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7语文组潘小敏老师公开课《昆虫备忘录》

标签:
教育公开课 |
分类: 公开课 |




4*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磁漆、严丝合缝”等词语的意思。
2. 借助略读提示、微课教学等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比赏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3.了解昆虫信息,初步学会制作自己喜欢的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重点:借助略读提示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比赏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制作自己喜欢的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课前调查表、教学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初步理解“备忘录”。
老师从咱班主任的微信朋友圈得知她喜欢吃清明团子;从科学老师的朋友圈中知道她的小女已经开始牙牙学语了,这就是朋友圈。人们经常把自己的活动照片,还有消息发到朋友圈中,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朋友圈呀,就像备忘录一样,把我们的生活给记录下来,以免忘记。我们把它称为:备忘录(板书)
2.备忘录的记录方式很多,(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由图片、视频转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3.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虫的。
(1)学生了解作者简介
(2)齐读课题《昆虫备忘录》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懂
1.自由读通课文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预设点:
(1)
掌握
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
(2)磨[ mó ]1.摩擦磨合2.阻碍,困难3.消耗,消灭4.拖延,耗时间
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
3.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梳理课文内容
(1)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
(2)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
(3)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三、制作昆虫备忘录
1.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2.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可以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
3.师出示范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
预设:(1)表格式
昆虫名称 |
别名 |
显著特征 |
瓢虫 |
花大姐 |
硬翅上有黑色小圆点,并且有定数 |
独角牛 |
|
|
蚂蚱 |
|
|
蜻蜓 |
|
|
…… |
|
|
…… |
|
|
例:瓢虫又名花大姐,膜翅是黑色的,硬翅是朱红色的,并且上面有小圆点,有吃蚜虫的益虫,也有吃马铃薯叶的害虫。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方式,不拘泥于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此时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兼得,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
1.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复眼、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出咯咯声、独角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有没有其他颜色的瓢虫。
(2)交流解决
2.出示视频资料补充
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究,请在课下阅读杨红珍《走近大自然》之《探秘昆虫世界》,进一步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入手,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板书设计:
4 昆虫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