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狗叫,小狗也要叫
(2020-10-04 10:11:16)
标签:
王阳明心学契诃夫大狗小狗论 |
分类: 读书随笔 |
王阳明心学有一个观点:如果去除了比较斤两的心,个人尽着自己的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粹的天理上用功,则人人都能圆满成就;才力大的成就大,才力小的成就小,不用去羡慕别人,也不用向外追求,都在自己身上。这便是实实在在、明于至善、以诚立身的事。(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这个观点与“大狗小狗”论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关于作家写作有一个比喻:大狗叫,小狗也要叫。意思就是,大作家要写作,小作家也要写作;不能因为大作家有巨作在前,小作家就卑微得没有了容身之地,就不能写作了。要而言之,人人都有发言权,都有写作的权力。小作家也无需因为自己小而感到卑微。
由此引申到每一个个体,就是人人都要尽自己之才。人的才力有大小,成就也有大小;成就大的不能自负,成就小的不能自卑,不要盲目地去比较。每个人都只管尽力而为、全力以赴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就行了。能这么做,就是“明于至善,以诚立身”,就能安身立命,心平气和。
【《心学》原文】
德章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煅炼喻学者之工夫,最为深切。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