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公开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2016-12-20 15:12:46)分类: A3项目实施——B5开公课教案 |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并被消化吸收。
过程与方法:
思考利用一定的方法(工具、咨询、查阅文献等)探究看不见的体内器官。
经历了根据原有经验,拼食物旅行过程图。
根据原有经验推测各个器官的作用。
从录像中提取有用信息完善自己对食物消化过程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对消化的认识。
在体验,交流、学习中形成利用工具、外来信息、查阅文献等方法来帮助探究的意识。
引起学生对消化系统的关注。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了解在消化过程中各个消化器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面包牙签(每人一小块)、消化器官贴纸、记录表、胃的模拟实验器材(面包、水装在塑料袋里)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情景
1.大家喜欢旅行吗?能否用一句话介绍一下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及去那里的旅游路线?
2.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客人,它也要马上开始一个神秘有趣的旅行,它是谁呢? 我们一起请它出来吧。(出示面包),它要去旅行的地方我们都没去过,但是却是离我们最近的地方?(出示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二、了解面包旅行路线。
1.提供面包,询问面包在体内将经过哪些地方。
现在,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小块面包。现在请同学们用牙签拿起面包,放入自己的嘴巴。(也就是放入“口腔”)慢慢的将面包咽下去。感受面包进入体内。学生吞面包后说说面包从口腔里进去经过哪里现在到了哪里?还要到哪里去?
2.游戏:
(1)提供器官图片。
(2)公布游戏规则。
要经过这些器官,那你知道面包经过它们的顺序吗?
3.反馈:
观察下他们。他们贴的时候一样?
谁对谁错我们现在知道吗?谁贴的与我们人体内部器官的分布是一模一样的?
对啊,我们现在的确看不到体内器官的排列顺序。但是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呢?
介绍其他的方法:出示各种工具图片
4.拿出人体器官模型,确立面包旅行线路。
5,
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后要依次经过这些器官。那么这些器官又是怎么样的呢?
三、了解食物在器官内的变化过程。
1.引领学生推测面包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
面包经过这些器官后会不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
2.
记录面包在这些消化器官中变成了什么。
3.组织汇报:
在此录象中,关于面包的消化你了解了什么?我们把他们称为“消化器官”
(确立食物在各个消化器官中的变化。)
现在关于消化,与原先相比你有没有新的认识。
4.引领学生专门探讨胃的蠕动,以及肠的结构,了解它们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
老师这里给大家做了这么一种装置。介绍装置。时间30秒。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引领学生观察食物的变化。)
胃的这种运动称蠕动。当胃中的食物少的时候,胃的蠕动会变缓慢,当食物多了胃的蠕动会加快。其力量非常大,甚至在你倒立的时候,食物也会送进你的胃里。可是当胃里原先没有食物,突然有很多食物进去,对胃有没有好处?会有什么影响呢?
四、总结:了解了这些,我们该怎么保护我们的这些器官呢。
食物经过的消化器官 |
食物的变化 |
口腔 |
|
食管 |
|
胃 |
|
小肠 |
|
大肠 |
|
食物经过的消化器官 |
食物的变化 |
口腔 |
|
食管 |
|
胃 |
|
小肠 |
|
大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