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7语文组李珍老师一年级公开课《青蛙写诗》

标签:
公开课教育 |
分类: 公开课 |
http://s8/mw690/002JRV1ezy7qdeYpNNd27&690
http://s15/mw690/002JRV1ezy7qdeYXcrc2e&690
http://s1/mw690/002JRV1ezy7qdeZMuC480&690
http://s8/mw690/002JRV1ezy7qdeZLofde7&690
教案:
青蛙写诗教案
大若岩镇中心小学
一、教材分析:
《青蛙写诗》是2016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板块中的第6课。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这首儿童诗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很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对于训练孩子的想象、朗读的能力有一定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优势: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容易进入教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中。同时图文并茂、富有童趣的教材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比较有吸引力。
劣势: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标点符号,在理解和记忆方面会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他们往往把一篇课文读准确、流利都很费劲,更谈不上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两个偏旁,学会写4个字,教会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3.感悟课文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会生活中要互相帮助。
五、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图片等。
六、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谜语导入(预设时间5分钟)
老师板书课题:青蛙写诗,并领读两遍。学习生字“写,诗”。认识偏旁“秃宝盖”(红色铅笔)。
(
(
(
1.
2.
3.
4.
环节三、精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设时间10分钟)
(一)1.板画入境;
2.指导书写“雨”字(雨的象形字跟记忆方法:一横一个框,一竖竖中央,竖的两边雨点儿藏);
3. 认识“点“字(认识“点“及“灬”);
4.引入拟声词(举例),指导读“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5.感受青蛙的诗情;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来读小青蛙说的话。
(二)青蛙的诗写好了,出示课件。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请学生自己读读这首诗,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学习活动一:
a.
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能来当逗号?(板书,)
b.
他们是怎么帮忙的?
生活中还有什么和句号很像?
还能说一串什么?
(四)齐读读第五小节:
1.对比这次写的诗和之前的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请你圈出第五小节中的逗号和句号。
3.讲解标点符号用法,再次朗读。(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省略号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逗号停顿短一些,句号长一点,省略号要读得好像话没说完)
(一)逗号,句号,省略号能不能换位置?
1.
2.
“我要给你当个(
路边的石头说:
“我能当个(
田里的蚂蚁兄弟说:
“我们可以当(
3.
(
(
“我能当个(
(
4.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每个字的主笔。
(二)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评价欣赏。
环节六、课堂小结(预设时间3分钟)
(一)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青蛙写诗》一课,不仅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小青蛙,还学习了标点符号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的用法。通过小青蛙的诗,我们看到它的小伙伴们真团结呀,我们也要向他们一样,团结起来互相帮助。
(三)把课文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脉络清晰,一节课上下来容易把握重难点。但是我上课进程把控不够好,上到书写部分就没有时间了。低年级段的公开课,个人认为重点应该放在认字识字上,所以前面半节课的时间用在了字音字词上面。有老师反映课堂上学生朗读渗透的太少,确实朗读这点我没有抓好,下次上课可以把朗读跟认字结合起来教学,让朗读渗透到字词的记忆上。后面提升环节没有让所有的孩子都加入进去,这点做的不够好。下次需要把时间好好安排起来,更加认真地研读课文,将认字识字有效地跟文本结合,而不是单单读字音来进行机械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