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识闫天惠及其书法

(2011-11-02 13:37:19)
标签:

杂谈

分类: 1.文以载道(论文、推介)

镇原是我的家乡,我在镇原县城生活了十五年。作为一位临池染翰二十年余年的书法作者,我对镇原县乃至庆阳市的书法群体很熟悉,也很关注。每当我在国展、省展和一些专业报刊上见到同道们的作品时,倍感亲切,且引以为荣。前几天,同乡秦岵平君告诉我,他中学时代的老师要在兰州办书展,请我给帮忙策划一下,我当时很惊讶,问他老师姓甚名谁,作品怎样,他只告诉我很有个性,但他于书法是外行,说不出个道道来,听省书协张改琴主席评价说“是能拿出手的字”,我便欣然接受。及至见到闫天惠先生本人和作品,顿感相见恨晚。当晚,我们在职工大厦客房内就书法、文学、人生观进行了热烈地交谈,直至次日凌晨,还觉余兴未尽。自此之后,我们又接触了多次,闫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纳于言,敏于行,博学多思的书法家。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闫天惠先生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能在课案之余,浸淫于书海墨砚之中,并非不务正业,实乃先生积数十年之人生阅历、文学素养于豪端的情感渲泻也。在涉足书法艺术的二十年里,他以陇东已故书法名家邓博五为师,从魏碑入手,博采众长,形成了极具个性的书法风格。书法是一门陶冶性情、开阔胸襟、塑造人格的艺术,由于对传统儒家学说及道家理论的喜爱,天惠先生将天人合一、中庸为上、辩证为道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仔细体味古代先贤、大家的思想和情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隐隐的哲理、意趣以及人品性格、个人学识来。观天惠先生的作品,不论从其率意娴熟的技法或谋篇布白的章法上,我们都可以看出一种意到笔到、笔意兼行的自然风韵。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从他的作品中的动静、参差、疏密、开合、俯仰、向背、长短、伸缩上细细品味的话,是不难理解其法度上的精到,格调上的儒雅和整体上的自然和谐。

书法作为艺术,它太抽象了,抽象的没有一点具体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他不像徐悲鸿的画稿,不像李谷一的歌喉,也不像杨丽萍的舞姿那样即便是不很专业的人也能在一看一听间就大致辨出好坏来。尤其在当今,我们的日常书写工具早已发生了根本变革,如果你没有深入到这门艺术之内,自己没有相当的动笔能力和鉴赏能力,就很难真正辨别它的高下优劣来。当然,也有人虽然具备一定的动笔能力和鉴赏能力,但出于种种不太光明的原因,同样会闭着眼睛硬着头皮给先圣们泼污水。书圣没有了,传统没有了,只剩下自己无佛处称尊了。于是在国人眼里,书法家好像就是最好当得一个“家”了。你只要能挥舞一下毛笔,再加上一张厚一点的脸皮,就可以成为“书法家”。如今,物欲横流的坏境,无论是对书法艺术来说,还是对书家个人操守来说,要想追求一种田园诗般静谧恬淡的境界或者如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远离世事纷纭,已是如行蜀道“难于上青天”了。而这些境界又是想要真正达到艺术的顶峰所必需的强有力的炼狱。因此,要想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家,就必须甘耐寂寞,潜心修行,刻苦进取,抱定“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才有可能达到光明的彼岸。

好在已经有一大批象闫天惠先生这样有文化、有学识、有思想、有修养的耕耘者,正在为书法艺术的繁荣而努力奋斗着。天慧先生年轮正富,自然不会满足于已有之成就,有所期翼的是,先生若能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在气韵的连贯和点划的精到上再理性一些,会更好。

愿天慧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一路走好。

 

                                        200545夜·(原载甘肃书画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