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2019-06-14 10:07:07)
标签:
教育 |
分类: A2(B4)工作措施 |
工作计划
2019年,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本学期将继续深化课改,积极推进“聚焦课堂教学诊断,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训活动,积极营造“教学即研究”的科研氛围,遵循“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归宿,围绕“规范、有效、校本、特色”四个关键词,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中心,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全方位地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改进实践中提升教育科研的层次和水平。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立足课堂,立足学校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我校办学层次。
二、工作目标和思路
1.工作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工作思路:围绕“三抓一注重”开展,“三抓”即抓常规教研活动、抓学科组教研活动、抓课题研究工作;“一注重”即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三、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和完善常规教研活动
1.针对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居多的情况,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设定目标,创设平台和机会,使之尽快成为业务骨干、领军教师。
2.立足于本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于开学初制定出教研活动学期计划,活动有部署、有落实,做到每学期开展教研活动不少于6次,活动新闻、图片等资料及时上传校本博客。
3.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教学思想的先进与否。教师只有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本学期我们将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具体要求为:读、研、写、评,“读”即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信息量,在读的过程中,写好教育理论笔记,尤其是教学随笔和心得体会;“研”即搞好小型的学习理论研讨交流会,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定期进行总结交流,以达到学以致用,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写”即学习教育理论,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更要善于总结,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立。“评”即学校及时检查评价。
4.强化教研组活动,增强教研实效。加强教研组建设对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研组教研组活动要做到“学期有主线,月月有主题”,基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围绕课堂开展真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组之间还要加强“横向”联系,使之成为学习型组织。
5.要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践讨论中去学习他人的教学之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6.培育学科教研特色。教研组要根据学科建设目标,根据教师特点、教学实际开展学科教学改革,探索符合实际的教研组特色项目,提高研训活动质量,提升教研组品质,构建学习型、合作型、研究型、活力型教研组,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7.做好骨干班主任培训、“青鸟”班主任工作室的培训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研修、主题班会活动、经验交流研讨等活动,不断更新班主任的教育观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实施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研究方向和相关课题及成果,逐步成长为研究型的班主任。
(二)稳步推进学科组教研活动向高水平方向发展
各学科组每月不少于一次的教研活动,开展主题活动,围绕“聚焦课堂教学诊断,助推教师专业成长”这一主题,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集体备课采取个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的备课方式,反复磨合,提高实效。继续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组内研究课以及骨干展示课活动。
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活动主要以备单元为主,各学科组在开学后就着手分配任务,把备课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组员,要求备出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的安排、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的设计说明等,并就此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然后上传学校资源库。
2.听评课活动:听评课活动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为教科研活动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如上同一类型的课或同上一节课、同伴互助课、主题教研课等,研讨课要突出教学的某些环节,如教学重难点突破、教法设计应用等,为全体教师提供教学研究的实际案例,上课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评课活动,教研组长要做好记录并交教研处上传校本博客。
3.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课题研究水平,学校成立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深化督导各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并研讨课题研究,争取2019年课题研究有新的突破。各教研组将围绕新课改和教学诊断进行课题研究,形成合力,提升科研能力。
4.“教学开放周活动”,为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学校的课堂教学研讨常规化、制度化。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校每学期利用“教学开放周”这一载体,传播教师的教学新理念,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的精神风貌。
(三)紧抓教师教学评估工作
1.落实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随机抽查工作,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
价相结合。
2.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动员、鼓励教师主动参加各类教科研评
比活动,学校和教研组组织参赛教师积极备赛,认真准备,参与磨课,共同努力出高层次成果,提升综合实力。
3.各组召开组内专题会议,商讨细化具有本组特色的“地方条例”(20分),
建议涵盖:数量、质量、跨界、参与度、选修课、高考(技能考)等因素。20分中组内第一名与最后一名需至少要有3分的分差。
(四)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
1.开展兄弟学校与我校开展教研活动,邀请名优教师、专家讲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交流提升。
2.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市以上专业培训。通过这些专业培训有效地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和评选活动。如“三坛”评选、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新苗评选、教育教学技能竞赛等。
4.积极开展中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尽快成长起来。
5.组织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等不同层次组成的学科教研团队。教研团队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骨干教师,立足两个新突破,即自身成长新突破和辐射引领新突破。在这个团队中,形成合力,互补长短,形成一个积极、团结向上的学习型团队,为全校教师搭起一个可成长的平台,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永嘉学院2019年上学期工作行事历
|
周次 |
日 |
内 |
|
1 |
2.18~2.24 |
2月20日(正月十六,周三)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学。 1.全面落实教师培训自主选课工作; 2.温州市五一巾帼奖状材料整理; 3.部署2019年县教师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工作 |
|
2 |
2.25~3.3 |
1.
2. 3.汇总2019年县教师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工作 4.教科研工作会议,传达教科研工作思路 5.培训平台第一轮选课审核 6.新教师培训活动暨课题培训会 7.落实教师完成专业成长规划书 |
|
3 |
3.4~3.10 |
1.“嘉园”读书俱乐部活动研讨 2.培训平台第二轮选课、审核 3.完成对教研组教科研工作计划收集、备案工作 4.制定班主任工作室活动计划 |
|
4 |
3.11~3.17 |
1.“嘉园”读书俱乐部活动之一 2.新教师课堂教学视导 3.班主任培训学习 4.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专题培训(局) 5.校级立项课题开题汇报 |
|
5 |
3.18~3.24 |
1.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之一 2.市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 3.新教师培训活动 4.读书俱乐部美文推送 |
|
6 |
3.25~3.31 |
1. 主题班会课试课评比 2. 读书俱乐部美文推送 3. 追寻好课堂——教研组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分享活动 4. 启动校本教材编写工作 |
|
7 |
4.1~4.7 |
清明节(4月5日~7日)放假。 1.新教师培训活动 2.新教师课堂教学视导 |
|
8 |
4.8~4.14 |
1.主题班会优质课评比 2.班主任培训学习 3.读书俱乐部美文推送 |
|
9 |
4.15~4.21 |
1..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之二 2.新教师培训活动 3.追寻好课堂——“上课”研讨 |
|
10 |
4.22~4.28 |
期中考试 1.主题班会公开课评比 2.“嘉园”读书俱乐部活动之二 3.教研组常规抽查活动 |
|
11 |
4.29~5.5 |
劳动节(5月1日)放假
1.
2.
3. |
|
12 |
5.6~5.12 |
1.跟进课题研究工作 2.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之三 3.新教师课堂教学视导 |
|
13 |
5.13~5.19 |
1.新教师培训活动 2.教师专业成长培训 3.检查评估教研组的教研情况 4.教学公开周活动 |
|
14 |
5.20~5.26 |
1.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之四 2.新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 |
|
15 |
5.27~6.2 |
1.“嘉园”读书俱乐部活动之三 2.读书俱乐部美文推送 3.教研组教学常规抽查活动 4.新教师培训 |
|
16 |
6.3~6.9 |
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
1.
2. |
|
17 |
6.10~6.16 |
1.读书俱乐部美文推送 2.追寻好课堂——优秀教育理论研读分享 3.新教师结业典礼及优秀学员表彰 4.教研组常规抽查活动 |
|
18 |
6.17~6.23 |
1.各教研组工作总结 2.校本博客自查、完善 |
|
19 |
6.24~6.30 |
1.期末考试。 2.期末师生获奖、教学评估数据统计。 |
|
20 |
7.1~7.7 |
学期结束工作。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