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觉醒年代》中的觉醒

(2021-08-10 15:46:55)
标签:

觉醒年代

先知先觉

新世界

旧世界

文化

分类: 读书随笔


中国近代,内忧外患,民智不开,一片混沌。当此时际,一批思想巨人、革命先驱应运而生,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为国家、为民族奔走呼号,开启民智,使人民觉醒,挽狂澜于既倒。

电视剧《觉醒年代》还原了近代中国民国时期的历史,展示了一幅民国生活长卷。那些救国救民者先知先觉,领时代潮流,投身革命义无反顾让人心潮澎湃;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细节,探索国家前途的情怀,让人荡气回肠。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剧中的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每一声呐喊都振聋发聩。

《觉醒年代》虽是政治剧,却对历史人物评价客观公正,理性平和,不戴有色眼镜。例如对陈独秀的塑造,高度肯定了其作为思想启蒙领袖的决定性作用和巨大的影响陈独秀对时局的洞察、对未来的引领、对青年的激励,其深刻性、前瞻性、鼓舞性的思想,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其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更是影响了当时的风气和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人民思想上的觉醒,引时代潮流,居功至伟。

令人动容的是陈独秀两个儿子的独立性——陈延年、陈乔年宁肯到码头上做搬运工、干重体力活谋生,也不愿沾父亲的一丁点光,不需要父亲的点资助。他们吃得苦、霸得蛮、流得汗、出得血,在必要的时候,他们还能付出最宝贵的生命,最终壮烈牺牲——这样的血性男儿,让人永远铭记。

《觉醒年代》还展示了民国时代学术大师的风神潇洒,一举手,一投足,都尽显他们独特的“范儿”。陈独秀的深邃,蔡元培的包容,李大钊的热烈,鲁迅的冷峻,胡适的宽容……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风采。

印象最深的是辜鸿铭的派头。在民国那些杰出的大师中,辜鸿铭是架子摆得最足、谱摆得最大的:无论到哪去,他的身后总是跟着两个仆人,一个给他端烟枪,一个给他倒茶不管是在教室里传道授业,还是在演讲台上雄辩滔滔;不管是送往迎来的人际交往中,还是在高朋满座的宴席上,他都是毫不避讳、旁若无人、一点也不顾他人感受地做着一个相同的动作——接过仆人递过来的烟枪,好一阵吞云吐雾;之后,再端过仆人送来的茶水,含在口里“卡啦卡啦”地漱口漱完之后,将水吐在一个随身携带的小壶里。有时,客人皱起眉头,辜却毫不在意,我行我素。当然,辜鸿铭的派头是有实力作为支撑的: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写作的《中国人的精神》一书,蜚声世界,影响巨大。如果没有了这种硬扎的学术实力,抖出这样的派头来,只能让周围人嗤之以鼻,厌恶透顶。有了这种实力,那就是别有个性、独具风采的名士派头了。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其实,国人何止昏睡百年?而是昏睡上千年而不自觉,成了一只酣眠的“睡狮”。在众多思想先贤和革命先驱的呼唤下,“睡狮”终于醒了过来。《觉醒年代》中描绘的觉醒,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上的觉醒。有了这种思想上的觉醒,才有了后来行动上的觉醒,开天辟地,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从此,星星之火燎原成了熊熊大火,改天换地,将一个旧世界彻底打破,重新建设了一个新世界

(文/叶超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