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莲公开课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标签:
公开课 |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算理和算法的数学学习过程。
2、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王老师要去书店买一些连环画,来奖励最近表现比较好的孩子,请小朋友们看,从这幅书店拍回来的照片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套连环画有16本,王老师要买这样的三套。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师:怎么解决?(16×3=48)
二、探究新知
1、师: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过用竖式笔算乘法了,如果我们这里的16×3用竖式你会计算吗?(课件出示要求:1、用竖式计算。2、请你说一说你用竖式计算的过程)生动手算一算教师巡视。
学生作品展:
2、汇报第一种:
师:是的,在他的竖式中能清楚的看出计算的每一步,现在谁能完整的来说一说
他是怎么算的?(学生说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师:他这里的18表示什么意思?30呢?
B:师: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可以吗?你能看懂他是怎么算的吗?(请两位学生说一说,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他先算算什么?(3乘6等于18,教师在小棒图中去圈一圈并板书算理:3×6=18)
生:18根当中满十了,可以把十根捆成一捆了(教师换图片十根换一捆)
师:(指着算式3×6=18)是的这个18中包含了一个十和8个一,把这一个十给十位,接着我们算什么呢?
生:3×1=30,在加一个十等于4个十,所以把这个4写在十位。
师:刚才我们用小棒去理解这位同学的竖式计算,接下来请你们静静的看着老师的课件,结合小棒轻声的说一说我们在竖式中每一步的什么意思。(课件演示)
3、两种竖式书写的比较
师:刚才我们借助了小棒进一步理解了计算过程,请比较两种竖式的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的计算过程都是一样的,都是分三步来计算。
你能具体说一说都是分哪三步来计算的吗?
师:是的,这种简写的竖式48中也藏这第一种的三步计算过程。
这两种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
数学上我们追求简洁美,而且这种简写法对于我们以后学习复杂的笔算乘法会带来更多的方便,所以我们接下去的笔算乘法一般都采用这种简写的方法。
二、错例探讨
师:在上这节课前,我给我们班级的孩子也做了16乘3,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是怎么笔算的?课件展示四种竖式的错例)
师:静静的去观察他们的笔算,你估计他们在算的时候是怎么想的?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举手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第一位同学忘记把3乘6十八当中的一进位了。(课件当中的小棒图再次闪一闪进位的那捆)
第二位同学1乘3得到的是三个十,应该和进位的一个十相加,这样写就成了三个百了
第三位同学把进位的和十位进行相加了,(师:是的,在笔算的时候我们每一位都要去乘)
第四位同学他是从高位算起了,所以先得到十位的3,后来肯定发现了个位上还有进位的,所以又把十位重新改写了。(师:那你想提醒他什么?(从低位开始算起))
三、练习巩固
1、师:我们自己探讨出了笔算乘法一次进位,也帮助我们班级的孩子找到了他们的不足地方,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请你们完成数学书中61页的做一做第一题。
2、请4位学生上黑板板演(27×2、51×5、512×4、318×3)
校对:
A:师:正确吗?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课件出示)
生:2×7等于14,在个位上写4,向十位进1,标记上小1,在算2×2等4加1等于5,在十位上写5,结果等于57.(教师旁边书写算理课件出示)
B:让学生说一说怎么算的?
生:1乘5等于5,写在个位上,5×5=25,(师:五为什么写在十位,2写在百位?)请一两个孩子说算理
师: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帮助看看为什么?计数器上直接拨出51,51乘5,五个一,五个五十,这样就有25个十,把其中的二十个十换做两个百,十位上还剩五个十,所以十位上写5,百位上写2.
师:借助计数器能很清楚的理解2和5写的位置的原因。
C:学生汇报,说算理的同时说算法,并且计数器演示。
D:学生汇报。
3、师:在计算过程中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进位,
师:同样都有进位,四道题又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有些进1,有些进2,进一,进2,或者进几,由谁决定?
在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4、解决问题
某列车每节车厢的定员是128人,3节这样的车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你知道了什么?每节车厢的定员是128人是什么意思?尝试独立解决。
校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