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四):集体备课《连乘问题》

(2018-06-15 05:55:21)
分类: A3项目实施——B5教研活动丰富

城西小学教研活动暨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连乘问题》

活动时间

2018.4.18

活动地址

三年级教师办公室

参与人员

金玉燕朱晓茅王云莲

 

集体备课《连乘问题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它是在学生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学习的,三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但和这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比较,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在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相关信息的选择、组合等方面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但思考方法是一致的,这些都为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探究出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乘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活动,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问题。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研讨:

一、创设环境、提出问题

1、老师也特别喜欢剪纸,这次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剪纸作品,想欣赏吗?

2、欣赏

(最后一副:多、乱)

3、哇!剪了这么多只蝴蝶!你最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这里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你有办法知道吗?

 数 师:是一种办法,可是…….(太慢了)

 理一理 师:老师也对这些剪纸进行了整理,看!4、请你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每张纸有5行,每行有4只蝴蝶,有3张纸。

现在对“一共有多少只蝴蝶?”的问题能解决了吗?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把你的算式写下来。

(巡视时:写好的同学们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把你的想法清楚的告诉大家)

2、反馈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4×5=20   20×3=60

a:你是怎么想的?

b:谁听明白了?他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接:哦!他是先算一张纸里有20只蝴蝶。(课件)

c:20表示什么?(表示一张纸里有20只蝴蝶)补充单位:只

60呢?

还有其他想法吗?

4×3=12  12×5=60

a:他的方法是先算什么?谁看懂了?

(他是先求出一大行有12只,再乘以五大行,共有60张)课件演示。

b:12表示什么?60呢?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5×3=15  15×4=60

a:5×3表示的是什么?谁来说?

师接:一张有5行,三张有15行(课件演示)补充单位

为什么要乘以4?(每行有4只蝴蝶)补充单位

3、这三种方法都是用2道算式来表示的,你能不能把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呢?

生:4×5×3=60

4×3×5=60

3×5×4=60

4、咱们班同学真聪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想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虽然思路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3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最喜欢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好吗?

5、试一试

你们知道吗?老师的这些剪纸是到这位老奶奶这买的,从老奶奶这我了解到这些情况:

一张剪纸大约卖8元,每天大约卖10张,上个月有31天。

你可以知道什么?(简单口答)

上个月可以卖多少钱?

你们可以知道吗?把你的算式写下来。

(巡视时,提示孩子:哇!有些孩子真棒!能列两种不同的算式,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算呢!)

看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下面咱们换一种形式与大家交流,好吗?咱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怎么样?  

你就告诉大家你的算式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请一个小朋友来猜你写的算式,好吗?

  8×10×31=2480          10×31×8=2480

  他说的对吗?

小结:真了不起!咱们班的同学不仅会思考,而且很善于倾听!

两种方法都能写得孩子举手!

这么能干啊!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

6、观察比较,建立模型

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两个数学问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是啊!这就是我们解决的连乘问题(板书)

他们都是分两步计算的,我们关键要清楚先算什么。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一)缺少条件,隐藏条件

1、老师知道咱们附小的剪纸小能手可多啦!老师建议咱们成立一个剪纸小队,用剪纸来装扮我们的校园,怎么样?

2、如果我们成立的剪纸小队每人每天做2张剪纸,那么剪纸小队一周共能做多少张剪纸呢?

为什么不能解决?(不知道有多少人)

你们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吗?

好!老师告诉你:这个剪纸小队有15人。

现在能解决了吗?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

3、板演:

2×15×7=210(张)     2×15=30(张)

两种不同的算式,你同意哪种?为什么?

他们的意见你同意吗?都听懂了吗?

题目中没有“7”,“7”哪里来?

表扬:你真聪明!你看!隐藏在里面的条件——一周表示7天你也能够马上发现!了不起!

(二)多余条件

1、咱们做了这么多剪纸!如果把这210张剪纸用来装扮全校每个教室,够吗?

有多少个教室?装扮一个教室需要多少张?

2、你们考虑问题真周到!提出的这些疑问都很有道理!

为了美观,剪纸小队决定把4张剪纸作品放在一个画框里表起来。

如果每个教室挂2个画框,派5个同学去装扮全校21个教室,咱们做的210枚剪纸,够吗?

3、试试看!(停一下,让学生先做)

(再说)有困难的可以与同桌交流一下,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4、谁愿意来与大家交流你的想法。

 A、4×2×21=168(枚)168〈210

 B、210÷21=10(枚)2×4=8(枚)10〉8

5老师不明白了,为什么说了这么多,“5个同学”这个条件你们都没有用到呢?

(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没用)

老师派10个同学,20个同学,甚至派30名同学去装扮教室,对解决剪纸够不够这个问题有影响吗?

6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师:是啊!我们解决问题时要学会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有用的信息,不要被无用条件给骗了!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剪纸中的四个数学问题,看!

咱们先在剪纸作品中发现问题,再去寻找信息,用多种方法算出了共有多少只蝴蝶。

接着我们是根据老奶奶的话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在解决剪纸小队能做多少张剪纸中,同学们还能找出隐藏的信息——一周7天,真棒!

最后,还能根据问题去寻找我们所需要的条件,没有被多余条件“5人”给骗了,很会思考!

其实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等着你们去发现,去解决!

 

 

 

 

存  

问  

这一课时的内容和原教材比有所改变,教师不要穿新鞋走老路。

解  

意  

要认真分析、理解教材,

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