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繁雄

标签:
军事 |
福田繁雄,日本平面设计大师、教授,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1932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2009年1月11日在东京病逝。
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四川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主任。
《1945年的胜利》海报
http://s5/bmiddle/002JTI2Cgy6MXp88Xfm84&690
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胜利"这张海报,采用类似漫画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一种简洁、诙谐的图形语言,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的形象,讽刺发动战争者自食其果,含义深刻。这张纪念二战结束30周年的海报设计,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大奖。其设计作品中的这种幽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种视觉愉悦
《第九交响曲》海报
http://s10/bmiddle/002JTI2Cgy6MXp89dyN79&690
作品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F》海报
http://s8/mw690/002JTI2Cgy6MXpndlGv47&690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
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
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京王百货宣传海报
http://s15/mw690/002JTI2Cgy6MXpncQCqce&690
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福田就开始利用"图"、"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
理。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
男性的腿,虚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其手法为"正倒位图底反转"。
《福田繁雄招贴展》的招贴设计
http://s11/mw690/002JTI2Cgy6MXpncLQm1a&690
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展》的招贴设计中,福田将静止坐在台前的人的四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面,用单纯的线、面造成空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性。
《UCC咖啡馆》海报
http://s7/mw690/002JTI2Cgy6MXrwsDye66&690
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福田不断的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例如,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下图左),他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主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我们称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互回转展开的动态意味的手法,为"放射状图底反转"。又如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海报(下图右),他将女人躯体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并且被分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错重组,造成图底交叉汇合的错视,我们可称之为影像的"水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福田繁雄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
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
福田把异质同构、底图关系、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
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
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善于运用图底关
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
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
考。"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
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
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