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恋金庸小说的年代

(2022-05-07 19:53:02)
标签:

金庸

小说

经典

武侠世界

成人童话

分类: 读书随笔


在我的心目中,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在武侠小说这一块,金庸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师。金庸小说读过多遍,据其小说翻拍的电视剧更是看过多种版本。

第一次读金庸小说时,正是青春年少时,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自然魅力无穷。还是在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一个放学回家的下午,拿着一本连环画边走边看。在一处树阴下,看到一个挑担的中年人也在看一本连环画。于是与他交换看了起来。这一看不打紧,一下子就舍不得放下了。中年人要走了,硬是软磨硬泡,将那本连环画看完才放手。这仅是第一集,看完后留下的是一个个巨大的悬念。但那本连环画的题目是牢牢记住了:《射雕英雄传》。后来,想方设法,步行十余里,去临近的小镇租看了一部分,始终未能看完。直至读初三时,才弄到了这部小说的全本,用封皮包了封面,藏在课桌下看,睡觉前看,上厕所也看,总算看完了全书。对书中的武功大师心驰神往,总期待有一天能飞檐走壁,行侠仗义。后来,循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循序,陆陆续续地将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都看完了,有的还看了好几遍。对金庸武侠小说题材拍成的电影、电视剧一部也没有落下,将其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人物对比着品味。

如今人到中年,再读金庸小说,其魅力依然十足。金庸小说,犹如一部多声部的、多曲调的大型交响乐。随着时间推移,金庸小说必成经典。金庸小说的结构绵密繁复、草蛇灰线、伏笔千里,其情节悬念迭出、曲折生动、连绵不绝,其主题蕴含丰富、深邃厚重、多意并存,其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奇特、概括深广,主人公为国为民,极富家国情怀,是为“侠之大者”。

金庸武侠小说,上至国  家元  首,下至黎民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前人评价柳永词的影响说,“凡有井水处,必歌柳词”;完全可以套用这句话来叙说金庸的影响:凡有华文处,必有金庸小说。金庸小说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巅峰,新世纪之后,其影视改编制作版本繁多,一直长盛不衰。其中的一些小说主要人物家喻户晓,耳熟能详: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令狐冲,段誉,虚竹等等。这些人物就如四大名著中人物一样,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拿来解读生活现象。后来,有了专门研究其武侠小说的“金学”,香港的倪匡、内地的陈墨等成了金学研究专家,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科罗多大学等高等学校都举办过金庸作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武侠小说写到这种地步,夫复何求?

武侠小说,曾被誉为“成人童话”,似乎幼稚低级。而金庸的武侠世界,却雍容大方、包罗万象,史学、哲学、文学、儒家、道家、佛家、易经八卦、诸子百家等各种学问,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等各种杂识,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可谓渊深似海。

“潜规则”解读中国历史的思想家吴思在《金庸给我们编织了什么梦》一文中对武侠小说之所以风靡、并受万人爱戴、成为成人的童话做了本质的揭示:“为什么武侠幻想在中国格外流行?除了合乎我们的梦想之外,社会气候和土壤似乎也格外适宜。对武侠的幻想,其实就是对拥有强大的伤害能力的幻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并不缺少类似的先例。孙悟空,梁山好汉,都是超强暴力的拥有者。他们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即使那些大魔头,由于武功高强,也成为人们羡慕尊敬的对象。只有平民是不值得一提的。在武林高手眼里,平民不过是伺候人的店小二。或是用来出气的店小二,或是供他搭救的芸芸众生,这正是皇帝眼中的百姓的功能。”

吴思之言切中要害。正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幻想,金庸的小说恰好切合了这个幻想,正中每一个中国人的下怀,于是,武侠小说的流行风靡乃至长盛不衰就顺理成章了。

(文/叶超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