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举行嘉园讲坛|陈智峰:教师写作与教师成长

(2018-04-20 20:32:26)
标签:

教育

分类: A4(B10)撰写总结

嘉园讲坛 | 陈智峰:教师写作与教师成长

发布时间:2018-04-20 16:47      文:孙乐乐   图:胡文其

导言: 为进一步加强永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坚持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道路,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特邀温州市“5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温州市教坛中坚陈智峰老师举行专题讲学活动。419日下午3:30,嘉园讲坛之《教师写作与教师成长》在永嘉学院举行。此次活动讯息在微信朋友圈推送面向全县老师开放,周边许多学校老师闻讯赶来聆听。

http://s10/mw690/002JPwH6zy7m1N0VStP69&690

细读自己的教材,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

教育家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陈智峰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他以《称呼不同,情感各异》(刊于《语文月刊》)为例,解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用典故中人物的不同称呼:孙权取其字(仲谋) 、刘裕取其小名(寄奴)、刘义隆取其年号(元嘉)、拓跋焘取其小名(佛狸,一说是字)、廉颇取其名。五个人物,每个称呼背后隐含的情感各异,向在座教师分享通过细读文本,探讨独特切入点,设计实用课例用于教学的过程,令在座教师耳目一新。

审视自己的课堂,打造自己的教学模式

陈智峰老师以自我为例,向与会者讲述了自我构建“主问题·关键词”阅读响,尝试课堂研究变革,引导课堂契合“自主、探究、合作”的课改标准。回忆市教坛新秀永嘉县选拔赛夺冠经历,营造随和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留白空间,启迪学生思维;成型期,理性阅读教学,创造风格课堂。引导学生精炼概括“关键词”,聚焦文本内涵的精雕细琢,构建师生、生生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以《亡人逸事》“主问题·关键词”课堂,解读“真、神、情”,获得肯定,破格评高;成熟深化期,夯实教学模式,实践各类文体。讲述其在温州市新教师培训会、温州市教学评价研修会、浙江省高中语文文学语感专题培训会等活动中,展示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阅读课等不同课型的“主问题·关键词”教学法。以贵州省支教《永遇乐》为例,将精到解读,真诚对话与文化理趣相融,引导学生从称呼关键词入手,探寻隐藏在背后的情感关键词,大获肯定。总结“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以“主问题”为学生准确解读文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通过“关键词”载体,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深度阅读。

http://s6/mw690/002JPwH6zy7m1N1C9Dvb5&690

立足自己的兴趣,开发自己的选修课程

陈智峰编著有《永嘉古村》《走笔江心屿》《发现古诗之美》等5册,副主编或参编10多册。他向在座教师展现了五门省市精品选修课程,着重介绍了《发现古诗之美》、《江心屿多文体写作》两门主课程,通过创建苍峰诗社,启迪学生对永嘉诗词的历史热爱和创作,立足江心屿文化,引导学生从多种文体分享写作,以汇集学生文集《走笔江心屿》,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开发选修课程。

http://s9/mw690/002JPwH6zy7m1N3LTok98&690

植根自己的乡土,创设自己的假期作业

基于学生普遍抗拒形式单一枯燥的传统假期作业的现状,陈智峰向大家分享其立足温州本土文化资源,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兴趣出发,以“中国诗之岛”——江心屿、鹿城古街道、“温州母亲河”——温瑞塘河、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作业载体,构建具有特色的“学为中心”的高中语文假期作业系列措施。“真实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学习意识让在座教师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如何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引导他们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习内驱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遵循“学为中心”理念,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珍视学生真实体验,着力培养写作兴趣;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充分创设写作情境;发现当下时代资讯,生成鲜活课程资源。陈老师结合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讲述带领学生深入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体验阅读非遗文化,通过采访非遗人,书写小传,参观非遗馆,引导学生以导游词的形式写作,参与非遗活动如制作面具、制陶,实践写作等,着重提倡“学为中心”假期系列作业充分利用假期,挖掘利用家乡自然人文景观,引领学生体验自然、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体验人生,走出语文教学困境,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语文学习之路。

悦纳自己的学生,抒写自己的教育故事

陈老师向在座教师真挚讲诉了一系列师生趣事。畅谈教育课例《学生M的“小目标》,尝试走进学生内心,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亮点,寻找师生共有兴趣,探讨历史,畅聊足球,引导学生逐步走出自卑心理,鼓励学生订下小目标,修减体型,用以书相赠的激励机制,促就学生积极心态;回顾《学生赠我一方印》,诚挚送生回家,搭车事件中的师生沟通,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寻求共鸣,畅聊纂刻,师生沟通中发现学生兴趣点,成就“良师更为益友”的和谐沟通。

对于陈老师的诚挚分享,李兵林处长总结:陈老师分享内容丰富,契合青年教师成长点,令人耳目一新,以独特的视角、详实的写作案例诠释了一个名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是多元的、发心的、幸福的。

王寿斌副院长与大家畅谈了内心的聆听感受,结合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情况,现代学徒制和选修课开设,给予与会教师诸多建议,充分挖掘学生兴趣,变革课程体系,生成创新课程,促动教师吸收提高,钻研教材,利用乡土资源,整合课堂,勤于反思。听会教师纷纷表达了自我见解,提出疑惑,互动气氛热烈,欢喜地感谢陈智峰老师的如沐春风的讲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