲在小草里,躲在天空和云朵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色彩又好像会说话,叙说着红色的热烈、喜庆,黄色的高贵、辉煌以及蓝色的宁静和绿色的生机盎然;色彩不仅存在,而且像精灵那样发生着神奇的变化,色彩与色彩拥抱会变化出更多的色彩,更多的美丽;色彩的美丽不仅存在于物体的形相之中,还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之中,蓝色的小花因为善良而变得分外美好。
日常所见的色彩印象浮光掠影、杂乱无章。只有集中凝视,才能将色彩的感知与触觉、嗅觉、味觉以及情绪体验互相勾连起来,突现出色彩的意义。我们能安排了“蓝色的日子”“红色的日子”等特定的“颜色日”。在教室里,教师与孩子共同布置教师环境。
色彩的感知还需要借助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操作行为,使儿童的感知觉从混沌走向清晰,从整体走向分化。颜色的调和以及色彩的浓淡比照等活动,都帮助儿童有意识、有意图地观察、探索色彩的奥秘。
我们期待:在您的引领下,儿童不是懵懵懂懂地路过色彩,浑浑噩噩的走过生活;而是心明眼亮地感知色彩,用自己的灵魂体验生活的美好与丰富多彩。
家长配合
1.带孩子走近大自然,亲近色彩斑斓的世界。收集一些形状和颜色不同的树叶带回家,引导孩子用语言、绘画等手段表现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2.收集和颜色相关的书籍、图片、影片等,和孩子一起欣赏。
3.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特定颜色的日子”里,给孩子穿戴相应颜色的服饰,并收集相应颜色的各类物品。
4.带孩子参观各类美术展览,欣赏有特色的美术作品,提升对色彩、构图的鉴赏力。
5.玩色、绘画后,培养孩子自觉洗手、主动收拾物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