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由韩寒执导,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王珞丹等主演的青春公路片东极岛上的三个年轻人离开岛屿,奔赴新征程。《后会无期》昨日在全国公映。昨日商报组织的30位观影团成员,在南坪雅图梦空间国际影都观看了该片。作为韩寒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讲述了几个平凡人物在未知的旅途上找寻自我的故事。
韩寒编剧、导演的《后会无期》,是一部非典型的公路片。本片充斥着浓浓的韩式风格,一方面略带散文化的格调使得影片具有了一种空灵之美,另一方面则是独见功力的韩式幽默,从而使影片具备了一种天然的调节器,让观众在欢乐之于,一种语言背后折射出的人生真实寓言便生动地传递出来。对于导演韩寒来说,《后会无期》是完成自我从作家、车手到导演“旅行”中转型与成长的一个梦;而对于观众来讲,影片就是一场在韩寒引领下,在平凡之路中笑傲人生江湖,品味人生失意与欢乐之戏。
影片采用了公路片类型叙事模式,却逃离了传统公路片的一贯模式,仿佛是一次向经典公路电影的致敬,又似一种融入个人风格后对此类型的探索,发展,乃至创新。三个青年马浩汉(冯绍峰)、江河(陈柏霖)、胡生开车从中国的最东方到最西方的一路奔波。他们在路上经历了一场场欢乐与悲伤后,看到了苦难、挫折时的爱情、友情、亲情等真实面目,不止是西游记,更是心灵史。
在路上,他们完成了一个从A到B点的一个过程,也即,他们在路上奔走时遇到的形形色色之人后所经受的困难与挫折,使其共同完成了自我的及他人的心灵交流,成长。马浩汉去寻找爱情,却发现父爱与爱情是一道隐藏在疤中的伤,那像泡沫一样的情义,在现实面前经不起一丝风吹雨打。而江河却以自己的“笨”来观看世界,坚持自己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世界观,人生观,依旧保持着对爱情,对事业,对生活的憧憬。两人一路相伴,面对现实生活状态他们彷徨过;面对陌生人的闯入,他们怀疑过,受伤过;面对着向左向右的抉择,他们迷失过……在平凡之路上,韩寒和主角都来了一次感受人生的真实的旅行,不再逃避,不再美化,不再英雄化,一切都如日常生活中的凡夫俗子,会失落,会惆怅,会梦想,会希望。这样的旅程和方式,就将其与传统上的公路类型片区别开来,因为影片不仅是一次生命的救赎,更是一次韩式文艺清新化的对“我是谁?从哪里?到哪里去?”的探索与回答。
《后会无期》融入了导演韩寒的散文化及幽默风格,从而使得影片更加风趣。影片一开始的独白,在空档的海上空间中显得韵味十足,淡淡的诗意在美丽的影像中呈现,仿若一幅山水画一般,清秀中透出一丝人生哲学味道的深沉。片中三个人行走的空旷的海岛上,呈现出远离世界喧嚣时代的人物生存状态,更是一种对自己认识与自我寻找的一种开始。漂浮的船,在海中摇荡,而那首《平凡之路》的音乐点缀,更是将一种出发时的迷茫与希望展现得近乎完美。这寓示着奔波在外的游子心理的一种真实状态,一方面怀念故乡的“家”,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成长的追逐,尽管成长之路充满艰辛,苦闷和希冀,但却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交流,一种奋斗的回归。
《后会无期》继承了传统公路片那种在旅途中自我成长式的“英雄”格调,但同样的融入了韩寒本人的散文化风格,那回归真实生活——背井离乡无根漂泊,事业惨淡无望,却有着一股对梦的激情与执着。在这样一部洋溢着黑色幽默的公路电影中,所有看似不可能融入到公路类型片中的元素,都在恰当的时机组合到了一起。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影像格调上将自我擅长的中年男人式的沧桑与文艺,在剧中来回穿梭。
《后会无期》被视为传统公路类型片基础上的一次“革新”,有人称之为“文艺公路片”。与其说,《后会无期》遵循了传统上的公路类型,不如说,这是韩寒在平凡之路的一次尝试,突破和成长,一次自我面对现实生活的惶然录,电影里茫然不知所以的刹那,最是感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