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迎春《温度与温度计》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6-11-14 22:07:35)
标签:
公开课 |
分类: A3项目实施——B5开公课教案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永嘉县上塘城西小学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二、教学重难点
三、材料准备
冷水和热水各一杯、实验室温度计、温度计卡片。
每组冷水、稍热水、较热水、热水各一杯,实验室温度计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1号和四号杯子,1号为了冷水,2号为热水,请一学生感受水的温度。
2.出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并板书课题“温度”。
(二)比较水的冷热
1.出示1.2.3.4号水杯,1号杯内装冷水,2、3两杯内装温水,但3号温度比2号高,4号杯内装热水。请同一学生先将左右食指同时放入1和4中再拿出来后同时放入2与3中,比较四杯水的温度。
2. 出示1.2.3.4号水杯,1号杯内装冷水,2、3两杯内装温水,但3号温度比2号高,4号杯内装热水。请另一学生先同时将左右食指放入2、3杯内,再拿出来同时放入1.、4杯内,比较水的温度。
3.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的不同,实验者的不同我们会发现手指获得的温度感受是不同的。因此,有时候我们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是不准确、不可靠的。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引出测量工具:温度计(板书课题)
(三)观察温度计
1.初次观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a.同学们,为了能进一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温度计。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位新朋友,老师想请大家分组观察这位新朋友(提示学生从刻度、标记、数字、构造等方面观察)。
b.观察前明确温度计是玻璃做的,要小心拿放,如有破损报告老师。
c.师生交流:你看明白了什么?
(明确温度计的基本构造,是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液柱组成)
d.介绍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通常用℃来表示它,读作“摄氏度”写作“℃”边读边写(学生一起)。根据学生回答告诉学生因为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所以有的温度计上不再标明单位了,这样的温度计就是摄氏温度计;如果温度计上有两个单位,那我们就看有摄氏度的这一边。
2. 二次观察,了解温度计使用前需注意的事项
a.明确温度计的单位后,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是多少度?
(介绍摄氏温度计的标定方法)
b.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区分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c.你对温度计的观察中有没有产生问题?你知道温度计的原理吗?
d.指导学生初步感知温度计的变化原理,分别用手握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和放手后观察液柱的变化。
(四)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出示0摄氏度,怎么读?怎么写?
写成0℃,读作0摄氏度。
2.25摄氏度怎么读?怎么写?
3.38摄氏度怎么读?怎么写?
4.零下5摄氏度怎么读?怎么写?
5.零下8摄氏度怎么读?怎么写?
6.零下12摄氏度怎么读?怎么写?
7. 零下23摄氏度怎么读?怎么写?
8.强化读数与写数的练习。
9.0摄氏度往上,随着数字的变大,温度怎么改变?
(五)读出温度计指示的度数
1.请三位同学上来读一读温度计,展示不同的读数方法,思考读数的时候要怎么读?(纠正俯视和仰视造成的错误)
2.读数时嘴巴呼出的热气会影响读数吗?我们读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为了准确观测温度,人们对观测温度的方法做了哪些规定?
(六)拓展延伸
1.出示体温计,观察体温计的构造,测量的温度范围
2.体温计使用前要甩一甩,温度计不需要甩一甩
(七)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学习了这节课后你对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3.出示其他测量温度的温度计
五、板书设计

加载中…