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西小学一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3

(2019-07-03 20:44:27)

城西小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学科年级组:  一年级语文

活动时间

2019.3

活动地点

一年级办公室

主持人

谢娇红

记录人

潘小月

中心发言人

黄静乐

参与人员

玲玲  吕彩华  谢娇红  蒋孙叶  潘小月  黄静乐

内   

统编语文一下第单元

 

 

 

 

一、 解说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三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童话,后一篇是儿童诗。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把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和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加以展现,道理不在直接告诉,而是在朗读和感受中细细体味。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内容在第二篇课文《树和喜鹊》中以泡泡的形式提出来。教学时需要把握:体现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词语的意思;迁移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单元课文的学习中,可在前一篇《小公鸡和小鸭子》中做作适当铺垫,在后一篇《怎么都快乐》中运用这种方法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33个生字、三个偏旁和四个多音字,会写20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好“不”的变调。

3.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指导“孤单、快乐、独自、有劲”等词语的意思。

4.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5.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表示游戏活动的词语。

6.读好对话,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朗读儿童诗,初步体会诗歌的情趣,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探讨落实单元重难点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的方法,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3.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4.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巩固学过的汉字,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探索与争鸣

谢娇红:《树和喜鹊》中以泡泡的形式提出来了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而且贯穿于整个单元中,我们该如何把握迁移运用?

吕彩华:“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很多方面都有联系,如对全文的整体感知、学生的语感以及语文知识的相关积累等,需要学生改变很多东西如以前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因此,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汪玲玲:既然是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上就要准备打“持久战”,首先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上,其实,我们有条件长期进行,因为教材教学就是长期进行,一篇课文是由很多词语组成,老师可以挑选学生可能不知道意思的词语为例进行讲解、引导,让学生在长期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并掌握。

黄静乐:比如《树和喜鹊》中对“孤单”的理解,孩子们通过通读课文,知道“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三个“只有”三个“一”可见没有朋友的孤独,从而理解“孤单”的意思。

谢娇红:课文的情境朗读要重点练习读好角色的对话如何读出儿童诗的情趣呢? 

蒋孙叶:怎样都快乐这首诗太贴近孩子生活了,课堂上一聊他们的课间游戏,话匣子一打开,情绪就上来了,相信读起来准没问题!

潘小月:是啊!联系生活最能让学生感同身受,通过读诗,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快乐,在反复阅读中,体会诗歌的情趣与节奏。

主持人总结

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是本单元的另一个学习重点。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避免进行理性分析;《树和喜鹊》中引导学生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AABB结构的词语;《怎么都快乐》中则要在积累“跳绳、讲故事”等动宾短语的基础上再拓展积累这类词语,词语的积累要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归类意识。

课文的朗读要重点练习读好角色的对话、读出儿童诗的情趣。读好人物的对话具体落实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课文第三段以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构成段落,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怎么都快乐》要指导体会儿童诗的情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